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师成长的催化剂
2021-04-06唐斌
唐斌
本期话题:引领学生爱上阅读,教师可以这样做……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发育、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读书能够帮助教师获得教育的智慧,是促使学生走出网络沉迷的有效方法之一。所有的教师都应该成为“领读者”。教师不仅要自己带头阅读,更要成为阅读的组织者与领导者,教师会读书,学生才会爱上阅读。新课标也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面,提高学生阅读品位,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需学校助力,教师带头,讲理论,讲方法,讲实践,课堂内外齐抓并进,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摘 要] 教师阅读要以校本研修为主要抓手,以经典阅读为主要方式,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本文通过一系列方式,促进教师爱好阅读,让阅读丰盈教师职业生命,让教师享受职业幸福。
[关键词] 专业阅读;阅读策略;专业成长
余秋雨说:“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读一天就多一些人生的精彩;迟读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教书人”,首先应是一个“读书人”。一名教师的阅读史,就是一名教师的专业发展史。阅读是教师成长之源,阅读促进教师思考,激励行为改变;阅读改变教师行走方式,让教师享受职业幸福。教师海量阅读,能“育底气、激才气、迸灵气、成大器”,续接文化血脉,找到文化血缘,提高文化格调,强健文化人格,真正实现自我拔节。朱永新从理论层面探讨了教育类专业阅读的两个基本问题;读什么与如何读,给人很多启示。
一、以“底线+榜样”的管理策略,“引一引”
以“底线+榜样”的方式推进教师阅读,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一)划定阅读底线,“逼一逼”
学校应根据教师发展情况规定阅读底线:每年读教育经典书籍不少于多少本,列出阅读书目;阅读教育专业杂志几种等,解决“读什么”的问题。进行系统规划,目标分解到每学期,哪些书全校教师共读,哪些书自读,哪些书需要写阅读笔记或阅读心得,解决“怎么读”的问题;还可以制定《教师阅读执行标准》,从阅读数量、质量、阅读活动开展等方面,提出明确的阅读底线,激励每位教师完成阅读任务。
为每位教师建立阅读档案,记录每期、每年教师阅读的书目、阅读质量、读书笔记情况等。将教师的阅读纳入教师发展评价,以奖代惩,以评价激励教师阅读。这主要从管理角度,从外部进行阅读要求,以管理促进教师阅读。
(二)树立阅读榜样,“学一学”
享名家“阅读经历”,向教师展示名家阅读过的各类书籍,让大家了解其阅读方法,见证作为全国知名教育家的阅读史。一部部影片,再现大师的事迹,如介绍古今中外的大师,让教师开阔眼界,感受大师的阅读习惯与海量阅读积累的文化底蕴,以改变教师的阅读观。
在教师身边寻找优秀阅读教师,树立榜样,供大家学习。根据阅读量、阅读笔记、阅读随笔与心得等方面,各组推荐,学校结合学期阅读考核评选出优秀阅读教师进行表扬表彰,并将优秀阅读教师的阅读笔记、阅读随笔印发给每位教师,让其在教师大会上讲述他们的阅读故事,让每位教师分享他们的阅读心得,感受到榜样就在身边,以阅读助推教师专业发展。这种榜样作用激发了教师阅读的内生动力,让教师愿意阅读。
二、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融一融”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以各种丰富的阅读活动,将教师融入集体之中,在集体中比较,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行自省,实现同化效应;共读与个性阅读融合,常规化阅读与仪式式阅读融合,激发教师阅读的主动性,实现自主性阅读。
(一)成立教师读书会,在阅读中“组织自我”
教师自愿组织成立“教师读书会”,发展读书会,开展阅读活动,如看电影、阅读交流、新书推荐、外出游学等,激发教师的读书热情,营造读书氛围,开阔教师视野,陶冶教师情操,丰富教师生活。每年订阅几种教育刊物,每学期订购一本教育专著,每个办公室每天保证订阅一份报纸,供老师不定期阅读,在上面勾画、批注。学校设立教师“读书节”。在每年的固定一个月份,分主题開展读书节活动,主要开展读书报告会、阅读知识竞赛、读书沙龙、阅读笔记展览、读书征文赛、读书收获交流、汇报演讲、请名家为教师做读书辅导讲座等。
(二)阅读交流,在阅读中“寻找自我”
