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课教学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的“三维”探析

2021-04-06王晶陈文斌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三维建设性批判性

王晶 陈文斌

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对马克思“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论断的理论与实践回应,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能够纠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思辨缺席”现象,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时代教学思维,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教育功能。思想政治理论课既要遵循“建设性”达到“理论的彻底”,又要坚持“批判性”最终实现“彻底的说服”、“掌握群众”,实现以“破”促“立”、“统分结合”、“有机结合”。二者辩证统一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优化教学内容设置、 改革教学方法的实践维度。

关键词:建设性; 批判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

DOI:10.15938/j.cnki.iper.2021.01.016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1)01-0090-06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八个统一”既是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的理论指南。其中“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批判精神,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立足于無产阶级立场,从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使命出发,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遵循。“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平行存在并融合渗透于其他几个统一关系中,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改革的全过程,它强调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法论应用问题,在这个方法论指导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操作指向了以“立”正向引导、以“破”反向纠正、在“破”中求“立”的宗旨和目标,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对马克思“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论断在新时代的继承运用与发展。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总任务,承担“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说服群众”,进而“掌握群众”,实现“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2],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培养担当历史使命的时代新人。在教学实践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用“建设性”能够达到“理论彻底”的要求,而在“理论的彻底”与“掌握群众”之间,还存在着一个关键环节——“彻底说服”,“建设性”是“彻底说服”的基础,“批判性”则是“彻底说服”的保障,因此,要将二者辩证统一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

一、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的意义之维

1.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3]意识形态是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这种“观念的科学”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灌输与教化。[4]高等院校的意识形态工作,事关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大学的领导,事关高等院校全面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事关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高等院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前所未有地重视和要求加强我国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当前大变局博弈的历史背景下,国际国内环境复杂多变,国家间的利益冲突明显加剧,东西方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经济政治文化价值观念多元多样、社会主流价值遭遇市场逐利性的挑战、舆论传播格局和信息生态结构深刻变化、各种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渗透遏制、网络负面文化造成个别青年人价值观错位、精神虚空、思想涣散、信念缺失。新时代面临的是新形势、迎接的是新挑战,这给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了严峻挑战,它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敢于迎接挑战、有效化解风险。”[5]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发挥好“关键课程”的意识形态教育功能,回应时代关切,满足时代之需。

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一方面能够通过“建设性”,立场坚定、理论自信的用“彻底的理论”去“说服群众”,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深入学习并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的新时代内容,并根据主流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向学生及时传送最新意识形态成果,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物质力量”转化。另一方面能够通过“批判性”直面意识形态教育的时代课题。引导学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武器,辨识、批判各类社会错误思潮和社会矛盾,旗帜鲜明地站稳立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实践相结合的深入分析中为青年学生解疑释惑,能够更加有力有效地做好青年学生的意识形态安全引领和保障工作,帮助青年学生辨别真伪、区分善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守好高校意识形态责任田的历史使命。

2.纠正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主体“思辨缺席”现象

传统的应试教育形成与之适应的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导致教育过程中课堂教学、考试命题、考核评价等各个教学环节,对学生思辨积极性和思辨能力形成循环制约。很多青年学生进入高校学习之后,仍然在学习中习惯于记忆知识、背诵理论、而非反思问题,中国的学生缺少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主体的学生“思辨缺席”,被动接受“理论说服”,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乏味感,同时因其缺少运用理论积极思辨的思维训练,对外界不良信息也就缺乏“理性过滤”的思维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6]这种学习观既是对是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现代阐释,也是指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新时代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与方法,实现“立德树人”、真正“掌握群众”的关键环节。

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改革,能够利用青年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成熟的关键阶段,积极激发青年学生关注社会发展、思考社会现象、提升使命自觉、正视自身成长问题,在对新事物、新现象和新观念保持高度好奇心的同时,掌握理论、运用理论,发展理性的思辨力,提高运用理论理解现实、解释现实、改造现实的实践运用能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入心入脑。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有利于纠正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学生主体的“思辨缺席”现象,敦促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中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发扬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进行建构主义学习训练,同时勇于对内在思考历程和外在信息进行理论推理和思辨,避免思维的先入为主、排他性、封闭性、偏执性等不良特征,提高自身的信息鉴别能力和价值评判能力,如中国古人所谓的“澄怀观道”,塑造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3.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思维变革

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能够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的教学思维现实化建构,打破传统的单纯运用“宣传式”、“说教式”、“传达式”、“灌输式”等以“立”为主的教学思维,在校大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获取信息渠道多元、内容复杂,仅靠知识和理论的传播很难被真正的“说服”、“掌握”。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既能发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立中立”的优势,又能从现实挑战出发,针对青年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选择能力,实现信息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破中立”的积极应对,最终实现“立”的教学宗旨。

