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绪发展对语言的重要性
2021-04-06刘慧兰
刘慧兰
思维发展是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人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咀嚼文本,开启思维之窗;在阅读互动中,绽放思维之花;在比较阅读中,搭建思维之桥,使语文课堂绽放理性的光芒。
一、在文本咀嚼中开启思维之窗
阅读应该从咀嚼文本开始,教材里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精挑细选的,每一篇课文都包含着编者的匠心。如果我们能带领孩子们去细细咀嚼,孩子们会发现文章是那么有滋有味,有血有肉。
咀嚼关键词句,与文心共鸣。文章的关键词往往是文章的“文眼”,关键句往往是“文心”。文眼往往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词,确定文章的中心。找出“文眼”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去咀嚼它、消化它、吸收它,把它变成自己的“阅读营养”,这就需要老师引领孩子去思考,千万不能一晃而过。
二、在互动中绽放思维之花
现在的课堂流行小组讨论,讨论之后要互动交流,讨论什么?交流什么?显然,讨论一定要讨论有价值的问题,交流一定要交流自己的思考所得,讨论的背后不仅仅是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问题,更重要的还是一种思维训练的问题。
三、在比较中搭建思维之桥
比较阅读就是把内容或形式相近或相对的一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着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将有关内容比较、对照和鉴别。这样既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气氛,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在比较中为学生与文本搭建思维的桥梁。现行教材也有这方面的设计,一个单元的主题虽然相同,但文体、写作手法、表现形式各有不同。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总喜欢单独地去学习某一篇课文,这样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不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所以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领学生比较阅读。
在比较中领悟文化。相同题材的作品,不同作家由于思想、观念等差异,写出来的作品会在选材、立意、情感等方面有许多不同。不同国别的作品因文化传统不一样,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通过比较,学生的思维就能活跃起来,成熟起来。
在比较中习得方法,不同的文体特点,也可以通过比较思考来发现特点,学得方法。例如审议和童话最大的不同在哪,小学生往往分不清,也不是老师讲讲就能明白的。如果我们把一则寓言和一个童话比较阅读,孩子们会发现:两者都充满幻想,但幻想法则不一样。童话的幻想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与现实的结合和谐、自然,使事物按照自然的规律发展,而寓言则不那么严格。这样就可以在比较中增强思维能力、习得写作方法。
托尔斯泰说:“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結束而不是凭借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我们的阅读教学如果能让每一个孩子真正多一些理性的思维,靠“积极的思维”获得“阅读营养”,我想孩子们的语文核心素养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湖南省涟源市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