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首起野生天鹅H5N8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紧急调查及处置

2021-04-07刘砚涵吕桂霞蒋康富王安东高明堂刘芳美党安坤兰邹然

中国动物检疫 2021年4期
关键词:疫点野鸟管理站

刘砚涵,吕桂霞,蒋康富,崔 帅,王安东,高明堂,刘芳美,党安坤,陈 峰,兰邹然

(1.山东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山东济南 250100;2.东营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山东东营 257000;3.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山东东营 257091;4.垦利区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山东东营 257500)

1996 年我国首次从广东省的鹅中分离出H5N1 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株(A/goose/Guangdong/1/1996),此后H5 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就表现出十分复杂的流行趋势,对我国家禽养殖业及公众健康带来十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影响[1]。H5N8 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最开始从2014年初,在亚洲和欧洲一些国家的野鸟和家禽中被检测到,紧接着在北美的野鸟和家禽中也相继检测到该病毒[2]。我国首次检测到H5N8 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duck/Jiangsu/k1203/2010)是在2010年从江苏省鸭中分离到的[3]。2016 年以来,欧洲、中东以及非洲等地暴发了多起H5N8 亚型禽流感疫情,严重影响到迁徙至我国的野鸟。截止到2020年底,我国已在野鸟和家禽中多次检测到H5N8 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4-5]。

2021 年1 月 13 日,山东省东营市现代畜牧业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市畜牧中心”)接到报告,位于东营市的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大汶流管理站1 月12 日在冰面上发现12 只死亡野生天鹅。市畜牧中心随即安排兽医技术人员对送检的2 只死亡天鹅进行了剖检诊断,并无菌采集死亡天鹅的喉头、气管及肺脏样品送市畜牧中心实验室检测;1 月14日经荧光RT-PCR 检测为通用型禽流感病毒核酸强阳性,诊断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可疑病例;现场调查专家组采集相关样品及2 只死亡天鹅送山东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省疫控中心”)复检;1 日15 日,省疫控中心确定为H5N8 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1 月19 日,经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鉴定,确诊为H5N8 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1 月19 日,农业农村部公布了该起野生天鹅H5N8 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在接到东营市的疫情报告后,立即安排省级专家组前往疫点进行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疫情可能的来源并指导疫情处置工作。

1 病例定义

1.1 临床可疑病例

2021 年1 月12 日以来,出现扭脖子等神经症状或突然死亡等临床症状的病例。

1.2 疑似病例

经省疫控中心检测为H5N8 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强阳性的可疑病例。

1.3 确诊病例

经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确诊为H5N8 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疑似病例。

2 调查方式

2.1 现场勘查

采用现场勘查的方式,对该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栖息野禽种类及数量、饲养管理模式、免疫情况以及保护区内人员流动情况等进行核查;通过与政府部门及疫病控制机构的兽医专业人员座谈,了解疫点3 km 范围内畜禽养殖场户以及周边畜禽交易市场、候鸟或野鸟活动等相关情况。

2.2 临床观察及剖检

现场观察管理站内救助的野生疣鼻天鹅的临床表现,并对死亡天鹅进行剖检,观察其病理变化。

2.3 样品采集

2021 年1 月12 日,采集保护区内3 只死亡天鹅的气管、肺脏和肝脏等组织样品以及咽喉/泄殖腔双拭子样品共计12 份,包括2 只死亡天鹅,送至省疫控中心。

2.4 实验室检测

所有采集的死亡天鹅组织及拭子样品,首先经市畜牧中心实验室采用荧光RT-PCR 方法进行通用型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样品再送省疫控中心实验室复检,同时送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确诊。发病期间采集的血清样品,送省疫控心实验室进行抗体检测。

2.5 数据分析

使用Excel 软件,对调查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调查结果

3.1 疫点概况

3.1.1 地理位置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汶流管理站位于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口镇东北,与周边村庄的距离超过10 km。疫情发生后,经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疫点管控和处置评估专家组评估后,决定将山东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大汶流管理站繁育舍作为疫点(N119.157 42°、E37.742 76°)。疫点地理位置见图1。

图1 疫点地理位置

3.1.2 饲养情况 越冬鸟类调查结果显示:自然保护区内生活鸟类36 种共82 351 只,其中大天鹅437 只、小天鹅25 只、疣鼻天鹅303 只;大汶流管理站湿地恢复区鸟类21 种共12 573 只,其中大天鹅268 只、小天鹅20 只、疣鼻天鹅178 只;疣鼻天鹅死亡区域鸟类6 种共459 只,其中疣鼻天鹅50 只。2021 年1 月5 日共有765 只天鹅迁徙到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汶流管理站,并分散成零散小群聚集生活,以食水草为生,自然生长。繁育舍内饲养着国家一级和二级保护鸟类,包括8只丹顶鹤、6 只疣鼻天鹅和235 只大雁。

3.1.3 免疫情况 繁育舍内饲养或救助的鸟类都会在每年春秋两季各免疫1 次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H5N1 Re-11 株+Re-12 株,H7N9 H7-Re2 株)。

3.1.4 调运情况 自然保护区内的珍稀禽类均为迁徙越冬至此,未发生购入或出售现象。保护区内未饲养家禽。

3.2 疫情经过

3.2.1 发病过程 2021 年1 月12 日下午,山东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大汶流管理站工作人员在日常巡逻时发现冰面上出现死亡天鹅,并随即报告管理站负责人。经统计,现场共发现12 只死亡疣鼻天鹅。1 月14 日,市畜牧中心专家组通过现场勘查,又陆续发现19 只死亡疣鼻天鹅。专家组要求立即对繁育舍内饲养的野生珍禽全部紧急免疫接种禽流感疫苗,实行封闭管理,对病死天鹅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对污染场所进行彻底消毒。1 月16 日,扑杀与发病天鹅密切接触的4 只天鹅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截至1 月19 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疫情时,共有35只疣鼻天鹅死亡。死亡病例数时间分布见图2。