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教师在课堂中将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有机统一,真正夯实自己的思想、观念、知识,并且积极展开教学互动,主观上愿意接受学生对自身“传道受业解惑”能力的检验,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等环节将“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的思维方式融入其中。这时,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不再是单调的“一言堂”,也不是肤浅的“欢乐秀场”,而是基于“破”与“立”思维的辩证统一互动,教师与学生在“课堂学习共同体”构建形成以严肃的政治性学理性为基础的,课堂气氛活跃有趣的“思辨空间”教学场域。在这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是学生思想观念的“引路人”,更是“把关人”,发挥其课堂上主导作用,使受教育者真正成为课堂主体,不断强化自身思想政治理论修养的自觉性,师生间建立一种合作式、反思式、理论知识建构式(区别于传统的传授式)的课堂关系,适应现实变化,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说服群众”的传统教学思维,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新形势下的说服力,进而“掌握群众”。

二、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的目标之维

1.以“建设性”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之“立”

坚持“建设性”原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创新的基本方针。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目标,交叉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学科知识,依据青年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密切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影响力和建设力。坚持“建设性”发挥,实现“理论彻底”的去“说服人”,应体现在服务国家社会发展与满足个体成长需求两个维度。

在服务政治国家发展方面,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以思想理论知识为载体,利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主渠道、主平台传播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增强意识形态教育功能。在坚持“建设性”原则中通过师生双方的“建设性”思维,讲出理论知识所蕴含的思想,引导学生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承当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7]因此,立足中国实践,创新话语体系,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并将这些理论生动地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建设性”的改革创新的首要内容。

“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8]“人是人的最高本质”,马克思主义致力于关注“现实的人”,致力于实现“人的解放”,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体现出的意识形态属性、所担负的意识形态功能绝不仅仅局限于精神文化和思想领域,因为意识形态最终是在社会生活中以“现实的人”实际生活方式中的理想追求、价值坐标、社会期待愿景等表现出来,因此来自现实社会生活的问题、青年的个体成长问题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性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坚持“建设性”的内在意蕴还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满足青年学生个体成长需求,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功能的发挥,面向世俗生活,实现生活化与现实化的合理转化,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铸魂育人、涵德化人”,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特点的专业背景,把提升人文素养、培育健全人格、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统一于政治信念培塑中,引导学生关注精神世界的建构与丰富、提升青年学生个体幸福人生的体察认知能力、社会关系的协调能力。实现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统一,同时能够“正确看待和对待追求美好幸福生活过程中的种种矛盾,能够用理想观照现实,用精神渗入物质,用未来牵引当下,用崇高提升世俗。”[9]

2.以“批判性”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之“破”

“事实上,在思想政治教育现实运动中,并非理论彻底了就一定能说服人,否则我们今天也不会苦恼于如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了,毕竟我们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系列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达成了‘理论只要彻底这个逻辑前提的”;[10]在“理论的彻底”与“掌握群众”之间,存在着关键环节——“彻底说服”,如果说建设性是“彻底说服”的基础,批判性则是“彻底说服”的保障。

“哲學社会科学要有批判精神,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可贵的精神品质”[11]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基本的思维方式,同时也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客体思想提升、理论淬炼和坚定政治立场的基本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不仅仅停留在对各种不合理理论的批判上,而且将这种批判作为一种工具,指向一切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和意识形态”,[12]坚持“批判性”原则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思维,准确把握和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立场鲜明地批判普世价值论、历史虚无主义、宪政主义、民粹主义、新自由主义、拜物主义等错误社会思潮,在思想和理论上积极引领“群众”直面错误思潮,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思维工具理性思考问题,认清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的人性观、历史观、政治观、价值观基础,明晰其反马立场的政治企图、实质和危害,“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终极指向是实现人的解放,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多次强调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目标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从“现实的人”这个立足点出发,在个体层面,坚持“批判性”,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引入“自我批判”之维,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自发改造主观世界,通过引导学生积极理性的“自我批判”,使“群众”远离并抵制现代社会发展中“劳动异化”、“网络异化”、“消费异化”、“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等个体异化现象,抵制“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娱乐至上”的侵蚀,促进青年学生精神境界的提升、智性思维的解放与创新,不断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成为新时代既能创造“美好生活”,又能感知“美好生活”的全面发展的人。

