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分析

2021-04-07方仙英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11期
关键词:分层利用运动

方仙英

引言:按照体育与运动课程教学标准,教师遵循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原则,关注学生的个体需求以及自我发展的差异,能够提升学生的运动锻炼能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过于死板,学生的体育课程兴趣发展受到限制,甚至出现个人运动锻炼能力下降的问题。因此要调整教学方案,利用分层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发展进步的机会,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运动锻炼的过程中找到自我,充分带动自己的发展意识,课程教学策略优化应用的目标达成。本文具体开展分析探讨如下:

一、初中体育教学的问题

分层教学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种先进的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改革工作推进,在体育课程教学阶段,也必要应用创新教学策略。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实践过程,研究分层教学模式应用的措施,现阶段已经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体育课程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仍然存在说教讲解、示范讲解的形式,影响课程教学环节的灵活性,或教师忽略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普遍存在[1]。在过程中教师应用分层教学理念,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不足,导致分层教学模式的实用性、针对性不足,分层教学的应用价值未能充分体现。

二、分层教学的应用优势

1.划分层次,优化管理

利用分层教学模式,实现体育课程的分层管理,保障各个教学环节的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班级整体分层的途径,也可以项目分层的教学模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爱好,完成不同喜好学生的划分,喜欢篮球、田径、足球等不同运动锻炼的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更加方便,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压力降低,教师在学生分层管理阶段更加有效。

2.构建目标,缩小差异

体育教师在运动锻炼指导阶段,应用分层教学模式能缩小学生彼此之间的差距,这是一种因材施教的课程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运动锻炼能力发展需要,当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能达到自我的运动锻炼目标。利用分层教学模式,是按照客观事实进行分层的途径,但并不表示教学活动对学生好坏的划分,这一课程教学模式,对学生充分尊重,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优点与长处,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利用分层教学模式,教师能有效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之中学习,学生不会因为起点不同而导致自身的压力过大,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体育特长,体育课程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三、体育课程教学阶段,应用分层教学模式的相关举措

1.优生带动差生的分层教学模式应用

在体育课程教学阶段,利用优生带动差生的分层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帮助学生合理利用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身体素养,带动水平较差的学生共同进步。利用这种课程教学模式,教师要关注运动能力较强学生的理论水平拓展,很有可能这部分学生的理论水平较高,体育运动锻炼技能较强,但并不意味着一类学生在差生辅导阶段,能针对性地开展工作[2]。因此教师要帮助这部分学生,学会讲解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说话技巧,以及实践经验,提升学生彼此之间的互动性。教师对运动锻炼能力较强的学生提出表扬,学生的自信心建立,师生彼此之间的信任与支持效果增强,任何锻炼能力的学生,都能表露出自己的关心与爱护,彼此之间经过有效沟通与纠正,能够达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2.优化教学理念,完善教学策略

体育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关键影响,教师在课程教学指导阶段,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以现代体育教学为基础,教师要帮助学生转变思想,强化学生的专业素养。从多方面的工作需要开始,将创新教学模式,制定满足各个层次学大声需求的教学体系,与学生积极进行沟通交流,获得学生的反馈意见。教师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体育课程的趣味性、丰富性,借鉴多元化的教学思想,初中生的体育运动锻炼素质不断提升。

3.激励式分层教学模式应用

在实践教学阶段经过深入性地探索与分析,会发现分层教学的阶段性特点。利用激励式的教学形式极为普遍,也就是说教师在实践教学指导期间,发现班级学生有各自的优点与长处,在体育运动锻炼技能应用阶段,也有自己喜欢或排斥的部分。教师利用激励式教学模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客观地面对自己的强项、弱项,充分激励自我,在运动锻炼的过程中保持长久的热情。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到运动锻炼的喜悦,对体育学科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增强。

激励式分层教学模式应用,在800m 训练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水平,完成从低到高的分层次训练。跑步时间短的学生,划分为一档;跑步时间较短的学生划分为一档;跑步时间长的学生划分为一档。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划分,不同的列队差距为30m,教师喊口令之后,学生形成一种相互追逐的状态。过程中不仅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还能将自己的短跑效率不断增强,无论是在考试还是在日常训练之中,都保持良好的状态。

4.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拓展应用分层教学模式,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主动参与运动锻炼的重要性,相对于有良好学习兴趣、运动锻炼诉求,教师更关注学生在学习期间的动力。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内容,利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导入新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意识[3]。体育课程教学应用情境导入的课程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或趣味性的故事内容,利用比赛的形式,给学生示范动作,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感受到视觉震撼之后,学生的学习动力会不断增强。

5.做好教学评价

教师构建完善教学评价体系,详细记录学生的运动能力发展过程极为关键。但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期间,教师多半会应用应试教育模式,根据学生的体育考试成绩判定阶段性的学习状态。这种评价模式只关注结果,不能完全反馈学生近期的运动锻炼能力发展情况,学生的上进心、积极性的培养会受到影响。因此教师就学生的发展情况,应该设置高标准的教学评价模式,鼓励学生挑战有难度的运动锻炼项目,帮助学生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如果学生的运动锻炼能力有限,教师也应该多多包容,重点是加强学生基础运动锻炼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保持对运动锻炼的热情。

结语:分层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体育课程教学阶段,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讲都是一次创新尝试,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调整,了解学生的运动锻炼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自我发展需要,提升学生的自我素质,对保障初中体育教学质量有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分层利用运动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有趣的分层
不正经运动范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