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在线教学场域空间特征及新型师生关系建构
2021-04-06张洪春
[摘要]在线教学场域是师生参与网络教学活动的空间,内含结构、资本、权力、惯习等实体要素,并具有关系交联、资本争夺、权力博弈和惯习潜沉等诸多特征。新时期高职在线教学场域存在结构关系失调、文化资本失衡、主体权力失谐、传统惯习障碍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在线师生关系面临挑战与危机,需通过优化场域结构关系、提升场域文化资本、制衡场域权力主体、重构场域良好惯习的策略,改善在线教学场域关系结构,构建在线教学新型师生关系。
[关键词]场域理论;在线教学;高职院校;师生关系;建构
[作者简介]张洪春(1963- ),男,湖北武汉人,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学院,教授,硕士。(湖北 孝感 432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新时期高职院校师生在线冲突及调适的实证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17YJA880094,项目主持人:张洪春)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21)06-0077-07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高职院校开展了大规模在线教学活动,不仅为疫情过后开展常态化的混合式教学提供了经验借鉴,也为在线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提供了策略。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而建立的一种人际关系,也是维系教学活动最重要、最基本和最活跃的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背景和情境,也影响教学有效性和最终教育成效。师生关系产生于师生交往过程,并根植于具体活动空间——教育场域。教育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不同位置之间存在的主客观关系交织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①,也是一种内含实体型要素与关系型要素的客观存在。“教育场域范畴对理解、解释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与功能。”②因此,利用场域理论与逻辑分析在线教学活动及师生关系变化的场域归因,具有本体论和方法论的意义。大量教学实践证明,传统线下教学已暴露出较多问题,如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以及功利化的知识授受关系、服从型的伦理道德关系和紧张疏远的情感关系等。这些问题导致师生关系扭曲和变异,已逐渐成为影响教育发展的桎梏,成为实现教育民主的最大羁绊和障碍。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并发展创新,以构建在线教学场域的和谐师生关系。在线教学场域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新型师生关系,它一方面要秉承线下师生关系的传统特征,另一方面又因时空分离原因表现出诸多新形式或提出新要求,如特别强调“以生为本”“学为中心”的教学关系,十分重视师生相互支持、共生和互惠的人文关系,大力提倡在线平等、民主和合作的交往关系,有效形成理性、规训和道德的在线伦理关系等。
一、高职在线教学场域的要素属性及特征
根据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观点,场域中存在结构、资本、权力和惯习等要素,这些要素的自然性向及彼此勾连的关系,共同形塑了场域空间结构。
