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孤独感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2021-04-07郭冬升
■郭冬升
(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孤独感是指个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能达到预期的交往状态而产生的负面情绪体验。近年来,大学生这一群体普遍存在着不同水平的孤独体验,这给大学生正常的生活与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孤独感可以导致各种各样的心理和生理障碍,能够影响身心健康,并且许多研究已经证实孤独感能够对大学生的行为障碍产生重要影响,孤独感导致的行为障碍主要为逃避行为、成瘾性行为、反社会行为[1],这表明孤独感能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对大学生孤独感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大学生孤独感的相关因素,在此基础上对改善大学生孤独感水平提出建议,为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甘肃省某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本次调查共发放400份问卷,并收回367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1.75%。调查对象的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大学生被试统计结果
(二)研究工具
1.UCLA孤独量表
使用Russell编制的第三版UCLA孤独量表。该量表共20个题目,量表采用四级评分,总得分越高,表明个体的孤独感水平越高,量表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分半信度为0.852,该量表具有良好的聚合效度与区分效度[2]。
2.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使用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该量表共10个题目,分为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等三个维度,总得分越高,表明个体的社会支持水平越高,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61[3]。
3.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
本研究使用的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由熊婕等人编制。该量表共16个题目,分为戒断症状、突显行为、社交抚慰、心境改变等四个因子,量表采用五级评分,总得分越高,表明个体的手机依赖水平越高,量表信度为0.834,效度系数大于 0.9[4]。
4.自我表露指数量表
该量表又称作痛苦指数量表,由Kahn和Hessing Rlu(2001)编制,国内学者李董平(2006)对该量表进行修订,修订后的量表共12个题目,量表采用五级评分,总得分越高,表明个体的自我表露水平越高,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06,该量表的信度较好[5]。
5.交往焦虑量表
使用Leary编制的交往焦虑量表。该量表共15个题目,量表采用五级评分,总得分越高,表明个体的交往焦虑水平越高,量表所有条目与其他条目的总相关系数至少为0.45,Cronbach α系数超过0.87,该量表信效度较好,适合中国大学生使用[6]。
(三)研究过程
研究采用问卷星进行调查,在收齐问卷后,对收回的问卷进行筛选,删除作答不认真的问卷,然后将有效数据导入SPSS19.0软件,使用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孤独感的现状
研究发现,大学生孤独感得分在性别、城乡来源、是否独生子女等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见表2);大学生孤独感在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年级、恋爱情况、家庭收入等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见表3)。事后检验结果表明,大一学生的孤独感水平显著高于大二学生的孤独感(p=0.045),文史类专业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显著高于理工类专业大学生(p=0.004)。
表2 大学生孤独感在不同性别、城乡来源、独生情况等变量上的表现
表3 大学生孤独感在不同年级、专业、恋爱情况、家庭收入等变量上的表现
(二)大学生孤独感相关因素的分析
1.大学生社会支持、手机成瘾倾向、自我表露、交往焦虑与孤独感的相关分析
研究发现(见附表1),社会支持总得分、各维度得分与孤独感得分都呈显著负相关;手机成瘾倾向总得分、各维度得分与孤独感得分都呈显著正相关;自我表露总得分与孤独感总得分呈显著负相关;交往焦虑总分与孤独感总得分呈显著正相关。
附表1 大学生社会支持、手机成瘾倾向、自我表露、交往焦虑与孤独感的相关性(r)
2.大学生社会支持、手机成瘾倾向、自我表露、交往焦虑与孤独感的回归分析
表4中的结果显示,回归效果显著,大学生社会支持、手机成瘾倾向、自我表露、交往焦虑可以解释孤独感变异量的34.1%,并且社会支持、自我表露对孤独感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手机成瘾倾向、交往焦虑对孤独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表4 大学生社会支持、手机成瘾倾向、自我表露、交往焦虑与孤独感的回归分析
三、讨论
(一)关于大学生孤独感的现状
研究结果显示,大一学生的孤独感水平显著高于大二学生的孤独感水平;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并不相同,文史类专业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显著高于理工类专业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进入大学后的新生们往往缺乏规划,目标也不够明确,并且他们拥有的社交技能比较匮乏,因此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较差,人际关系也比较紧张,容易产生孤独体验;相比较而言,大二学生已经基本上有了自己的规划,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并且社会交往的能力有所提升,人际关系也比较和谐,拥有较少的孤独体验。另外,文科学生较理科学生更为感性,因而他们对孤独的感受性更强[7],拥有较多的孤独体验。
(二)关于大学生孤独感的相关因素
1.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孤独感。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的孤独感有重要影响,那些在生活中能够得到他人心理或物质支持的人,比那些得到较少支持的人所体验到的孤独感少很多[3]。大学生在适应新的学习与生活环境时,需要建立和完善新的社会支持系统,然而有些学生得到的支持和帮助较少,其孤独体验也高于他人。
2.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关系
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手机依赖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孤独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也越来越依赖手机,手机成瘾倾向严重的大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手机网络带给他的快乐的虚拟世界里[8],手机已经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通过手机得到的体验都是虚拟的,网络世界不能满足他们现实的情感与社交需要,由此产生了一些孤独体验。
3.大学生自我表露与孤独感的关系
大学生自我表露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自我表露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孤独感。愿意在日常生活中表露自己真实想法的大学生,感受到的孤独感也较少[9]。大学生十分渴望独立,自尊心也特别强,他们一般不轻易向别人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有些大学生常常压抑自己内心的真实需要,不去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与感受,而且得不到他人的帮助,因此他们容易产生孤独体验。
4.大学生交往焦虑与孤独感的关系
大学生交往焦虑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交往焦虑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孤独感。在社会交往出现不断的挫败低落状态时,自身会感到孤独[10]。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交往焦虑水平较高的大学生与他人交往比较困难,孤独感水平也更高。有些大学生缺乏基本的社交技能,在交往中容易紧张,比较焦虑,不能顺利地与人沟通交流,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容易产生孤独感。
四、建议
(一)完善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
学校与家庭可以增加对学生的关心与支持,在学生遇到极难问题或情况时,给予其关心、安慰,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帮助。开展丰富多彩的团体组织活动,以此来营造良好的氛围,帮助学生从同伴那里获得更多的支持;通过心理普查了解学生们的心理状况,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此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二)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
学校可以通过宣传与教育让学生明白手机的利与弊,引导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合理使用手机,形成良好的使用习惯,以此来减少对手机的依赖。丰富宿舍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多参与现实的活动,减少通过手机获得的虚拟体验;规范手机在课堂中的使用情况,减少不必要的手机使用次数,帮助学生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中来。
(三)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表露水平
鼓励大学生在遇到难题或不愉快的事情时,尽量多地与他人交流,寻求帮助与支持来解决问题。适度的自我表露具有积极的作用,要鼓励他们恰当地表达内心的真实需要,鼓励他们向值得信赖的同伴表露自己的心声,这样有利于从他人那里得到理解与支持。
(四)培养大学生的社交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宣传和教育,为大学生讲授建立良好人际交往关系的方法,培养其良好的社交技能,增强其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自信心。具体来讲,可以开设有关社会交往的课程,教给学生必要的人际交往技巧,并鼓励他们积极地运用到实践中,以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