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快乐体验中践行劳动教育

2021-04-06潘阎峰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1年2期
关键词:初中德育劳动教育

潘阎峰

[摘 要] 当今互联网背景下,劳动教育要有新方法、新形式、新观念、新理解,“新”的劳动教育模式创造“新”的劳动成果。本文探讨了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背景及学校如何进行劳动教育,让学生在愉快的体验中发挥劳动教育的作用,达成劳动教育目标。

[关键词] 劳动教育;快乐体验;初中德育

一、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背景

当前,小学生衣食住行都被家长安排妥当,许多学生自理能力很差,甚至有的不会洗衣服、系鞋带,到初中阶段,为了不耽误孩子学习,家长更是不舍得让孩子干家务、参加实践活动。很多学生甚至不会叠被子,有的学生在食堂懒和得剥虾,整盆的虾倒进了泔水箱……

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被忽视,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显现。为了及时扭转这种局面,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在根本上抓住了新时代人才培养基本的环节。

二、学校劳动教育的措施

学校进行劳动教育,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如针对与当前生活联系紧密的快递工作,可以让学生通过此活动体验劳动的价值。教师让学生准备材料,去快递点调查,搜集常见快递材料,然后在课堂上尝试体验包裹快递工作。

(一)展示导入,学会观察

在网络数据时代,随着智能手机的推动,使得网络销售已经成为主流。对快递员来说,有一种快乐是把快递完美交到客户手中;而对于网民来说收快递就是一种快乐,收到的物品可能是零食、学习资料、漂亮的衣服、心仪的鞋子或者电子产品……教师可以安排几位学生拆开快递包裹,查看老师都买了些什么物品,提醒使用剪刀和美工刀的学生不能碰伤到自己和同学。然后请学生思考这些快递的包装有什么不同?需要哪些材料?引出主题:包裹快递。

从最简单最熟悉的快递实物切入,能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为后面劳动过程的实施做了很好的铺垫。不一样的包裹吸引了学生眼球,引发学生比较的兴趣;同时,提供了模式借鉴,激发学生创新性思考的灵动性。教师询问,快递包裹的作用是什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立刻回答,包裹的作用是解决对产品的基本保护,便于快递物流的运输。教师表扬学生:想得真周到,还有谁补充的?學生补充:不能损坏,最好要轻一些,还能节省快递费!快递不能损坏,包装材料还要经济,有的学生还提出:要少用非环保的材料。如花瓶可以用卡纸、硬纸板和瓦楞纸板组合包裹成,最外层还用到了气泡膜塑料材料,结合透明胶带收紧。教师可提出如果你是快递员,或者你是商家,在发货这个花瓶的时候会如何选择包裹材料?

确定思考议题后采用头脑风暴法给学生时间讨论,为劳动过程的有效实施创造良好的空间。

(二)初步尝试,勇于实践

活动时,教师可将学生分成4人为一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个小型汽水瓶,如何包裹这个汽水瓶,可以选择什么材料,做成多大的尺寸,小组思考后形成纸质的初步方案。2~3分钟后教师再次确认:是老师带你们一步步劳动完成呢?还是同学们自己独立思考,勇敢尝试完成呢?(学生们一定是会异口同声选择第二种方案。)学生尝试动手实践,教师给各组分发任务书、示意图供学生填写和参考,课件展示设计原则:选择材料、设计规格、剪切包裹、适当加固。

教师在这一环节可以充分利用头脑风暴活动的时间收集了很多的设计想法,也留给了反应较慢的小组以时间和借鉴,明确了设计原则,尤其是安全注意点,学生伴随着愉快的轻音乐开始大胆参与、尝试。

(三)解决问题,完成劳动内容

在操作中途,学生可以放下手里的操作,探讨一下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老师先说一说看到的现象:个别小组材料还没有选择好,请注意时间节点;今天的劳动内容是什么,怎样做到“私人订制”。小组成员纷纷汇报遇到的问题,并展开讨论。