1.在线教学场域结构现象:空间关系交联。布迪厄认为,位置、关系和构型是场域的三个主要概念。场域结构可以被看作不同位置之间客观关系的空间,或是多元位置之间多元主客观关系“交联”的网络。场域既是客观关系网络的一种抽象和指称,又是内含关系性范畴的客观存在,如结构网络、意义空间、中介形塑以及资本争夺、惯习潜沉等。场域中各种关系既交织交融和相互作用,又在内部运行机制作用下进行整合、优化,以共同形塑和彰显场域品质。场域客观性实体要素和不同位置上主客观关系的和谐、平衡、统一,是场域存在和稳定运行的关键。因此,场域是一个关系性范畴,根据场域概念进行思考就是从关系的角度进行思考。高职在线教学场域是一個关系场域,一方面,在线教学场域具有实体性的客观存在,如教育者、受教育者及管理者等,这些不同位置上的客观主体及相互作用关系共同组成了在线空间关系的构型。另一方面,在线教学场域中结构、资本、权力与惯习等要素形成与发展也是依靠关系维系的,它们共同形成了一个交织的关系网络。具体来说,在线教学中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教、学、管、助的关系,即教与学的关系、人和物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以及网络环境关系等方面,其中,人和人的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即师生关系。在线教学中的诸多关系以互联网为中介和桥梁,形成了彼此勾连、交互作用与相互影响的在线关系时空。布迪厄还认为,场域一方面是相互争斗的关系网络,另一方面又具有趋稳平衡的特质。所以,如果在线教学场域中诸要素关系得到调整与优化,特别是“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教学关系得到巩固和强化,那么教学场域诸关系将会达成平衡、“共识”并组成统一、稳定的整体关系。这种关系既是和谐在线教学师生关系的需要,又是在线教学正常开展的保障。反之,如果这些关系崩裂、扭曲、变异或错位与扰动,都将影响在线教学的稳定运行和在线师生关系的和谐。所以,在线教学场域结构关系稳定和场域要素共生平衡的品质是构建和谐的在线师生关系的前提与基础条件。
2.在线教学场域资本现象:文化资本争夺。布迪厄场域理论的核心是资本,其形式主要有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对于教育场域中的资本形式,许多学者认为,教育活动从根本上说是通过知识完成的,教师、学生以及教育管理者之间的交往互动都是通过知识实现的。“教育场域成为一种文化场域和意义场域,赋予场域内各行动者之间的交往以浓郁的‘文化色彩。”③因此,从知识生成和文化传承角度来看,教育场域乃生产、传播、传承文化资本之所在,教学场域资本主要是以知识为形态的文化资本。
高职在线教学场域中,教师与学生各自拥有特定的、不同形式的文化资本,且教师与学生拥有的文化资本具有明显差异,处于非均衡状态。差异是场域的动力机制,正是教师与学生各自占有不同的文化资本,才激发起师生主动或被动争夺资本,以强化自身的场域角色和支配地位。教学场域的文化资本争夺具有两方面效应:一方面,促使资本在师生个体间流动与重新组合,促进了场域中资本的优化配置。师生文化资本争夺的过程也是师生在专业技能、知识上相互支持、共生和互惠的过程,这一过程极大地实现了师生文化资本的再生产和共同提升。另一方面,师生文化资本的争夺,本质上是师生对场域中位置、身份、资源与权力的争夺,是对师生个体身份与位置的重新定位,而这往往会引起分配矛盾与利益冲突,使师生关系发生改变,场域结构不稳定。从这些方面来看,在线教学场域文化资本均衡是师生关系建构的重要基石。
3.在线教学场域权力现象:主体权力博弈。布迪厄的场域理论认为,场域是各种隐性和显性权力的空间,是极其活跃并充满争夺动力的力量场和权力场。事实上,场域结构不同位置上的不同权力主体,为掌握更大的权力总是处在不断对抗、竞争的博弈中。权力博弈的基础是资本,不同的资本形态导致场域具有不同的权力形态。教育场域是一个文化场域,文化资本所对应的是以知识为代表的文化权力,它决定了场域主体的权力地位,也导致场域内部结构及关系等级化,所以教育场域中的知识文化权力是维持或改变场域斗争关系的权力。
高职在线教学场域的知识文化权力空间中,其权力主要包括教师教学权力和学生学习权力,这些权力往往因其占有资本的不同而具有差异。例如,教师因为拥有知识资本和制度性的管理资本,便占有课堂教学主导权力和秩序管理权力,尽管这些权力有时是单向的、强制性的、不合时宜的。学生因为享有在线学习的权利,便占有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以及向教师反映教学意见和提出要求的权力。正是因为在线教学场域中师生占有权力的不同并存在不同的权力主张,促使在线教学场域“各种力量主体之间不断进行资本的争夺和权力的博弈”④,也使得虚拟、冰冷的在线教学时空不仅充满教学活力,还充斥着矛盾与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师生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关系。因此,在线教学场域主体权力的优化配置是师生关系建构的重要基础。
