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初探

2021-04-07王宇亭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11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思维能力解题

王宇亭

引言:数学这门学科的逻辑性是极强的,学习数学是锻炼学生逻辑思维的好方法。高中数学老师在进行教学实践时,应该侧重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思维能力。高中数学的大多教学内容都与定义、公式有关,包含理论推导与实际运用两大方面,很多题目的解题思路都十分巧妙,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断思考,鼓励他们采取创新的方式解题,从而使他们的创新潜能得以展现。

一、丰富课堂

因为数学和语文、英语这类文科科目有所不同,数学不是一门靠死记硬背就能拿高分的学科。笔者观察到,在应试教育下,许多学校的高中数学课堂十分枯燥,教师们的教学重点都集中于如何让学生在考试中拿高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也都呈现出“讲课-刷题-评讲”的一致模式。但在这种乏味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创新思维很难被激发出来。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只能把成千上万的学子培养为一个又一个没有自主思考能力的刷题机器。

因此,想要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老师就要尝试多种教学模式。当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大脑思考活跃度才会有所提高。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明确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锻炼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比如,在“立体几何”这一单元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现立体图形,全方位的展示能有效降低接受知识的门槛,帮助学生理解这一知识点。

二、在思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是锻炼学生创新思维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在正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之前,提高观察力是十分重要的。敏锐的观察力是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有效契机,只有对问题观察到位了,才能快速地找出重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思考。高中数学老师要先引导学生养成发现问题的好习惯,让他们在观察的过程中分析问题,然后再从多方面进行思考,最终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思考时,教师要注意引导他们不被课本或标准答案的固有解题模式限制,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解答问题,收获成就感。

三、实施方法

高中数学中有很多难理解的定义、结论,同学们在初学时总是会觉得这些问题虽然简单但是又极易出错,对于学习数学没有足够的信心。所以,为了让学生更加自信,充分掌握那些重要却易错的知识点,老师要在充分掌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们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重点在于引导他们进行思考、探究、交流,在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思维能力。另外,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时,可以鼓励他们进行交流讨论,共同合作,一起寻找答案。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而且思考的过程更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考能力。

四、鼓励学生一题多解

数学题目都是有正确答案的,但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一道题的解题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让学生形成创新思维,就应该鼓励他们多进行一题多解的思考。不能让学生局限于教材和参考答案所谓的标准解题模式中,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并非所有的题目都只有一种解题方式,所谓“标准”,只是因为其符合大多数人的理解方式罢了,标准模式不一定是适合每一个学子的方式。如果学生有自己的解题思路,教师就应该鼓励她从该思路出发,以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因为在独自思考的这个过程中,高中生能充分调动自己大脑中所有的数学知识,寻找解题的方法,这是发散思维、树立创新意识的良机。因此,老师要允许学生自主思考,让他们摆脱标准解题思路的桎梏,解放思维,建立开放、包容性强、富有创新思维的高中数学课堂。

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总结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的解题规律,并让他们结合自己的所学知识提出不同的思路。有的学生喜欢采用代数法和定义法,但有的学生偏好使用图形解析的方式来计算,解题方法虽有不同,但不同的方法最终都是可以得出正确答案的,教师应该多多鼓励学生进行思考探究、经验交流。

总结语:高中数学包含的知识多而杂,其知识体系也更加深奥,对于高中数学老师而言,要达到教学目标是具有一定难度且需要付出大量精力的。在此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更是一项困难的任务。如何采取更有效的方式来激发高中生的创新潜能,是需要广大数学教师一起思考、交流、探索的问题。有许多教师已经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并且也取得了些许成果。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思维能力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用“同样多”解题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解题勿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