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能动型空间再造探析
2021-04-06邓倩
摘要:能动型空间再造是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发展的新模式。文章通过对能动型空间的理论基础、内涵及发展现状的分析,强调了图书馆能动型空间服务对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图书馆能动型空间再造的驱动力,并从服务理念、资源配置、虚实空间、学科馆员、效果评估等方面提出能动型空间的实施路径,以期为高校图书馆拓展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能动型;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的教育模式和个人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高校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且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难以促进其合作、探索和创造等能力的全面发展。2018年教育部发布了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提出了突出以学生中心的原则,推动本科教学从“教得好”向“学得好”转变。
面对新技术环境下本科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要求,图书馆作为高校教学、科研和学习的辅助支持部门,也以此为契机融入学校的变革中,从原有的以图书借阅、信息查询为主向交流、社交、创新的多功能学习中心转型,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空间。面对这一趋势,笔者以“学习者中心”为切入点,对高校图书馆能动型空间的内涵及驱动力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能动型空间再造路径,以期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完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提供参考。
1高校图书馆能动型空间概述
1.1创新学习空间的理论基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建构主义理论逐渐成为教育领域中的主流理论,该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运用为图书馆创新学习空间提供了契机。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习者进行协作、讨论与交流,从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建构主义认为,课堂以外的任何时空都能成为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场所。图书馆作为大学校园的文化交流中心,是为大学生提供协作、交流和创新的理想场所,图书馆通过创建开放式的非正式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支持学习者的学习和创新。近年来,一些高校图书馆开始创建教学技术中心,MOOC、移动课堂、翻转课堂、同伴合作等新型教学模式竞相涌现,大大增加了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激发了学生的能动性。
可见,在数字化高速发展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学习支持服务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意义,图书馆的空间变革也应顺应时代要求和学生诉求,开辟超越课堂的社会性合作学习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为创新教育提供有力支持。
1.2能动性学习的内涵
能动性最早可追溯到启蒙运动时期,从个人层面看,是指人的主体能动力量,其行为具有自发性和目的性。从发展层面看,能动性是一种关系互构,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与学习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并对这一过程的学习行为赋予意义。在本科教学中开展能动性学习,是让学生主动定制研究方案,选择学习形式,重视实践活动中的感悟、探究与反思,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的兴起转变了现代教学范式,教育者逐渐认识到能动性学习的重要性。自上世纪以来,以建构主义为代表的能动性学习理论在北美大学的教学中盛行。该理论提倡以问题为导向,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要求学习者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自主建构知识,勇于探究未知领域和协同探寻解决方案,通过实践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提高学习能力。如今,能动性学习在欧洲理科大学的课程教学中被普遍应用,如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就是通过能动性学习方法来促进创新的典型大学之一。
因此,在教育变革的背景下,能动性学习是一个有计划、主观自觉、不断创新的过程。从学习体验看,学习者对所处的专业发展环境做出积极探究、判断与反思,彰显了自身的“主体性”和“协同性”。从学习策略看,学习者借力外部资源,发挥内在潜能,强调知识运用和问题解决。从学习效果看,能动性学习对塑造学习者的创造力、高阶思维等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从学习性质看,它意味着从“教”向“学”的范式转换。鉴于此,高校图书馆在空间改造中,应树立多元、协作、智慧的能动型学习空间的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1.3能动型空间建设现状
能动型空间是2017年在学习空间基础上演化出的空间概念。能动型空间是以用户为主导,通过创设有一定能动性服务特征的交互式、社群化空间,实现对用户能力本位驱动与创新素养的培养。能动型空间具有开放式、多元性、无障碍和创新性等特点,空间服务强调促进用户主动学习、协同学习、交互式学习和基于问题学习的能动型作用。可见,能动型空间以用户为中心,能有效支持用户自主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彰显图书馆的育人职能。
目前,世界各国高校图书馆正积极推进能动型空间建设。在美国,高校图书馆的普遍做法是与院系合作,提供参考咨询或技术支持服务,包括针对学生写作、生涯规划等学习支持服务。在日本,半数以上的高校图书馆配置了能动学习空间,并将“能动性学习”列入教学大纲中。在我国,高校图书馆能动型空间的建设尚在起步阶段,通过对我国排名前十的高校图书馆空间服务的调查显示,武汉大学的空间服务区所占比最高,为18.4%,其余馆平均仅为12.7%。因而,我国高校图书馆应加快能动学习空间建设,以能动学习方法为指导,突破传统图书馆的阅览、储存、加工功能,使空间能够助力于学习者各个学习阶段的学习,促进其能动學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
2创设高校图书馆能动型空间的驱动力
2.1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推进空间改造
用户需求是图书馆发展的直接动力,传统图书馆的空间布局已难满足用户日益多元化的需求。高校图书馆将秉承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注重用户诉求,推动空间服务创新。一方面,图书馆发展正进入以知识服务、智慧服务为主的第三代图书馆时期,用户的学习感受与能力培养成为高校图书馆的主要关注点,这势必打破原有空间的局限性,将图书馆的资源配置和空间管理与用户的核心知识需求相对接,以支持用户的学习和创新。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布局更趋人性化,出现了社交空间、团体研讨空间、课程学习空间等多样化的交互式学习空间,这突破了学科界限,方便了用户能动性学习讨论。此外,高校图书馆为激发用户需求,还邀请用户共同参与图书馆的设计与建设,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举办的“图书馆空间设计大赛”就有效地推动了图书馆空间调整,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提供了保障。
