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培养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索
2021-04-07李敏芳
◎ 李敏芳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获得大量的课内外信息,最终推动自身在文字语言能力、思维鉴赏能力、审美鉴赏能力、文化感知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这也是语文阅读教学核心素养的最终目的。文字语言是指通过汉字的排列组合搭建文字个体词组、段落篇章,组成丰富的语言,通过积累把握语言的使用规律,形成独特的语言使用习惯和表达习惯,并做到灵活运用。思维鉴赏是指通过对信息的直观感受和利用发散性思维感知文学形象与中心思想,并能做到流畅清晰、有理有据地表达和输出自己的观点,这是阅读思维形成的重要过程。审美鉴赏是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与分析,从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形成高尚的审美品位,这是阅读教学自身的魅力所在。文化感知是指在语文阅读学习中逐渐培养的文化包容、文化鉴赏能力。中华文化能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必有其特殊的魅力。事实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都带有其强烈的历史符号,加强对不同文化的学习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初中学生的特点
初中学生有着独特的心理和行为特点。首先是个性自主性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虽然对事物的对与错停留在浅显的表面,但是有明确的是非观,并且有自己看待问题的独特的角度。其次是想象力强,能够根据已知的篇章合理展开自己的想象。相对于小学阶段的天马行空、毫无逻辑,初中阶段的他们基本能够按照故事发展规律展开符合事实结构的想象。再次是情感热烈、鲜明,对家国情怀、亲情、社会责任等带有明显的情感倾向,具备朴素的情感感知能力。最后是兴趣多元化,男女生以及不同能力的学生之间的兴趣爱好不同,表现出强烈的独特性与个性,教师可依据此特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阅读教学。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1.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教师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思考时间。每个学生在面对同一篇课文时会产生不同的想法,教师要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足够的发言机会,让学生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对课文提出问题,不论是对课文内容的不解,还是对作者构思的疑问,都可以提出来,让全班学生展开讨论。
2.重视语言的架构与运用
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积累字词句的使用,学生缺乏通过遣词造句和体会篇章情感了解作者想表达的深层次的含义的意识。一节阅读课过后,学生往往只是浅显地认识了字词句,大致了解了课本内容,对积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语文核心素养要求注重语言、文化、思维和审美,这四方面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将语言作为基础,通过语言的积累实现文化能力的提高,在不断的语言分析和思维锻炼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技巧。因此,教师要重视语言的架构和运用。
3.重视思维能力培养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除了传授给学生应试技巧和阅读技巧以外,教师更要利用课内外时间引导学生针对篇章展开深入分析和鉴赏。在思维方式上要重视创造性,追求标准答案的同时也要注重发散思维。在审美情感和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反映人性主题的《羚羊木雕》,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亲情和友情的纠葛中,从多角度分析不同的人对待事情的不同立场,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4.多样化教学手段
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鲜活。利用图书馆、读书角等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或是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通过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如学习《邓稼先》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纪录片等,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人物,理解阅读内容。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为教学目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思维和能力的综合发展,让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获知文字符号传达的信息,拓展知识和认知范畴,培养综合思维能力,从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