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肠内营养支持方法在重症患者的临床应用及观察

2021-04-06王丽

健康护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肠内营养支持临床应用

王丽

摘要:目的:分析两种肠内营养支持方法对重症患者的临床应用及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其中对研究组实施鼻空肠管营养支持方式,对照组实行鼻胃管营养支持方式,对比两组经过营养支持后的营养指标变化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经过营养支持后,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都有所提高,但研究组患者的指标变化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8%)显著低于对照组(20%)(P<0.05)。结论:对重症患者采用两种肠内营养支持(鼻空肠管营养支持方式、鼻胃管营养支持方式)能够提升患者体内营养指标,但研究组的营养支持方式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能确保患者获得更多的营养供给,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缩短住院时间,增强治疗效果。

关键词:肠内营养支持;鼻空肠管营养支持;鼻胃管营养支持;临床应用

前言:

肠内营养是通过胃肠道为身体提供代谢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营养支持方式[1],目前临床上主要将其应用于重症监护患者,因为该类患者因疾病原因无法主动进食,只能通过其他方式进行体内营养补充。近年来临床医学关于重症患者的营养补充愈发重视,因为通过為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能够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2],加强患者自身恢复能力,进而缩短治疗时间,提升治疗效果,所以为了进一步了解两种肠内营养支持方法对重症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本次研究选取了50例重症患者进行对比,具体如下论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重症患者,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其中研究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54-76岁,平均(63.5±3.9)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55-77岁,平均(63.9±4.1)岁,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1.2.1研究组实施鼻空肠管营养支持方式

(1)首先对账症患者留置鼻空肠管,根据患者自身实际情况选取营养制剂,确保鼻空肠管安全无菌,然后准备注入营养液。

(2)让患者将头部抬高45度,采用恒温器将营养液加热至39摄氏度左右,不可过于偏高或偏低,循环平稳滴注营养液,滴注过程中注意监测患者生理体征,是否产生如恶心、腹痛等情况,如有该类情况产生,可适度减慢滴注频率或调整营养液浓度直至滴注完成,需定时更换鼻控场管,避免出现细菌感染从而引起其他并发症。

(3)与患者保持交流,缓解患者因病清原因所产生的的不良情绪,对重症患者进行心理安抚,从而提升治疗效果,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日常防护工作和注意事项,让其了解置管的作用,并严禁家属在患者治疗期间食用其他食物。

(4)护理人员每天定时检查重症病房的防护措施,检测医疗设备是否在正常运作,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基础保障。

1.2.2 对照组实行鼻胃管营养支持方式

通过医疗设备观测为患者留置鼻胃管,选取营养制剂后进行恒温加热直至符合温度标准,滴注时注意患者是否产生不适情况,进行及时调整,禁止家属滴注其他食物。

1.3 观察指标:①实时记录患者体内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并进行对比;②比较两组患者经过营养支持后的并发症(恶心、腹泻、反流)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录入SPSS25.0中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n,%)表示、进行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通过标准显著的方法得到P值,如P<0.05,代表差异显著,具有学术意义。

2.结论

2.1 两组患者体内营养指标对比

经过营养支持后,研究组患者的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变化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营养支持后,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8%)低于对照组(20%)(P<0.05)。详见表2。

3.讨论

现如今随着国家老龄化日益加重,重症患者数量比例加速升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但医疗科技能力也在不断发展,临床治疗方式也逐渐多样化,能够为重症患者提供基础保障。目前临床上治疗重症患者,主要通过实时监测、手术、用药、护理等方面进行救治,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往往会产生营养不良的情况[3],这导致患者的肠胃功能以及自身免疫系统受到严重影响[4]。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型的营养供给方式——肠内营养,它逐渐取代了常规的营养支持方式,与以往的营养支持方式相比,肠内营养能够直接为人体提供营养支持,更加快速有效,肠内营养方式主要包括鼻胃管营养支持、鼻空肠管支持等方式,而本次研究针对这两种营养支持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其结果显示他们都能够为人体直接提供营养,但相对来说,鼻空肠管支持等方式优于鼻胃管营养支持方式。

综上所述,针对重症患者采用两种营养支持能够提升患者体内营养指标,但相对来说鼻空肠管营养支持方式能为人体提供更多的营养,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曹静,方安帅,李威.ICU危重患者早期应用鼻肠管行肠内营养的疗效及护理[J].海南医学,2017,28(11):1886-1887.

[2]程晓霞.两种肠内营养液输注方式用于ICU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0):148-149.

[3]陈莹,黄少娅,方炳雄,等.系统肠内营养在危重症患者支持治疗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1):81-83.

[4]孟鹏飞,任志强,张定成,等.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ICU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影响[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8,9(2):43-45.

(陕西省人民医院 陕西西安市 710068)

猜你喜欢

肠内营养支持临床应用
胃肠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浅析涌泉穴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
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女性髋骨骨折患者的疗效观察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观察
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
肠内营养支持对喉癌术后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
早中期早产儿胃肠内外营养状况对其体格发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