3.以“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以“破”促“立”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建设性”之立、“批判性”之破的功能基础上,要将二者有机统一于教学实践过程,防止出现两个原则有所偏废或者孤立使用。批判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不是追求单一的否定、为了批判而批判,批判的目的最终是建设。坚持建设性能够更加有力的实现批判功能,坚持批判性能够更好地实现知识理论的建设与传播,批判本身既包含“破”的目的,也是实现“立”的必由之径,是为了更好地“建设”,二者在辩证统一的过程中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最终实现以“破”促“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批判性与建设性相统一”原则,就是把二者联系起来,贯通使用,片面强调其中任何一个方面、或者简单的将二者组合在一起,都无法将二者有机统一。

首先,建设性原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完成根本任务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忽视建设性原则,淡化、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建设性教育,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知识的传播与接受,也无法保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灌输与教育,丧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主渠道”应有的职责和立场,肩负“立德育人”使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法培养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力。而在社会生活中面对思想与现实挑战时,即便空有抵御批判之志,也会失去“批判的武器”力量,批判的过程必然软弱无力,批判的结果必然令人难以信服。

坚持建设性原则掌握“批判的武器”之后,思想政治理论课还必须敢于面向复杂的社会现实和社会思潮,在理论和现实的碰撞中,去进行“武器的批判”,将理论彻底地转化为物质力量。没有批判性指向就谈不上真正的建设,建设起来的理论如果不能用来解释现实,回应现实,就会使理论走向抽象空洞,教师则成为自说自话的人,只有“独乐乐”,没有“众乐乐”,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面对社会矛盾问题、错误观点思潮等各种挑战时,要有批判的信心,有批判的勇气,有批判的能力,既能帮助学生拨清迷雾,又能给学生答疑解惑,在批判中建设。“教育的使命在于发展根深蒂固的、有效的习惯和思考的习惯,并借以把被证实了的信念与单纯的断言、猜测和意见区分开来”、“在于把适合不同问题的探究方法和推理方法根植到个体的习惯之中”,[13]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破”中求“立”,还应该体现在思维方法之立。任何社会思潮和错误观点都是试图以一定的方式证明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展现其虚伪的“真理性”,貌似“击中”了“人民的园地”。[14]师生双方共同批判、剖析谬误理论和不合理事物过程中,不但传导理论,提升理论修养水平,还应“授之以渔”,教会学生自觉甄别是非,增强青年学生运用批判思维武器的能力,这些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破”中求“立”的应有之义。

三、“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的实践之维

1.优化教学内容是实现“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的关键点

优化教学内容是实现“批判性与建设性相统一”的关键点,是从教学目标出发进行的建设内容的选择组织和批判对象的选取规定,表面上看这个环节是解决“建设什么、批评什么”的问题,实质上这是批判性与建设性相统一的具体载体。从根本上说,教学内容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魅力所在,它规定着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是“本”和“源”的问题,因此,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的实践之维,首先是将二者统一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科学设置当中,这个环节决定着批判性与建设性能否真正统一。

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过程中,要明确坚持批判性与建设性相统一的政治理论基础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保障教学内容对时代发展的认知力和建设力。同时要“统分结合”,保证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中,用理论解释时代现象、反映时代精神,理解、认识国家社会发展的进程。既能通过深刻理论正面展示“建设性”来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感召力,引导学生坚定政治信仰、提升理论素养、道德水准,又能及时准确批判容易误导学生的错误理论和思想观点,彰显思想政治理论课坚强有力的“批判性”功能,展示思想政治理论课“解释现实世界”的理论魅力,教学内容的理论性、思想性、逻辑性、针对性、趣味性、融合性等是这个环节的重点。

在教学内容组织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复杂性思维对批判与建设的内容进行“有机结合”,避免简单肤浅、虚弱无力的建设与批判,要从目的性、实践性、针对性出发,进行建设性视角与批判性视角紧密融合的教学内容组织。“理论彻底”的建设性是“说服群众”的思想基础和前提条件,要想真正“把握群众”,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过程中,要针对教学重点、社会热点、理论难点、学生思想疑点、关注热点,设置立意高的专题式教学,有的放矢,集中火力彰显理论力量,达到既为学生提供思想建设的理论知识基础,又能够给学生提供辨别、分析、思考、批判的契机,在教学内容设置上保障二者有机统一于教学实践。

坚持“批判性与建设性相统一”的教学内容设置,还要注意“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多样性需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教学内容以全国统编教材为框架,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区域性差异、院校类型差异、专业基础差异等客观存在使得學生所所处的客观生活环境不同、接受理解相同问题的能力不同、关注的热点不同、侧重解决的问题不同等,因此建设与批判教学内容设置不可能千篇一律,要做到“因材施教”,无论是在“建设性”环节,引用案例、贯通学理、阐释理论时,还是批判性议题设置时,既能有效解决青年学生群体普遍面对的共性问题——比如近年来出现的“历史虚无主义”、“娱乐至上”精神、“消费主义”等等,又能关注因现实需求不同而产生的差异性问题,把握不同学生所接触的不同信息类型,有的放矢。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在全国统编教材的政治理论和逻辑框架规定下,回应受教育主体的多样性需求,有针对性的选取本区域、院校、专业的突出问题、热点问题,比如,在法律专业学生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本专业法理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西方意识形态对中国法学的影响而进行“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教学内容设计,回应西方意识形态对法的阶级性的否认,对“三权分立”的鼓吹,对抽象民主的论证等错误观点,开展教学实践。