4.在线教学场域惯习现象:传统惯习潜沉。惯习是场域主体感知、行动、思考和行为的“性情倾向系统”,由“积淀于个人身体内的一系列历史关系所构成”。惯习具有相对普遍性和类属性,相似环境条件的群体形成的惯习具有类似性,如学生群体往往具有相同的惯习。惯习又是历史的产物,具有“守旧”的品性,易沉溺于产生它的那个世界,所以传统惯习往往会阻碍场域结构及其关系的变革。同时,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又认为,场域具有生成性品质,如果条件满足,会随着经验强化或结构优化,并根据自身的运行机制和需要筛选场域行为,对主体惯习行为起形塑的作用,以制约和调整主体惯习行为,逐渐使主体惯习行为趋同,以满足场域发展需要。因此,惯习与场域具有紧密的联系,惯习是场域的固有属性,场域又是惯习转化和迁移的载体。
如同线下课堂教学一样,在线教学场域也具有惯习潜沉与品德塑型的功能。高职在线教学场域的传统惯习主要指师生惯常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性情倾向。高职在线教学场域中,学生在线学习行为常常受到线下行为习惯的影响,形成了在线教学场域的惯习。例如,部分学生在线学习对手机的过度依赖以及学生学习中出现的追剧、挂机现象,说明学生学习缺乏自觉性和自律性。学生往往习惯于按照线下模式去认识和思考在线学习问题,缺乏对在线学习的理性认知。学生在线回答问题、讨论问题存在网络复制和网络抄袭现象,不能遵守在线学习准则等。教师在线教学也在很大程度上沿袭过去的经验范式和思维定式以及线下形成的惯习行为。例如,很多教师依然沿袭线下对着PPT课件机械灌输等教学方式,在线教学基本流于形式,没有体现在线教学特色。从总体上讲,目前在线课堂存在线下课堂不良惯习的影响,缺乏良好的理性、规训、信息道德等性情倾向。这些不良惯习行为和性情倾向有着惰性、潜沉和不易改变的缺点,是影响在线教学健康发展的桎梏和羁绊,也是新时期在线教学变革与创新的最大障碍,极大地影响了在线师生关系,迫切需要通过场域内部机制进行形塑。
二、高职在线教学场域的师生关系特征
根据场域观点,场域中结构、资本、权力和惯习要素的不断作用,使得在线教学场域中的师生既是相互合作的群体,又各自在不同位置上进行争夺和竞争,进而引發师生关系的变化。
1.在线教学场域结构关系失调:师生关系的错位。在线教学场域关系空间中存在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其中,师生关系是最主要的关系。在线教学脱离原有的时间脉络和空间位置,因而隐含并呈现特殊的师生关系图景,主要表现在:一是师生在传统地位、权力、文化上的不平等,以及师生在需求、认知、情感和责任等方面的异同,使师生关系结构出现“位差”与鸿沟,并造成师生主体角色错位。例如,部分学生对教师具有顺从、服从和尊师的传统心理,使师生间的在线关系依然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导致“以生为本”的在线教学关系难以建立。而部分教师居高临下的教学管理,以及对在线教学消极应付与敷衍塞责的行为,削弱了学生在线学习的动力与意愿,使学生丧失在线学习、交流沟通的信心,难以形成“以学为本”及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原则的教学关系。二是网络时空的阻隔、教与学的隐蔽性,使师生交往活动的话语环境发生了变化。“师生、生生关系便不仅仅是人—人关系,更多的是人—机—人的关系,反馈信息的获取主要依靠双方主动的符号表达。”⑤师生交流仅靠虚拟情境中的符号化互动和共享来达成,失去了现场互动交流的氛围与机会,削弱了教师形象及人格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力度。这种情况下,由于师生交往缺乏真实情景,师生的情感关系不免出现疏远与冷漠,如果再伴随课堂权威性管理和不平等权力滥用行为,必将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导致以良好人际关系为基础的在线教学关系难以形成。
2.在线教学场域文化资本失衡:师生地位的对立。从布迪厄的观点来看,在线教学场域主要涉及师生的文化资本,且因师生文化资本占有的不平等,会导致师生地位的对立。通常情况下,教师在专业知识、教学知识、管理权威等方面占有的文化资本总是多于学生,因而也极易形成教师的优越地位。但随着时代发展,在线教学场域中,教师的文化资本并不总是多于学生,究其原因:一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导致信息的多源性,学生不依赖于教师就能轻易获取大量有效的信息,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知识资本,教师不再是资本的权威;二是部分教师墨守成规,不思进取,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未能及时更新在线教学知识资本,在线信息化能力不强甚至落后于学生,导致教育权威和知识权威被削弱和消解。在这两种情况下,在线下教学中有“较高地位和强资本者”的授课教师,如果在线上教学中仍然以“科层制”的方式对学生发号施令,强迫学生顺从和服从安排,则容易产生隐性问题,导致师生关系发生嬗变,继而引发师生关系危机。因此,在线教学场域文化资本“不均衡”,以及师生对文化资本的争夺与转化,能改变场域中支持、共生和互惠的人文关系,使师生对立并发生冲突,无疑会影响师生关系的发展。