图2 疫情中死亡病例数时间分布

3.2.2 临床表现 此次疫情的疣鼻天鹅多为突然死亡,死亡天鹅外观未呈现明显临床症状,个别未死亡天鹅出现扭脖子的神经症状。

3.2.3 剖检症状 救助站剖检3只死亡疣鼻天鹅,发现其喉头、气管、心脏、肺脏、肝脏均无明显变化,其中1 只天鹅腺胃有轻微出血点;省疫控中心剖检2 只死亡天鹅,发现腺胃有出血点,气管环有轻微出血点,胰腺有明显肉样坏死,其他器官未见明显变化。

3.3 实验室诊断及疫情发布

3.3.1 疑似病例诊断 2021 年1 月13—14 日,市畜牧中心综合死亡天鹅剖检结果和实验室样品荧光RT-PCR 检测通用型禽流感病毒核酸强阳性结果,判定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可疑病例。1 月15 日省疫控中心复检为 H5N8 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判定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疫情。

3.3.2 确诊病例诊断 1 月19 日,经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确诊,确定为 H5N8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分离毒株的HA 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山西天鹅分离病毒株的同源性分别为99.60%和99.80%,与Re-11 株的同源性分别为91.80%和94.00%。网上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已公布的序列和2017 年埃及分离毒株序列同源性为97.83%。NA 核苷酸序列与山西省天鹅分离病毒的同源性为99.50%,氨基酸同源性为99.40%,和日本饲养鹅群中分离的H5N8 亚型禽流感病毒(domesitic Goose/OMSK/1521-1/2020)核苷酸同源性为99.06%。

3.3.3 疫情发布 2021 年1 月19 日,农业农村部官网向社会公布了该起疫情[6]。

4 疫源分析

每年春季和秋季,大批候鸟会进行有规律的迁徙,固定地往返于繁殖区和越冬区。而候鸟由于没法注射禽流感疫苗,体内未能建立起免疫保护屏障,因此经常感染流感病毒。2016 年以来,印度、巴基斯坦、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均暴发多起家禽及野生鸟类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由于这些国家均位于全球候鸟迁徙路线上,而候鸟的迁徙路线一般相对固定,因此推测该起疫情由于迁徙野鸟带毒传入的可能性最大。H5N8 亚型禽流感病毒可以很好地适应某些野生水禽,然后伴随着这些候鸟的全球迁徙跨洲传播[7]。研究[8]表明,H5N8 亚型禽流感疫情通常出现在每年的11 月至次年2 月,这与野生鸟类的迁徙时间一致,说明H5N8 亚型禽流感病毒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野生鸟类迁徙密切相关。此外,疫情暴发期间,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处于冬季观光淡季,气候寒冷,游客稀少,因此由人员带入的可能性极低。同时,由于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周边3 km 范围内没有任何家禽养殖场户,也没有活禽交易市场,因此也不存在家禽感染风险,疫情扩散风险极低。

5 疫情处置

划定大汶流管理站野生鸟类繁育舍(又名救助站)为疫点(E119.157 42°、N37.742 76°),以野生鸟类救助站为中心,周围3 km 范围为疫区(北至N37.776 72°、南至N37.708 80°,西至E119.123 46°、东至E119.191 38°);以疫区边缘向外延伸5 km 为受威胁区(北至N37.833 56°、南至N37.651 96°,西至E119.066 62°、东至E119.248 22°)。

1 月16 日,繁育舍内圈养的249 只珍禽全部紧急免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1 月18 日,疫点内(繁育舍)采集的31 份病原学样品均为通用型禽流感病毒核酸阴性,6 份血清学样品的H5 亚型抗体合格率为83.33%,超过国家要求水平。1 月19 日下午,东营市垦利区人民政府按照《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2020 年版),启动Ⅳ级疫情响应,颁布封锁令。规定疫情封锁期间,疫点、疫区里的观鸟通道禁止任何人员、车辆等的进出;设置多处消毒点和警示标识,对进出人员、车辆、物品等严格进行消毒,禁止载畜载禽等易感动物的车辆进出;在疫区、受威胁区内禁止交易禽类及相关产品;继续加强疫点的管制和消毒工作,严防疫点内珍禽流出;加强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内野生禽类的巡查,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按照国家规定进行上报及处置;依法做好疫区内封锁、隔离、管控等安全措施和社会治安工作,依法维护景区内的管理制度及秩序。

6 结语

此次疫情是山东省内暴发的首起野生疣鼻天鹅H5N8 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疫情出现后,当地政府及相关机构迅速果断采取封锁、消毒、扑杀、紧急免疫等应急处置措施,以及科学合理的排查和评估,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未出现波及性扩散。结合现场勘察和风险评估结果,推测这次疫情由带毒的迁徙野鸟传入引起的可能性较大。该起疫情警示,在野鸟迁徙季节,要切实加强野鸟的禽流感监测和强制免疫工作。

猜你喜欢

疫点野鸟管理站
基于GIS的夷陵区松材线虫入侵松林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祁连山中断喜马拉雅旱獭鼠疫动物病发生地生境特征及流行范围的调查报告
野鸟与笼中鸟
野鸟
大连市救助管理站:多个“第一”背后的秘密
宿迁市救助管理站:小团队如何撬动大社会
北京野鸟
试论加强农村水利管理站管理的措施
汉中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举报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