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与案例分析

2021-04-07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35期
关键词:物理现象创设物理

◎ 王 磊

前言:初中物理是学生们第一次与物理打交道。其中有一些知识非常复杂,但非常实用。新课改的推行,让一部分学生感受到了物理学习的难度,因此,在新课改过程中,要重视学生。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能力,具体运用能力。所以,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并进行案例分析。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们能够真正地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探索未知的理论。所以,这篇文章中,详细介绍一些物理上的问题情境和应用案例分析,并给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参考。

一、问题情境创设的概述

所谓问题情境的创设,一般是指结合实际情况,对教育模式核心内容进行有效的调查,以保证问题的生成与问题解决的有机结合。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创设问题情境的根本目的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有更真实的体验。为制造问题情境,教可以基于诱因、可信性、层次等基本原则创设问题。通过实施这些原则,才能保证创设出更重要、影响更大的问题[1]。

问题情境法指的是教师在创设的特定情境中,将所需教授的知识具体、生动且直观地展现并传授给学生,同时提出一些有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培养中学生的物理素养。在新课标的影响下,构建教学情境成为当前十分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一个好的教学情境,能够使得学生更加全身心投入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感到轻松愉悦,对知识点的掌握也更加深刻牢固,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二、应用程序问题情境生成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在初中物理教学环节中,通过有效地结合实际情况和问题状况制作教学模式,能充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有效地掌握学习内容。相对的抽象,是难以理解的。物理知识的具体化,能够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记忆更清晰。并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更有效地理解相关的学习内容,扩大学生的思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精神。极大地提高了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效率,减轻了教学压力和负担。

三、初中物理问题的案例分析

1.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物理问题和个案进行分析

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物理教育的内容,给予学生假说和想象,具体分析抽象理论,创造出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条件,使学生能后继续学习的情景问题。探究性的学习和讨论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创造轻松、和谐的气氛。举例来说,教师可以问问题,比如,当学生学习声音和媒介理论,可以提问:水滴在不同时间有多大变化? 塑胶面盆和玻璃上滴水珠有何不同? 在复习问题之后,让学生带着已有的知识,进行综合生活体验与思考,理解声音与各种媒介的关系。创设一种教学方法,能更好地探索和理解学生的物理知识,学习学生的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2.连接物理实验,创造物理问题和案例分析

通过物理实验教学,教师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直观地体验。此外,要让学生多方面的理解问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很简单的。在实验情况下,只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就能让学生积极创想。比如,教师在进行电路模拟实验时,可以对学生提出问题。主电路为通用电路,并联或串联线路的计程表在哪儿? 以此为题,设计家庭电路连结方案,有助于学生了解串联、并联的概念,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正确把握电路的实际学习内容[2]。

3.把物理现象联系在一起制造物理问题和案例分析

教师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下,该情境可与具体的物理现象结合起来。许多学生会问一些物理现象。同时也是教师创造物理现象问题的原因所在。结合物理现象进行个案分析,可以获得物理知识。通过对生活和现实的深入了解,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学生阐述这一原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演示这一物理现象。从而,结合这一原理进行更有效地解释和分析,使学生能够理解具体的事物。举例来说,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起重机哪一部分采用了原理,以及哪些表面需要用力。老师利用多媒体视频和图像,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直观的确认建筑现场起重机的基本构造,思考杠杆原理,探讨并了解其实际的应用。

4.“磁场方向”问题情境制作案例分析

具体操作时,教师可将小磁针置于磁场的特定位置,然后用手轻轻移动小磁针。小磁针停止活动后,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小磁针的方向。看到这一现象,学生会思考“为什么磁针总是朝一个方向旋转”。对此,教师可采用集体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相互交流、探讨。经过多次小组讨论与交流,学生能有效地得出相应的结论。小磁针指向的方向是磁场的方向。这一创设问题情境的典型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该模型的应用,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详细地掌握物理知识,有效地整合和学习生活的现实,从而提高学生物理知识运用能力[3]。

四、利用生活现象创设的问题情境

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物理现象,只要师生都留心观察,就能以生活为基础,创设出良好的情境,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也会有较强的参与感与代入感,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世界观。初中物理对学生有着较高的要求,既要对繁杂的知识进行牢固的掌握,又要能够将知识熟练地应用于生活当中,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改变以往的“死教学”与“死读书”,进行更深层次、更灵活的教学与学习。尽管有效地问题情境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以往僵化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但脱离了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并不能为学生提供更有效地教学,甚至会使教学质量不升反降。这就要求物理教学过程中创设的问题情境要基于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陌生的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并能够结合实际,灵活地运用于生活当中。

1.探究式问题情境

中学生将物理的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提升自身探究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实验。探究式问题情境的创设,主要是由初中物理教师根据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创设有关的问题,再引导学生穿过现象的表象看其本质,得出正确答案,获得最佳学习效果。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的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问:阳光是笔直地透过玻璃窗照射进教室的吗? 我们看到的河里的鱼真的是它真实的位置吗? 通过这样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主动思考生活中的场景。在学生思考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实验,比如用光线穿过厚玻璃、在盛满水的水缸中放置几块石头,让学生标记肉眼观察的石头的位置与石头实际的位置并进行对比。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答案,对知识点有更深刻的印象,充分发挥情景教学法的作用,教师的教学质量自然也会得到提升。另外,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在教授基础知识后,再提出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开拓。比如,在学生知道了光线从空气到水会发生折射后,可以向学生提问:从水里看人,人会比实际高还是矮?

2.猜想式问题情境

作为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初中物理对学生的想象力有较大的要求。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日常教学当中就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学习物理。

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创设情境,达到激发学生想象力的目的,使学校在物理学科上有更好的学习成效。比如,在研究重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时,由于对重力十分陌生,学生会在学习之初十分彷徨不解。这时,物理教室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现象,带领学生对重力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例如用秤称物品,物品的重量越大,拿在手上就越重。在这样的现象下,学生就能够有具体的想象方向:物体的质量越大,引力越大,其重力也就越大。

3.启发式问题情境

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一味地对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都很低,这样的教学方式效率很低,教育出来的学生大多死板懒惰、思维僵化,十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长远学习。

要改善这种低效的教学现象,物理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将学生由被动学习的状态转变为主动学习。对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创设一些启发式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多动脑、勤思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信心。

4.悬念式问题情境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物理这门学科的求知欲,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设置问题悬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以激发其好奇心与求知欲。比如,在学习速度与压力的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火车大家都坐过,那么在等候火车时,为什么工作人员要一遍遍强调不能越过警戒线? 这种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能够让学生脑海中有清晰的画面,不会茫然无措,同時这种生活现象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深究过原因,对于老师的提问必然会激起好奇心,想一探究竟。教师可以把握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心,讲授有关知识,并在知识讲解结束后趁热打铁,向学生解答不能越过安全白线的原因。这种悬念式问题情境的创设,对教师的语言水平与教学水平有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做更多的功课,创设出更加精彩的情境,保证学生有更好的学习体验。

五、结论

综上所述,从以上分析可以充分认识到,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利用问题情境创设教学模式,使实例分析更为科学合理。从而使思考与实践成为可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物理知识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进一步明确课程情境,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更充当着引导者的角色。要为学生提供实用有效地帮助和指导,掌握问题的适用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索精神,这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和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物理现象创设物理
只因是物理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处处留心皆物理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我不是教物理的
类比和联想在中学物理中的应用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超重和失重问题及其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