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高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2021-04-07崔增丽
■崔增丽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工作过程,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教学效果也越来越凸显。但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实施,必须要有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与之相适应,尤其是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方式仍然严重制约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效,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构建一种符合“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体系。
一、目前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观念较为落后,评价内容方法单一
目前,“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评价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考核观念,评价的内容侧重于理论知识,基于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创新实践活动的评价内容较少;评价的方法也多以考试、作业、出勤、实验报告等为主,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评价重结果轻过程、重技能轻素质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虽然重视了学生操作技能、动手能力的培养,但相应评价仍侧重结果,过程性评价较少;评价多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而轻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这不符合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
(三)评价主体单一,教师评价占主导[1]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仍以教师评价为主体,学生基本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评价主体单一,企业、社会、行业等主体的评价没有参与其中,这导致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地与企业对接,致使学生职业适应差,不符合高职“就业导向”的特征。
(四)评价结果反馈不及时,评价的意义没有得到进一步延伸
目前,学生学习质量的综合评价一般情况是在期末考试结束之后才最终形成,然后把结果通过方正系统提供给学生,当学生知道自己的评价结果时本课程已经结束,评价结果对学生来说已经失去了指导意义。
因此,如何根据职业岗位的规范和标准,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构建学校、企业、社会多方参与的“以能力为本位”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及运行机制,是高职院校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点。
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
通过介绍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如何通过评价过程的组织获取学生有效评价信息的方法,构建出能充分反映学生专业理论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养为一体的全方位、多元化的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
首先,教学过程是学生获得理论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的最基本的环节,“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一般采用典型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师在课前针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设计出典型工作任务,把任务下发给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设计出解决方案,然后具体实施,最后小组成员内部评价、小组间互评、教师点评,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以这种方式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实现学习过程评价全程化。
其次,学生专业技能的获得要靠平时的训练,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实训任务的完成、实训周集中实训等方式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通过对实训的完成情况、组内分工合作情况的评价,实现学生专业技能的获得;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国家、行业的职业技能大赛,以大赛促能力,将学生所学应用到具体的实际问题中,通过对大赛的准备、大赛中的发挥等情况进行专家评价,实现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在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下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企业指导老师对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技能表现进行评价,实现学生技能的转化;通过实行1+X证书制度,学生通过参加职业资格技能证书的考试及技能操作,实现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强化。通过这些手段,最终实现专业技能评价过程化。
最后,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整个过程也是学生各种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塑造的过程,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的实施,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岗位技能、综合运用知识的技能,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吃苦耐劳、勤奋积极的职业素养。通过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过程化,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形成以“能力为本位”的评价体系,实现学生能力评价全面化。
(二)构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采取的具体措施
1.创建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能否满足企业的需求最终由企业说了算。因此,在创建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时,企业也应作为评价主体的一部分参与进来;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能否适应社会的发展,能否在社会实践中不被社会所淘汰,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体现出来,因此,在创建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时也应把社会对学生的接受度与认同度加进来。这样由学校、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评价主体更能把学生的学习能力、职业技能与工作能力、职业素养立体式地反映出来,更有利于学生全面、综合发展。
2.创建多维化的评价内容
现代职业教育评价的关键,主要是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2],通过评价促使学生有效掌握教学内容,并把所学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及职业素养灵活地迁移到工作情景中,创造性地解决实际职业问题,使学生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创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评价的内容应能体现出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如何、学习效果迁移能力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创新创造能力如何,还要能体现出学生与他人合作及团队精神如何。
3.创建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过程,在评价时可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对于课堂理论学习来说,可以采用档案袋评价、表现性评价等方法将学生每堂课的表现记录下来,整理装袋,每周进行归档汇总;对于实践性学习,可以通过实验报告、顶岗实习日志、参赛表现、职业技能证书、小论文等进行效果评价。通过平时这些评价资料的收集整理,将学生学习效果情况及时反馈给学生,发挥学习效果评价的时效性。
4.建立细致、量化的评价指标
任何一种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都要以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为基础[3]。“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主要采取项目化教学方式,以任务为驱动,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知识、技能的获得和职业素养的提升,因此,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是基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的,评价时可以把评价内容分成理论性学习评价和实践性学习评价两方面。理论性学习效果评价的一级指标可从学习准备、学习过程、学习效果三个方面来设计,然后把每个方面再分解为可以用来测量的更具体的测量点作为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不仅能反映出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多的是反映学生如何将所学知识迁移到工作情景中,实现学生关键职业能力的转变。具体评价指标见附表1。实践性学习效果评价主要针对学生职业技能及职业素养能力的获得而设计,主要指标包括学生学习态度、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项目设计与实施、参与学科技能竞赛、参加创新创意大赛、考取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企业实习实践表现等方面(具体指标见附表2)。
附表1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学生课堂理论学习效果具体评价指标
附表2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学生实践性学习效果具体评价指标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做到在“做中学”和“学中做”,合理有效的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创新创造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获得职业知识、提高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奠定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