学生没有动手尝试之前想法趋于简单,实践之后才会发现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采取先动手制作尝试的模式,发现问题集中解决,再由学生重新完善包裹过程,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量化标准提升了参与度,也促使学生创新性思考,体验了快递工作的复杂性。

(四)展示检测,精彩点评

在实践中,可以从学生自豪的神情上看到了各小组成员间的精诚团结。学生将包裹好的快递摆到展示桌上对应组号的位置,各小组派出一位代表对照着评价方法打星。教师提出,为什么有几个快递包裹得星数量最多?从而引导学生从评价标准做分析:美观、大小合适、安全、轻巧、成员合作团建。教师表扬星数少的作品中也有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比如第4小组在包裹上还写上了温馨提示:玻璃易碎,轻拿轻放;第7小组的劳动作品看起来棱角分明,美中不足在于体积太大了,没有量身定做,瓶子在里面晃来晃去,容易在运输过程中损坏,也浪费耗材。此外,还通过采用游戏互动形式比较快递包裹的牢固耐摔,检测其安全性。教师邀请两个学生一前一后分别将快递从教室最前面抛到最后面,再抛回到最前面。通过比较后就看到有几个小组的快递已经变形了,有的瓶子损坏了。教师总结:倘若是手机、高档化妆品,或者是含腐蚀性的液体在包裹环节出问题,必定对产品会带来毁灭性的损坏,对快递行业、对商家品质提升都会影响,所以针对不同的快递物品一定要先检查,挑选合适的包裹材料!

课堂教学内容包含了学生查找资料、积累材料、动手尝试,学生在这一堂课都是有收获的。每个学生都在思考、参与,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相互学习;同时,也感受到了快递员的辛苦和行业要求的与时俱进。收获是快乐的,通过活动学生能够把这种善于思考、勤于思考、永不服输的劲头转移到学习和生活上,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价值追求,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三、反思与评析

包裹快递活动既贴近生活又易于操作,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在操作环节亦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沟通交流能力,凸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

(一)选题贴近生活

2020年春节以来受疫情影响,很多人选择了居家生活,在线购物量不断攀升,快递包裹几乎随处可见,这种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案例,学生感兴趣,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更能促进学生关注生活,快乐参与体验,从而实现劳动教育功能。

(二)设计流程简约

展示导入——初步尝试——解决问题——展示检测,四个环节的完成,既充分利用了图片、视频、实物的形式给学生展示,又让学生亲手体验了拆快递的实践,重点在第三环节包裹过程,如何才能将最优秀的劳动成果展示出来,在模仿的基础上思考改进,“头脑风暴法”的模式提升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能够在短时间内收集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三)培育自主实践能力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小型汽水瓶,自主设计选择适当的材料实现对快递的包裹,其实是在为“汽水瓶”安一个温馨的“家”教师的评价紧扣技术要领,量化准则,既要关注劳动作品的实用度和美观感,还考量各小组之间的相互协作。学生能自主完成的任务教师不教,教师把控活动的整体,个性化的问题由各小组组织讨论尝试解决,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组内、组间交流展示,拓宽多元化思维,提升学生比较、分析、归纳、提炼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

(四)接受感恩教育

评价环节要立体式评价学生的作品,如包裹是否棱角分明,选材是否恰当;大小、材料用量和质量是否均衡,是否尝试选择降解性的包裹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包裹上做适当提醒,一两句温馨的话语,体现了人文关怀。在学习和生活中思考问题是否全面,对待他人能站在彼此的立场上,合作过程中懂得尊重他人,懂得感恩。

“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去感悟、体验、创造,养成细心审视的习惯,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坚持下去,一定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劳动创造美好生活[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20.

[2]檀传宝.劳动教育论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20.

(责任编辑:姜波)

猜你喜欢

初中德育劳动教育
初中班会课模式初探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初中德育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