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形式逻辑角度例析《乡土中国》概念阐释的阅读策略
2021-04-07刘丹妮
刘丹妮
摘 要 针对《乡土中国》的阅读难点,本文从形式逻辑的角度例析了《乡土中国》概念阐释多而杂的特点,并提供了相似概念比较、多重形象化阐释精读、阐释方式总结等阅读策略,以实现学术类文本的整本书阅读难点突破。
关键词 形式逻辑;概念阐释;《乡土中国》;阅读策略
《乡土中国》作为一部从中国乡村社会的田野研究中提炼出来的经典社会学著作,以其深刻的内容、独到的见解和严谨的笔触成为中国社会学本土理论的开创性著作。自从统编教材将此书列入单元学习任务之后,针对该书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在教育界如火如荼地展开。然而,我们在宏观把握、大处着眼的时候,也要关注到学生阅读时的困难所在。
笔者观察到该书阅读症结不在于整体架构的把握,而在于对该书概念的理解。这里,除了有学生阅读社科类学术作品经验不足的问题之外,还与费孝通在写作《乡土中国》时的概念阐释方式有关:概念多而杂,阐释方式多元,甚至有个别概念的阐释违反了基本的逻辑规律。
下面将从形式逻辑的角度例析《乡土中国》的概念阐释方式,并给出相应的阅读策略。
一、形式逻辑中的“概念”与“逻辑规律”
语言和逻辑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不言而喻。一个观念能够清晰明确而且忠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是因为语言正确的表达。
所谓“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一般把“概念”“判断”“推理”“论证”并称。亚里士多德作为“逻辑学之父”,其著作《工具论》奠定了大逻辑的框架:“概念—判断—推理—论证—思维”基本规律。从语言角度看,概念是词项(一部分词语)所具有的意义,通常叫作该词项的“内涵”。因此,概念是某种精神性的、抽象的东西,是看到、听到一定的词项后人们在思维中所理解的东西,本身看不见、摸不着、但却能够被看到、听到该词项的所有人所共同理解。从思维的角度来说,最小的单元就是“概念”,因此对概念的认识相当重要,它是理性思考的起点。
而逻辑的基本规律则是逻辑问题的核心,它们保证了语言与观点的匹配度,违反逻辑基本规律则会造成逻辑谬误,引发歧义。
逻辑学三大规律为:不矛盾律(又称矛盾律)、同一律和排中律。正如黑格尔所说:“一切科学都是应用逻辑。”科学的本质是证明,而证明的最终依据是逻辑的基本规律。任何理论如果违反了逻辑的基本规律,就会产生错误。通过对逻辑基本规律的把握,我们可以发现问题,解释矛盾,区别真理与谬误。逻辑的基本规律不仅仅是证明的工具,而且是发现问题的工具,在逻辑基本规律的指导下,反对谬误,科学才能更好地为人类生活服务。
这里,针对《乡土中国》的概念阐释特点,特别提示大家密切关注逻辑规律中的“同一律”。
所谓“同一律”,即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切思想(包括概念和命题),都必须与自身保持同一。从概念同一的角度来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必须保持一致。也就是说,在概念阐释中,不论是概念的内涵还是外延,只要发生了变化,就容易造成“同一律”的违反,产生歧义。
二、《乡土中国》中概念阐释的基本特征
近年来,有关《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策略的设计非常多,涉及“概念”问题时,主要聚焦于对核心概念的提取。这样的设计对于学术类著作的阅读虽然比较实用,却没有关注到《乡土中国》这一文本概念阐释的特殊性。下面将就《乡土中国》的文本特征对其概念阐释的特点进行简要分析。
(一)同一概念在同一章节有多重阐释
以第四章的重要概念“差序格局”为例,我们可以发现下列四处相似的阐释,下面按照文本顺序梳理如下:
1.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2.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3.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4.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关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差序格局”的概念阐释是以化虚为实的形式展开,文章中出现多次以形象化的方式表达差序格局的特征。
(二)个别章节中的概念阐释模糊,易造成歧义
下面,以第八章《礼治秩序》为例说明概念阐释模糊的问题。
首先,文本出现了概念杂糅的情况。