3.在线教学场域主体权力失谐:学生主体性丧失。师生权力的基础主要依赖于资本,占有资本的不同决定了师生的权力形态。通常情况下,教师除了占有优势的文化资本外,还被赋予特定的身份以及身份附带的权力或制度性权力,因而是在线教学场域中的权力中心,决定并控制着其他权力的运作与分配。其一,教师有明显的主导权力和完全的秩序管理权力,“教师决定了教学的过程与方法,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⑥。这些权力使学生失去了在线教学中自由选择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以及平等参与对话的权力,导致目前大部分高职教学场域缺乏分享、协商和参与合作的民主型权力环境。其二,制度性权力赋予教师强大的话语权力,使得一些教师在语言表达上是命令式的、专断的、不容置疑的,导致在线教学中出现“一言堂”或“满堂灌”的现象十分普遍。其三,在线师生交往过程中,语言发挥了重要的媒介和桥梁功能。“交往的主体之间处于一种以语言为媒介的系统中,交往者通过理性的谈话实现相互理解,通过主体间的互相认可,以理解为最终目标的交往活动才能有效。”⑦而在线教学中教师任意使用话语权力、剥夺学生话语权利的现象,易造成学生主体话语权力丧失,造成师生主体权力不对称以及学生主体性的丧失。同时,如果学生的话语权被完全剥夺,就难以表达意图和诉求,难以达成在线交往活動的规范和共识,不可避免地出现隐性或显性的师生权力对抗行为,影响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交往关系,继而引发师生关系危机。
4.在线教学场域传统惯习障碍:师生在线行为失当。高职在线教学场域中,某些传统惯习行为难以契合在线教学的时代要求,造成师生在线行为的失当。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学为中心、学生围绕教师转、“教”代替“学”的教学行为;学生长期形成的消极、被动和“顺从”“服从”态度,以及对教师唯唯诺诺、亦步亦趋的行为;学生上课迟到、看手机,以及大规模的在线“逃课”违纪行为;在线教学中学生复制发言内容、相互抄袭作业、不遵守信息道德的互动行为;等等,这些行为不仅影响了教师在线教学的正常开展,也影响了师生关系的和谐。这一方面说明师生对师道尊严、“师尊生卑”等师生伦理观有着强烈的传统惯习依赖,阻碍和限制了师生正常交往意愿;另一方面也削弱了在线教学师生的交互氛围和情感体验,消弭了师生关系的亲密度和融洽性,并拉大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常常引发在线师生隐性或显性的对抗行为。所以,构建在线教学场域理性、规训和道德的伦理关系是实现在线教学场域良好生态的基本要求,也是影响师生关系和谐的重要因素。
三、高职在线教学场域中新型师生关系建构策略
场域是一个客观关系运作与构建的空间,场域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引起师生关系变化。改善场域中结构、资本、权力、惯习等要素,可实现在线教学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
1.优化教学场域结构,构建“以生为本”“以学为中心”的在线教学关系。“教育和成长都是在关系中发生的,关系是教育内容的一部分,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的基础”⑧,场域视角的核心特质就在于强调关系性思维。因此,在线教学场域中,要从教学关系问题出发,准确定位场域中的师生位置,并基于教学关系角度赋予师生特定的角色和责任,可优化在线教学场域结构关系,构建出新型在线教学关系。第一,要强化“以学生为本”理念,把学生置于在线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中心地位。具体来说,就是要彰显人性化管理理念,关心爱护学生,用心倾听、理解和呼应学生的所有声音,并积极回应学生的学习心理诉求和学习情感要求,使在线教学场域充满情意。第二,要强调“以学为中心”的思想,以提升教学质量为在线活动目标,让学生真正在教学中学到知识,真正感受到在线学习的价值和意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调动在线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还要改变教学中传统的“支配—从属”关系,实现从在线主导变成在线辅导、从命令者角色到服务者角色的转变。