全体教师参加阅读交流活动可以按基本程序——“读了什么”“想到什么”“改变什么”等三大步进行,由教师轮流组织。首先,自读规定内容,温习所读内容,熟悉所提问题,带着问题阅读;其次,年级组内讨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解决问题;再次,相邻年级组再交流,组间解决问题,每个年级组选派一名代表,针对问题进行交流;最后,个人解决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主持人提前深入阅读指定书籍指定章节,结合教学实际,围绕所读内容,精心设计问题,供阅读讨论;收集与所读内容相关的材料,拓展阅读面。
(三)开展大阅读活动,阅读中“陶冶自我”
首先,教师外出参观名胜、古迹,或参加游学活动。到名山大川开展游学活动,既观赏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拓宽了视野,又陶冶了情操。其次,师生共读,一方面引领了学生阅读,另一方面加强了对儿童作品的阅读理解力。
(四)借助课题研究推动教师阅读,在阅读中“升华自我”
课题研究以阅读为起点,结合教学或班级管理情况选择文本阅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选择性阅读,寻找与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研究计划——对照文本与实际问题运用方法创造性解决问题,体现与超越文本内容——总结与提炼,检验阅读文本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文本阅读为前提,以文本的思想或方法为指导,研究结果与文本内容对照检测,力求有所突破或超越。此外,师徒结对,教师两人共读几本书,阅读步伐一致,讨论问题相同,研究重点一样,促进了师徒二人共读。
三、以写促读,“激一激”
写作可以促进阅读。激励每位教师利用读书APP打卡式交流阅读感悟、实验故事和阅读故事;鼓励教师写读书笔记,学校进行优秀读书笔记评选,对优秀者或参与者进行奖励;定期举行主题征文赛;组织教师撰写论文或随笔,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进行反思,把自己的想法或做法变成文字,并能呈现在教育期刊上。
四、建设书香校园,“润一润”
建设温馨的教师书吧,吸引教师在书吧中“悦读”;丰富学校图书室藏书,让教师能借阅到想读的书;利用校园每个角落,每面墙,体现阅读思想、精神,让人得到审美的启迪、精神的润泽、心灵的陶冶;建设书香办公室,办公室的美化体现书香气。充实教师书柜、书桌,让老师置身于书的海洋,体现阅读思想、精神,让人得到美的启迪,精神的润泽、心灵的陶冶。以校本培训为着力点,在多样的活动中建设学校阅读文化。
五、尊重教师个性化阅读,“扬一扬”
教师阅读有一定的规律,需要遵循循序渐进、方式多样、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等原则。王国维、徐宗文、王世发等学者系统阐述了读书的境界,体现了“渐进”的规律。河北宗世勇老师提出教师读书的三重境界:读出“一条线”,读与学科专业相关的书;读出“一个圆”,以专业发展为中心,博览群书;读出“一个我”,阅读与自己教学实践结合,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孙绍振教授和冯卫东老师分别谈到阅读的三种姿势:“躺着读”“坐着读”和“站着读”,从“随便翻翻”“沾芝麻打油式”到“先篮后菜式”的阅读,体现教师阅读的特点,对教师阅读有很大启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师,阅读的内容、方式不同,教师阅读要有个性,需要张扬教师的阅读个性。由自由阅读到结构式阅读,再到个性化阅读。阅读如修行,需要积淀、积累,有了良好阅读习惯,能使阅读如呼吸空气一样自然,如沐浴阳光式地样需求,教师阅读方能渐入佳境——处处皆阅读。
“磋蹌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从管理角度引领教师走上阅读之路;从开展阅读活动角度,让教师由功利性专业阅读转向涵养性的专业阅读;从写作角度,让教师由“匠”进入“家”式阅读。教师自由地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与知识为友,与大师为友,与真理为友;充实自己比天空更广阔的心灵,享受阅读的乐趣。这样,阅读成为教师的一种专业生活方式,教师的专业发展才具有可持续性,也才具有不竭的“源头活水”。
参考文献:
[1]朱永新.阅读的力量[M].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2:24.
[2]朱永新.阅读之难——教师专业阅读漫谈[J].天津教育,2007(6):12-13.
(责任编辑: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