第八章《礼治秩序》中出现了三个关键词——“人治”“法治”“礼治”。
在《礼治秩序》章节开头,“法治”与“人治”对举:“普通常有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而且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接下来讨论了“人治”与“法治”的区别。然后整个章节主体部分聚焦在对“礼”和“法”的分析。
这里的“人治”“法治”“礼治”在论述过程中出现了概念的交叉阐释,给读者造成了一定的阅读困难。
(三)在核心概念上缺少必要阐释
纵观全篇,“礼治”一词共出现11次,除去章节标题“礼治秩序”外,剩下均在正文部分出现,下面梳理本章中所有涉及“礼治”的文字:
1.可是乡土社会并不是这种社会,我们可以说这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2.让我先说明,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
3.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
4.孔子一再的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
5.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的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
6.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
7.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礼治和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我们发现,上述所有出现“礼治”概念的地方,都不属于阐释部分,以上表达都没有出现对“礼治”内涵与外延的分析。不仅如此,围绕核心概念“礼治”,还多次出现了非常模糊的表达,如“并不是”“在表面上看去”“也许就是”等,很容易造成读者理解的困难。
对比“差序格局”这一概念的提出和多次阐释,费孝通始终没有对“礼治”一词进行阐释,其内涵与外延在整个章节中表达极为模糊。特别是在最后一处:“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此处“礼治”不仅没有进行解说,还用“人治”一词对“礼治”进行同义替换。
(四)个别概念的阐释违反了逻辑规律
在《礼治秩序》这章,“礼”这一概念多次进行过阐释,其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变化,甚至有的地方还存在矛盾之处。按行文顺序梳理如下:
1.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
2.礼是按着仪式做的意思。
3.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
4.礼是传统。
我们可以发现,对“礼”的阐释明显违反了“同一律”。
在概念阐释中,既把“礼”当成名词进行解释,也把“礼”当成动词进行解释。在同一章节中既说明了“礼”是一种行为规范、习惯、传统,同时又说“礼是按着仪式做的意思”,后者很明显是指“礼”是动作和行为。
不仅如此,个别地方还存在矛盾之处:一方面认为“礼是传统”,另一方面又认为“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正如北京大学哲学系陈波教授所说:“概念的‘内涵就是事物的本质属性,概念的‘外延就是概念的适用范围。掌握一个语词的内涵意义就是要了解这个语词表达一个什么概念,这个概念反映了思维对象的哪些特有属性;掌握一个词语的外延意义就是要明确这个语词究竟可以用来指称哪些对象。”正因为《乡土中国》中概念阐释多而杂,部分阐释外延与内涵不清晰,核心概念的特有属性表达不清晰或者缺少表达,读者在阅读时的确会出现阅读障碍。
三、《乡土中国》中核心概念的阅读策略
考虑到《乡土中国》的阅读价值和思想价值,我们针对《乡土中国》概念阐释的写作特征,设置一些阅读策略,帮助学生跨越阅读障碍,读懂文本。
(一)相似概念比较
学习任务:请比较“乡土社会”“乡土中国”“中国的乡土社会”这三个相似概念间的异同。
学生答案示例:
(相同点)都在讨论基层的农村中社会运转的方式,是对同一类话题的阐述。
(不同点)“乡土社会”指以农业为主的社会,“乡土中国”指中国自古以来血液中流淌着的乡土性,“中国的乡土社会”指中国的社会是乡土性的。
从学生答案可以看出,学生对于“乡土中国”的概念理解有误,问题主要出现在概念的外延上,学生误把“乡土中国”的外延扩展到中国社会全体,基于学情,教师出示阅读策略。
教师点拨“乡土中国”概念阐释部分的阅读策略:
1.速读文本:准确定位阅读区间(第一章第一段)。
