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2021-04-07郭擎梁亮
郭 擎 梁 亮
(三峡大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眼科 & 三峡大学 眼科与视觉科学研究所,湖北 宜昌 443003)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phacoemulsification,Phaco)是指在白内障摘除术中利用超声能量将混浊的晶状体松动、碎裂、变成乳糜状,再用抽吸系统吸除,此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视力恢复快的优点[1]。Phaco联合折叠人工晶体(intraocularlens, IOL)植入,是国际上通行的白内障治疗方法,并成为治疗白内障的首选手术方式[2]。
Phaco手术中的超声能量由超声乳化仪提供,经过超声波发生、功率放大、压电换能,最终将能量传递至超声手柄前端的超乳针头。在完成手术切口(图1)、晶状体前囊中央连续环形撕开(central continuous curvilinear capsulorhexis,CCCC)、晶状体水分离、水分层等步骤之后,将此针头置于晶状体之中,超声在传播时将产生一系列的机械效应、空化效应、碎裂效应,从而将大块的晶状体核击碎、乳化(图2)。超乳针头为中空,后连超声乳化仪的负压泵,可将乳化的晶状体吸除[3]。
图1 Phaco手术透明角膜切口
图2 超声乳化晶状体核
超乳针头直径很小,只需要3.2 mm以内的手术切口即可完成晶状体摘除,联合使用折叠式IOL,就可以在不扩大手术切口的基础上完成整个白内障手术(图3~4扫码观看手术视频,D018918-1)。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x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ECCE), 需要长约 10~12 mm的角膜缘切口(120°);改良的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也需要 5.5~6.0 mm 大小的切口[4]。相比之下,Phaco采用更小的手术切口大大降低了玻璃体溢出、角膜内皮损伤、脉络膜上腔出血等术中并发症和角膜散光、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5]。
图3 植入人工晶体后抽吸眼内粘弹剂
图4 Phaco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束
随着超声乳化仪制造技术革新和飞秒激光在临床应用的兴起,Phaco手术逐渐向微切口超声乳化手术(microincisional cataractsurgery,MICS)和飞秒激光辅助Phaco手术发展。
MICS手术是指手术切口小于2 mm的Phaco手术。与传统Phaco手术相比,除超声乳化针头和灌注套管的直径更小之外,其余手术器械及操作方法均未发生改变,更小的手术切口使MICS手术造成的手术源性散光和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更低[6]。
飞秒激光是波长为1 053 nm的近红外光,其脉冲持续时间非常短,只有几个飞秒。当其精准聚焦于人体组织时在局部可产生等离子体,随之产生空化气泡,从而切割分离组织[7]。飞秒激光辅助Phaco手术,是利用飞秒激光来做透明角膜切口、切开晶状体前囊、辅助碎裂晶状体核[8]。由于飞秒激光具有精确的靶向聚焦定位特点,使得手术具有精准、可控的优点,术后视觉质量更好[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