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的运用

2021-04-06高志涛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高年级教学运用微课

高志涛

【摘要】现阶段,“互联网大数据”应运而生,在教育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特别是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过程中,微课的有效使用拓宽了教学资源,增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提升了课堂体验度.本文以微课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的运用为出发点,对其应用作用和运用方式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日后的具体实施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运用

数学作为一门必修学科,能够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运算思维能力.在小学高年级教学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性为日后学生知识能力的储备和思维能力水平的拓展起到衔接作用.从知识内容和难易程度来看,小学数学所涉及的知识领域范围并不宽泛,也不具备较高的难度.此阶段的教学目标是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为避免实施过程的单一、枯燥,应增加数学科目的兴趣性,以此提升学习效率,由此微课的实施显得至关重要.

一、微课的概述

纵观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现状,部分学生并不能够理解教师所讲授的重难点.由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不同,使得学习进度无法整齐划一,若学生存在想象思维受限的情况,会加大教学正常开展的难度.除此之外,在知识点的教授中,学生不能为了迎合应试教育而死记硬背知识点,需要理解、参透其中的知识要义,灵活应用.在互联网大环境的趋势下,各项教育事业的开展方向都偏向于智能化、现代化、数据化.其中,微课就是应运而生的一种产物.微课的实施过程主要依据于模拟形式,将所学知识点以视频、动画等方式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现状

从受教育群体来看,小学生生性好动,且思维具有发散性、跳跃性.从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维持度和记忆周期来看,都较为短暂且不够成熟,对高年级学生也是如此.虽然高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仍无法将兴趣长久地投入学科的学习中.甚至一些学生由于无法及时消化知识点或是学习过程中无法解决存在的重难疑点,而产生困顿、厌倦的心理,从而降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遏制整体教学质量的跟进.

三、微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教学知识的理解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通常为达成教师下发的教学目标和课程安排而采取死记硬背的记忆方式,并不能对所学数学知识做出具象的理解和应用.而微课的利用,可以有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将所讲授的重难点、疑点拆分成学生能够理解的简易知识点进行逐一讲解.例如,教師在讲解“圆”这一单元时,可以将生活中圆形的物体逐一罗列出来,让学生自行从这些物体中找到它们具有的共同特征,带着问题观察实际生活中的物体,然后进行归纳和总结.这种自发的实践,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便于学生理解.

(二)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掌握知识的情况各不相同,并且处于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学习效率与学习习惯和精力分配等多项因素有关.数学学科自身具有的枯燥性和复杂性,也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极易出现厌倦、排斥的负面心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若得不到学生有效的反馈,就只能照本宣科地按学习目标进行教学.长此以往,累积的问题一旦过多,就会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微课的使用,能够使教师的授课模式丰富、灵动且具象起来,微课中的视频以及图片的演示性播放,能够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从而更好地汲取知识.例如,在学习“百分数”一章时,教师可以设置“数字闯关夺红旗”游戏环节,游戏的难度应具有层次性,由简至难.在整个闯关过程中,学生既能够反复巩固所学过的知识,又可以增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有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

兴趣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处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管理过程中会更倾向于教学目标的完成与否,而忽视了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除此之外,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做不到长时间的注意力管理,在课堂学习中常常会出现走神或产生困意等情况,小学数学又以单元划分,每个单元和课时之间都有衔接性,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学生在开展下一课时的学习时便会感到十分困难.微课的学习,能够有效改善这一弊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反复观看视频对遗落的知识点进行多次学习.同时,教师可以在微课的课时设置中设定问题,让学生能够根据问题一一解答,以此加强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微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一)紧密联系实际生活

纵观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课堂可以发现:即便是处于高年级的小学生,也不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数学这一学科中此特点尤为显著.数学的抽象性,导致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并不能快速、完全的掌握知识.因此,教师在利用微课进行讲授课时,需要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将抽象泛化的知识具象且细致地展现出来.例如,教师在讲解“位置与方向”这一课时,可以通过微课将学校周围的标志性建筑以地图的形式展现出来,利用学生上学、放学路上对于距离和方位的感知,迅速消化相关概念.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教材内容进行规划和整合,制订出适宜学生学习、便于学生记忆的教学方案.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微课的使用和教学方案的制订需要以学生为群体进行划分.在保证教学目标和课程方案正常完成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逐一有针对性地制订微课教学方案,有效解决学生的疑难点.创设优化学习情境,应从学生的学习模式入手,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而非过分关注学习成效和结果.

(二)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当前,教学目标和执行方案均以“确立学生主体位置、提升学生主观能动性”为主,并不局限于教师单一讲授这一途径.由此可见,在微课的讲授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明确学生的想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从而针对疑难点做出更有针对性的回馈.由于微课本身具有内容简单、主旨明确的特点,因此在教学导入环节、复习环节具有明显的优势.教师可以在教学导入环节,设计2~3个教学问题,以游戏、视频等方式通过多媒体展现出来,在此过程中学生所回答的答案正确与否并不重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具象印象,便于讲授环节的开展.复习环节中,教师应倾向于知识点的巩固,时刻把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可以反复展现课程导入环节中所提出的问题,在帮助学生记忆的同时,协同学生一起获得学习的成效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学习“负数”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时讲授完毕,为学生播放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视频播放完毕向学生们提出问题,比如:当温度是负数的时候,温度是高还是低?学生自由回答后,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答案,应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行寻找答案,并在下次课前予以回答正确的第一人奖励.这样一来,不仅回答正确的同学会努力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还能够间接促进其他学生再接再厉.

(三)完善微课制作手段

微课的制作手段直接影响教师的授课过程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利用微课时出现展示图片不清晰或是视频播放卡顿、无法正常播出等,都会使学生从内心产生排斥、抗拒等情绪.特别处于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此类特征更为明显.有些教师在课件选择时,往往会在互联网上选择成品课件直接应用.有些教师甚至对课件并不了解只是为了迎合形式而应付了事,导致本人无法掌握讲授进度和情况,学生自然也无从反馈,久而久之产生消极情绪.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教师在课前没有先行播放课件就开课,导致在讲课过程中时常出现音频变轨、视频画屏等情况,不仅延误教学进度,还挫伤了教师讲课的积极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遏制上述情况的出现,教师应当完善微课制作手段.在微课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制作课程.例如,教师可以在“圆锥的体积”一课讲授中,利用Flash演示动画向学生展示圆柱的底面积与高同体积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在时间安排允许的情况下结合找不同的游戏,在多种形状中找到属于“圆锥”一类的物体,找到图片中所隐藏的数字计算出其体积.教师在整个讲授过程中需要明确,只有对微课教学环节做出有针对性、趣味性的设计,才能够发挥它的最大效能,实现知识的延伸.

四、結 语

总之,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微课发挥着十分显著的作用.教师需要掌握微课的优势和制作精髓,将其有效地利用到数学教学中,做到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和探索数学问题,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下死记硬背或是照本宣科的学习模式,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主,发挥其最大的课堂价值.相信通过微课的不断优化,必将会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得到全面应用,展现其真正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殷海燕.微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立体图形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学周刊,2018(1):148-149.

[2]梁慧仪.微课在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教学的应用[J].珠江教育论坛,2017(4):50-51.

[3]万广涛.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与建设[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12):25.

[4]许冬圆.微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几何教学中的应用:以“外方内圆与外圆内方”一课为例[J].教育观察(下旬),2018(7):34-35,44.

猜你喜欢

高年级教学运用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略谈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英语单词教学质量
小学高年级数学计算能力的提升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探讨语篇教学理论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