第三,在线交往关系中,不主张单纯地以教师为中心或以学生为中心,而强调师生空间交往活动的双向交互,以形成一种动态的师生主体间“价值互补”和“共生互学”的关系。“在线教育环境下,学生可以选择互动活动和自主活动来与教师产生关系”⑨,教师要增强师生交往的空间意识,增加在线师生交往的“通道”,鼓励学生利用一切形式自主与教师联系,使教师充分了解自己的学习和知识积累情况,了解自己的认知、兴趣和价值观,为建立在线教学关系奠定基础。根据布迪厄的观点,场域具有整合、共识与趋同功能,师生通过在动态时空中的不断互动交往逐渐“生成”一个教与学的整体,达成师生群体共同的学习价值观,形成并固化为一种新型的在线教学关系。
2.提升师生文化资本,构建相互支持、共生、互惠的场域人文关系。教学场域的和谐有序运行取决于师生自身文化资本或人文资本的平衡。从整体上讲,目前高职学校在线规范文化滞后,师生在线知识资本欠缺,师生在线文化资本存在较大差异。这些滞后、欠缺和不均衡的现象,不仅影响了在线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影响了师生相互信任与合作的场域人文关系。因此,高职学校要加强在线教学整体文化建设,提升师生在线教学知识文化资本,促进在线教学场域中知识文化资本的有效提升。第一,要提升教师在线知识文化水平,鼓励教师站在信息技术应用前沿。这就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及时更新储备在线专业文化知识,努力提升在线教学基本技能和教学能力,努力提升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素养。第二,要提升学生在线学习知识文化水平,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更加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⑩。这就要求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与远大抱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信息化学习技能,不断丰富自己的在线知识文化。第三,在提升师生各自文化资本的同时,还要在专业上相互促进与帮助,尽量缩小师生在线专业资本差距,实现师生在线专业资本的基本平衡,为建立相互支持、合作、共生、互惠的人文关系创造条件。总之,高职在线教学场域中的教师与学生,只有各自提升自己的文化资本和专业资本,才能激发在线教学场域的生机与活力,共建在线教学场域人文关系,促进在线教学场域的有序运行。
3.优化师生权力配制,构建相互平等、民主和合作的师生交往关系。根据场域观点,高职在线教学场域中的教师与学生形成了具有博弈关系的利益主体。在行使在线权力时,由于权力不对称,利益主体会带来权力碰撞与冲突,影响彼此间的关系。因此,高职学校应制衡教学场域中的师生主体权力,优化教学场域权力配置。第一,学校要制定政策制度,规定教学场域中教师权力的合理、合规、合法和适度使用,对教师滥用权力的行为进行制衡与限制。同时,需要强调教师的教学服务职能、责任与担当,赋予教师对学生在线问题行使甄别、指导与矫正的职能,并促进命令式、霸权式、压制型管理权力模式向民主协商的参与型权力模式转变。第二,话语权是充分行使和彰显权力的重要形式,学校需要制定民主、合理和公正的话语程序和规则,营造一个属于师生双方的共同语境。同时,要增强在线教学场域中学生与教师平等对话的愿望,加强学生作为话语主体的意识,并让学生在遵守话语规则的前提下享有平等、自由的在线话语权力,促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第三,教学互动权是学生在线学习的重要和基本权力,学校应要求在线教师民主、平等、自由地与学生互动,充分给予并尊重学生在线学习互动的机会与权力,积极回馈学生在线学习时对各种问题的诉求,并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直接控制和选择线上学习策略,以彰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权力与“中心”地位。在线教学实践证明,只有调整师生在线权力结构,解构在线不良权力行为,优化师生在线权力配置,才能提高学生在线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形成相互平等、民主和合作的师生交往关系,促进学生专业精神和学习态度的回归。
