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改下高中物理学科教学中小组合作的策略探究
2021-04-07◎李蕾
◎ 李 蕾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高中物理教学活动发展的趋势。合作学习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课堂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深入学习,深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有效突破物理学习重难点,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一、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意义
高中物理作为抽象性与综合性较强的一门科目,其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而合作学习模式能够为学生创造充足的自主思考与思维发散空间,促进学生思维交流。因此,在当下的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不仅是顺应新的教学要求的主要途径,还是构建新型课程教学体系的关键。同时,良好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责任观念、集体观念等,促使其在物理学习过程中能够逐渐树立积极正确的学习研究态度与精神理念,使其在脱离课堂教学环境的情况下依旧受到合作学习模式的积极影响,为其未来的学习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1]。
二、基于新课改下高中物理学科教学中小组合作的策略
1.建立合作学习小组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为有效保证合作学习模式的顺利实施,首要任务就是为学生构建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合作”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只有确保分组的合理性才能为之后合作学习的顺利实施打好基础。在小组人数方面,通常要维持在3~6人,人数过多不利于小组的管理,人数过少又会影响学生的思想交流。在合作小组成员构成这一方面,可以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一原则安排各个小组的成员,确保小组设计的合理性,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有效促进合作学习模式的顺利实施。
2.明确学习任务
高中物理教学需要重视学习任务的设置,以课程目标为导向实施教学。但是不同模块、不同学段、不同单元课程的小目标有所不同。教师根据每一单元、每一节的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制订具体的教学目标,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学,以目标为导向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有的放矢,减少在合作学习中的盲目性,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3.合理选择合作学习内容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在教学前做好准备,及时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诉求进行研究,为学生提供可讨论、具有探索价值的研究内容,同时增强物理教学的趣味性。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究欲望,挖掘学生的物理合作探究潜能,为合作学习活动的顺利实施打好基础。如在开展《电磁波及其应用》教学时,教师在合理分组后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电磁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可是我们却无法有效感知它,这是为什么?日常生活中的电磁波使用具有哪些效果?电磁波对我们的身体会造成什么影响?”由此有效激发学生的合作探究欲望,让各个小组都能在问题的有效指导下展开合作,分析并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发挥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价值[2]。
4.多元化物理学习情境
基于上述教学理论内容,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学引导,合理延伸自身物理认知结构与思维,进而在接触新的物理现象或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相应的认知障碍,在求知欲的驱动下自主思考探究,是物理学习活动的开展基础。因此,基于合作学习创设多元化物理学习情境,可促使学生在情境中及时受到“同化”或“顺应”影响,进而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实现认知发展,转化新的课堂知识内容。
5.以交流讨论为主导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设置学习任务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各组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合作探究、自由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相互质疑、交流、争辩、探究、协作,思维发生激烈碰撞,对任务内容形成多方面的深刻认识,集思广益,共同战胜困难,完成学习任务。伴随着任务的完成,学生习得知识、锻炼能力、获得成就感,感受到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教师负责整个过程的调控、指导工作,当学生遇到集体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教师及时点拨,帮助学生消除困惑,使学生顺利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同时,教师也要全场巡视,监督学生是否全程参与、是否相互交流,保证合作学习效果[3]。
6.培养物理创新创造能力
高中物理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物理创新创造能力。众所周知,物理学科具备较强的实验性和实践性,因此,在开展物理学习活动时,物理教师必须要从物理教材出发,及时匹配相关的物理实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物理实验中通过小组合作和亲手操作透彻理解物理知识,以此培养高中生的物理创新、创造能力。
三、结束语
合作学习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将其应用于高中物理课堂能够有效突破传统物理教学的弊端,让学生在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合作思考的过程中掌握物理知识,有效优化高中物理教学。为此,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合作学习机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