2.精读关键句:体会句间逻辑关系。
我说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
(1)辨识逻辑关系:因果关系、递进关系。
(2)理清句间关系。
第一层:中国社会基层是乡土性的。
第二层: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士绅社会)。
第三层:近百年来(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中叶)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半殖民社会)。
明确:
1.确定“乡土中国”概念的外延:中国社会的基层。
2.厘清概念:“乡土中国”即基层社会是乡土性的。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阅读阐释部分的方法:
1.关注动词和形容词,这是对概念的描述。
2.把握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3.可以对隐藏的观点进行合理推断。
(二)“差序格局”形象化阐释精析
学习任务:上述四种对于“差序格局”的闡释中都使用了“推”字,“推”字体现了“差序格局”怎样的特点?请结合第四章对其进行分析。
1.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2.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3.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4.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关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学生答案示例:
生1:第四章所说亲属关系结成网络,以自己为中心,连接了“无穷无尽的人们”,“推”字体现了差序格局无穷无尽,不断向外延伸的特点,同时“推”是一种驱动,体现了差序格局中对人与人关系的重视和以自己为中心的特点。
生2:“推”乃“推”己及人,“差序格局”是以“己”为中心,加以克服于礼,向社会中的人产生联系,体现了“差序格局”的层次性,自身的影响力和能伸能缩、能收能放的社会形态。
生3:“推己及人”体现了差序格局的自我主义。“推”为扩张,体现了这个能放能收,能伸能缩的社会范围。差序的“推”浪形式,体现了群己界限的相对性。
通过学生答案,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综合比较中抓住形象化表达中的相似点,实现了对概念的准确理解,这一阅读策略起到了积极效果。
(三)总结本书概念阐释的方法及种类
学习任务:《乡土中国》整本书中运用了丰富的概念阐释方式,请总结并概括其概念阐释的方式。
学生答案示例:
1.分解式阐释:将核心概念拆解,分开阐释再重组。如:×××这个概念,一方面是指……一方面是指……。又如:“乡土社会”,先解释“社会”是指中国的基层社会,而“乡土”是乡土性,最后整合为以农业为主,具有乡土性的中国基层社会。
2.定义式阐释:直接用“是”“为”等词语直接下定义,简洁扼要。
3.对比阐释:通过与另一种相反的概念进行比较区别,对其中一个进行深度阐释、剖析,从而突出另一个概念的特点。如:……的×××是……,而在中国则……。
4.举例阐释:通过举例的方式让读者理解概念,一般先举出例子,再引出概念。如:……即……,比如……。
5.譬喻闡释:通过打比方进行生动形象的阐释,如像……一样,×××具有……的特征。用较为形象的方式对抽象概念进行形象化表达,用词生动。
6.分解式加定义式阐释:首先给出概念的定义,再用其他较为低级易懂的概念分解原概念的框架,逐层分析,使读者读懂概念,降低理解难度。
7.“转疏为近”式阐释:阐释学术概念时,通过举出生活的实例,使其贴近生活而易懂。
8.类比阐释:比如作者将“团体”说成“关系”“力量”“对象”“共同意识”。这种表达的框架是,将一个概念在不同方面的影响和作用罗列出来,使人更容易理解。
9.情景带入式阐释:先通过一个故事或设立一个情景,用其中的现象来对概念进行具象化阐释,更通俗易懂。
学生将自己在《乡土中国》中阅读到的多种阐释方式进行总结,不仅有利于阅读的推进,还有利于未来议论文写作中概念阐释方式的学习。
通过运用形式逻辑中概念和逻辑规律的基本知识,我们实现了对《乡土中国》概念阐释特征的分析。由此设置了相应的阅读策略,实现思维方法和阅读方法的同步优化,在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上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通联:北京市一零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