2.改革教学方法是实现“批判性与建设性相统一”的突破口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促进“批判性与建设性相统一”的突破口,在完成教學内容科学设置之后,要积极促进教学内容的有效利用和处理,解决二者“怎么统一”的问题。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及其纵深改革,是现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将批判性与建设性统一于教育方法探索,既要自觉参与、自觉推动教学方法改革,又要切实把握不同教学方法的适用性,遵循教书育人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规律。

在教学方法的选取中,要对不同教学方法的适用性进行合理预判,依据不同教学内容的侧重点,教学方法的运用会体现出差异性,例如:传统的理论灌输法、自主式教学法、情感教学法比较适合建设性实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做到用学理知识讲道理、传播理论、道德建设。而专题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等现代教学方法更适合批判性实现,因此,要正确认识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和局限,取长补短,针对批判性与建设性教学内容的转换,进行教学方法的合理选取,优化组合,做到教学方法的选取服务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树德立人的宗旨和任务。

在教学方法运用中,建设性和批判性内容上的辩证统一,必然要求在教学方法创新改革中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建设力与现实批判力紧密结合、相互促进、螺旋上升。因此,要避免孤立使用单一教学方法。要根据建设性与批判性统一的教学内容,明确课程和价值负载目标,设置教学情境,寻求教学方法的最优化,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通过立体的教学方法组合,注重批判的针对性和及时性,促进学生思想世界与课堂教育信息互动、乃至博弈直至获得新知、新理、新法。激活学生理论建设的本体动力,唤醒学生积极的批判意识,在建设性方法与批判性方法的辩证统一互动中坚定无产阶级政治立场,建构思想理论知识体系和马克思主义批判思维。

值得注意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探索中过程中,思维转换是关键。人的思维方式有其自身的文化背景因素,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等观点,这些观点蕴含了中国古人对于批判性思维精神的崇尚与追求,但中国传统的中庸思想缺乏语言学和逻辑精神,在技术上缺乏批判性。加之价值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思维影响,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材内容多以建设性的内容为主,批判性理论与观点相对较少,批判力的形成与发展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功底和逻辑语言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等等,各种因素共同使然,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批判性相对薄弱,批判的水平与能力还有待提升,建设性与批判性怎样实现有机融合统一等问题仍需深入探索研究,致使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与现实说服力提升受到限制。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突出“批判性”,发扬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把握群众”的关键作用,必须从时代背景与历史任务出发,积极转变思维,适应信息化时代,面对大变局博弈,切实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综合能力,探索多样有效的教学方法,把“建设性与批判性”的辩证统一运用于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的综合、交叉使用之中,对传统教学场域与现代话语平台进行双重占领,做到“建设性”稳固,“批判性”有力,从“理论彻底”走向“彻底说服”,并最终实现“掌握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这种“思想的闪电”建设性批判性双重互补功能,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在二者的有机统一中,“彻底击中这块素朴人民园地”,[15]将青年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个体,转化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回答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11.

[3]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 2018:212-222.

[4]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53.

[5] 刘建军,王慧敏.新时代的基本特征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2):1.

[6]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3-19(1).

[7]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12(1).

[8][14][1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30,17-18,17..

[9] 颜晓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生活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课题[J].思想教育研究,2018(3):12.

[10] 钟启东. 从“理论彻底”到“彻底说服”——马克思“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经典论断解析[J].观察与思考,2020(3):25.

[1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交出版社,2017:341.

[12] 徐春艳,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批判性的马克思主义求证[J].思想教育研究,2013(5):17.

[13] [美]约翰·杜威.民主·实验·教育[M]彭正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48.

[责任编辑:庞 达]

收稿日期:2020-08-08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高校思政专项项目“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教学改革研究专项“黑龙江省‘五色教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研究与实践”(SJGSY2020042);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以文化自信为内核0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创新路径研究”(SJGY20190045)

作者简介:王 晶(1980—),女,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

陈文斌(1952—),女,河北乐亭人,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三维建设性批判性
如果被无端指责,该咋办
以建设性新闻理念推动广电媒体转型
建设性新闻实践中值得注意的几个关系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言论
谈小学语文课堂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基于After Effects中Form滤镜下的三维粒子特效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