4.破除传统惯习行为,构建规范、理性、道德的教学场域伦理关系。目前,传统的不良惯习已经成为影响在线教学有效性的极大障碍,并制约在线师生关系的发展,重新审视并破除传统惯习行为对在线教学的影响势在必行。第一,学校要转变教学观念,提升对在线教学重要性的认知,真正重视在线教学软硬件环境的建设和管理,积极引领、规范和服务在线教学改革创新,把在线课程设计、在线教学质量、在线教学评价标准等纳入学校事务议程。第二,教师是在线教学的主导因素,首先要更新在线教学新思想和新理念,克服传统线下教学的不良行为习惯,主动避免“一言堂”与“满堂灌”。此外,教师还要努力谋求从“静态性的‘师教生学观转变为动态的‘共生互学关系”11的转换,理性对待在线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积极改变传统的等级性师生关系,通过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需要等行为,营造民主合作、交流互动的和谐在线教学氛围,逐步形成尊师爱生、相互关爱的在线教学伦理观。第三,学生是在线教学的主体因素,要提升他们在线学习的自主精神和主观能动性,培养在时空分离的在线教学环境中学习的自律性和自觉性,摈弃传统线下课堂中的懒惰、被动学习以及对手机过度依赖的不良行为,努力参与在线师生互动和学业讨论,有意识地使自己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知识发现者和创造者。同时,学校要强调并教育学生遵守信息化学习的基本品德,逐渐培养学生适应在线教学场域要求的道德规则与伦理行为,努力使学生做到在线讨论问题不相互复制、在线作业不相互抄袭、在线学习不“挂机”、不发表不利于在线学习环境的言论等。根据布迪厄的观点,惯习是历史的产物,但其内涵指向重构和创造,生成性是其最重要的品质。因此,破除线下教学传统惯习,重塑良好在线教学场域文化,培育出适应在线教学准则的新惯习系统,并以此构建并形成理性、规训、道德的场域伦理关系,有利于在线教学的健康开展和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
四、结语
高职教学场域内含结构、资本、权力与惯习要素,是内含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关系范畴。关系是教学场域存在和稳定运行的关键,决定着教学场域的整体发展进程与演进方向。在线教学场域关系范畴中,师生关系是极其重要的场域关系,是保障在线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新时期在线教学场域存在传统场域的弊端与痼疾,导致师生关系出现危机,亟待通过优化与结构调整、文化资本积累与不断更新、权力合理运用与相互制衡、传统惯习系统破除与良好惯习行为重塑等策略构建新型在线教学师生关系,以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
[注释]
①(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孟,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3.
②刘生全.论教育场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1):86.
③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73.
④胡仁东,刘静.场域论视角下大学生在线问题行为的表现、成因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5(5):61.
⑤罗刚,杨茂庆.泛在学习环境中的师生互动分析——基于信息文化的视角[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9(6):64.
⑥梁娜.人工智能時代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J].现代教育科学,2020(1):95.
⑦杜建军.论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129.
⑧朱爱玲,公丽艳.构建现代新型师生关系的哲学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17(9):81.
⑨李争一,曲铁华.交往行为理论视角下高校在线教学场域中师生关系的建构[J].现代教育管理,2020(7):85.
⑩唐伦刚,储冬红.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24.
11 吴康宁.学生仅仅是“受教育者”吗? ——兼谈师生关系观的转换[J].教育研究,2003(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