2.2新技术的应用引领空间结构转变
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普及是推进高校图书馆空间演化的重要因素。图书馆借助新技术的嵌入,为其发展提供了新理念和新模式,其服务空间由实体向“实体+虚拟”的复合型生态空间演化。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环境,提供精准推送的教育服务,这预示着新一代知识技术将驱动数字图书馆、复合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的转型,实现人、机、物的交叉融合与协同互动。例如,南京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高校图书馆纷纷引进机器人,试水人工智能服务文化领域。可见,在空间再造中,将先进技术融入到高校图书馆的教学科研服务中,这势必破除传统空间格局的束缚,引领图书馆向智慧化转型。
2.3创新思维促进空间观念变革
创新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和思维方式,这带动着高校图书馆空间功能转型的自身诉求。首先,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思维的教育,图书馆作为学校的“第二课堂”,通过为学生提供开放自由的知识交流场所,将知识学习和实践相结合,推动各学科融合,打造大学校园的创新体验与学习中心。其次,随着协作式学习的普遍和科研范式向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的转变,大学生的信息需求变得混沌化、复杂关联化和动态化,未来高校图书馆应设计成开放、多元、便捷和自由的复合型空间,以满足师生或科研团队的交流、学习、协作、创新等多层次的需求。
3高校图书馆能动型空间再造的策略
能动型人才培养是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全面进入内涵发展、品质发展和创新发展的需求和表现,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布局和功能服务应把培养学生的能动性作为重点,以学习空间的创新驱动学习方式的变革。
3.1深刻展现“以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高校图书馆应贯彻“以人为中心”的空间服务理念,致力于学习者的交流、互动和协作,这是创设能动学习空间的基本落脚点。首先,从空间职能看,图书馆作为学习中心,要彻底转变“书本位”的空间理念,将创新教育观念作为其服务转型的核心,为学生提供研究支持与学术交流的空间服务。其次,从用户需求角度,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科研究及个人成长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吸收各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多元空间元素,精心打造不同类型的空间服务,如休闲空间、创客空间、社区服务空间、成果展示空间等,让学生在使用图书馆资源的同时,充分感受到图书馆的人文关怀。再次,从空间设计考量,应将空间机能与美学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塑造良好的空间形象,提升空间的吸引力,实现集舒适、安全、便捷和隐秘于一体的第三文化空间。
3.2因地制宜布局馆舍的学习资源和服务设施
图书馆是高校新兴技术与传统知识资源集中的场所,有效打造具有支持性和启发性的协作交流环境,是开展能动性教育的基本保障。首先,融入学习支持理念,有效整合各种学习资源,比如文献信息资源、高新技术设备、创新课程、讲座及成果展等,激活图书馆的潜在活力,为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提供支持。其次,科学合理地划分各功能区域。例如,自习区域阅览座位间距要宽松,光源要明亮;协作交流区域,可用矮层书架进行软间隔,并配置可移动服务设施和学科馆员,实现专题学习交流的功能。再次,图书馆的家具、试听及演讲设备等空间资源的布局应灵活创新,如配置升降书架、护眼台灯、活动桌椅等,有效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升他们的使用体验。
3.3实现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的协同发展
推动高校图书馆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的交融与建设,拓展能动型空间的服务内涵。其一,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在虚拟空间再现实体空间。如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利用3D虚拟技术在虚拟空间将实体建筑完全复原的基础上,进行了空间扩展,形成虚拟图书馆社区,并提供电子书展、电影放映、主题活动等服务。其二,不断融入“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新理念,以空间为依托开设各种远程教育和培训活动,打破实体空间的局限,使图书馆服务的时间和空间得到极大延伸。其三,搭建线上线下知识平台,使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在形式上彼此呼应,内容上互为补充,实现两者的协同发展,为学生创造更多自我提升和交流互动的机会。
3.4拓展和深化学科馆员的服务内容
随着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的增多,加大了用户对各类信息资源的学习及认知难度,这需要发挥学科馆员在促进专业学习与创新协作中的作用。第一,善于挖掘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做好学科资源利用培训、参考咨询、院系联络等服务,带动更多的学生使用学科服务,使图书馆成为补充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第二,学科馆员应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学习空间,对学生开展嵌入式教学,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第三,学科馆员应积极协助院系开展工作,推动学科和学院的发展,打造具有本馆特色的服务路径。如南大图书馆开发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全球能源科学信息服务平台,这大大提升了用户对该馆学科服务的认知度和认可度。
3.5完善图书馆能动型空间效果评估体系
高校图书馆能动型空间规划需要系统有效的评估体系,用以全面检测空间实施效果和用户使用感受,进而优化空间配置,促进空间服务的可持续发展。第一,成立专业的空间评估委员会,由图书馆不同部门馆员、院系师生甚至空间设计人员共同组成,通过多方调查、访谈、设计、验证,最终形成较为成熟的评估体系。第二,對用户学习行为的支持是能动型空间评估的核心价值。高校图书馆进行空间评估时,要结合不同评估方法,从多个角度获取用户数据,建立空间价值与用户成果间的关联,力求评估效果更加精准,使空间利用规划与用户需求相一致。第三,空间评估是一项长期可持续化的工作,评估结果要与改造实践相结合,只有持续地发掘用户的利用模式、需求偏好,不断指导空间的改进,才能有效推动高校图书馆能动型空间的转型升级。
4结语
伴随高等教育的变革趋势,能动型空间再造是高校图书馆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高校图书馆应深入教学与科研一线,转变服务理念,拓展服务职能,创设协作、灵活、多功能的能动型空间,以满足师生的学习、研讨和创新需求,使图书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中心”。
作者简介:邓倩(1979-),女,四川外国语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高等教育学。
(收稿日期:2020-11-02责任编辑:张静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