APP下载

传承军工情怀 审计征程勇担当

2021-04-07

中国内部审计 2021年3期
关键词:军工集团公司审计工作

作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审计与风险管理部(以下简称审计部)的一分子,廖雁南同志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认真做到“两个维护”。自2013年加入审计部工作以来,廖雁南就全身心投入审计工作。面对工作部门业务量大、人员不足的情况,她又当“将军”又当“兵”,七年间没有缺席一个重大审计项目,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军工审计人的初心。

高质量完成军工项目审计工作,促进国防军工核心能力建设和自主可控

2017年至2019年,廖雁南组织集团公司33家军工企事业单位开展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391项。同时,配合国防科工局开展军工项目财务决算审计77项,审定国拨资金25.7亿元。她组织开展军工项目后评价,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军品协同发展等建议,充分发挥出内部审计在军工项目中以审促建、以审促研的积极作用。军工建设项目审计发现问题数减少25.6%,科研项目资金审减率降低36.3%,国防经费效果效益进一步发挥。鉴于工作成果,廖雁南还入选国防科工局军工项目审计专家库。

项目审计成效显著,保障集团公司做强做优做大和改革发展

2017年至2019年,廖雁南组织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计、工程结算审计、全过程跟踪审计等项目153项,总投资251亿元,发现财务管理、采购管理等问题500多个,督促问题整改率达到95%以上,累计节约或避免经济损失4.72亿元,促进了投资项目管理提升和提质增效。组织完成投资项目后评价63项,评价金额149亿元,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建议150多条。开展招投标问题等专项审计调查,促进了投资管理制度的持续优化。完成摩托车产业退出专项审计,促进了集团公司产业改革调整、良性发展。

这些年,廖雁南深入审计现场,足迹遍及四川、陕西、河南、湖北、贵州、黑龙江等11个省份59家企业,在发现问题的同时她深入思考,对共性问题总结原因、对新问题专题分析、对典型问题细致剖析,最终提出标本兼治的建议。她还紧跟审计发展趋势,推动项目审计变革,由财务审计向财务审计与管理审计并重转变,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事后审计并重转变,实现项目审计和后评价全覆蓋,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增值作用。

大力建设审计评价体系,提升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管理水平

廖雁南参与构建了项目审计评价“规定+办法+细则+手册”四级制度体系。起草制订了10项规章制度,建立了项目检查清单和风险图谱145条,建立了后评价指标114项,规范了监督检查操作程序、审计质量检查清单等。她参与优化了项目审计“纵向一体、统筹规划、分级实施、成果共享”的审计组织体系。推动了内部审计文化与军工文化融合,提升各级审计组织机构的执行力和影响力。推广了项目全链条人员培训,建设审计人才队伍,每年给审计业务骨干讲课,累计培训450人次。

勇于创新,不断实践,提升内部审计工作水平

廖雁南创新审计机制,建立了协商会审的审计计划管理机制,兼顾军工行业高度计划性与项目实施的灵活性。实行项目审计“三步走”,在“放管服”中找准监督定位,项目单位自查、集团公司复查与上级机关审计标准统一。实践审计监督全程化模式,过程检查、审计整改、后评价与追责问责相结合。

她深化推动审计管理信息化,建立数据库,融入大监督理念,将内部审计、风险评估、监事会监督、巡视巡察等发现的问题纳入数据库统一使用,实现审计成果共享共用;搭建审计信息化平台,提高了审计效率和数据挖掘能力。

她还积极探索应用新的审计方式方法和现代审计技术。开展打捆审计,一次进点,收获多项审计成果;疫情期间她主动作为,开展远程审计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审计项目,大幅压缩现场审计时间。

七年来,在内部审计工作岗位上,廖雁南恪守“强军报国、强企富民”的企业使命,凭借军工人的情怀、审计人的担当,克服困难、毫无怨言、奋力拼搏、开拓进取,努力发挥内部审计在军工企业的积极作用,推动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变革转型,全力以赴完成各项审计工作任务。

(本文由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审计与风险管理部提供)

猜你喜欢

军工集团公司审计工作
军工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分析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优化集团公司管理控制体系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H5 智联韵动版
世界五百强:中国军工风云榜
做好企业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加强审计工作质量研究
浅议某集团公司技术人才流失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军工股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