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

2021-04-06黄珍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31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提高小学语文

黄珍

【摘要】小学时期学好语文课程,掌握语文阅读能力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沟通能力。在新时期的教育改革中,语文课程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采用新的方式和方法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学中,抓好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本文分析了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及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提高

近几年来,教育制度改革和课程内容改革已全面展开。在这种背景下,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学的侧重点一次又一次地进行了变革,在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学生的基础地位不断提高,教师的引导作用日益增强。语文教学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想提高小学生的汉语教学水平,就要研究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一、分析语文阅读能力的构成部分

阅读能力由阅读、理解、记忆和感受构成的,阅读能力是阅读全文、词和句子的能力。理解能力是完全正确地掌握文本的中心内容,而不仅仅是表面的含义。小学阶段学生通常根据自己的感受来决定对文字的爱,当学生喜欢课文的故事时,会在课文的故事中了解课文主角的想法和感受,并间接地理解作者为提高学生对中文阅读的兴趣而试图表达的中心思想,此时的记忆表现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和朗诵的整个过程。同时,记忆在静默阅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轻柔的阅读来增强他们对文本的一般记忆,以此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这是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手段,也是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因此,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力。

二、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

第一,从兴趣出发,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简单来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如果学生对语文阅读感兴趣,就会渴望学会阅读,会更加注重阅读,因此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兴趣是学习任何东西最好的教师,可以在阅读中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通过培养阅读兴趣,它可以带给学生阅读的动力,并通过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开展教学语文阅读课之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猜测,在指导猜测时,猜测的内容应基于已知的阅读,它可能导致学生猜测阅读的场景或教师可能提出的阅读问题。 如学生应该根据课文弄清楚要读什么书?学生在阅读之前会充满疑惑,在阅读过程中找到疑惑的答案时,便会轻松地理解课文的场景,在这种情况下,阅读会有很好的效果。例如,在《大自然的声音》这一节课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让学生先描述一些大自然的声音有哪些,在大部分同学都提出自己的见解后,再去阅读课文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学生提高对大自然声音的印象,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二,培养小学生语感能力。掌握语文阅读方法,可以使学生有效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和理解作者试图表达的中心思想。因此,语文能力的培养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小学阶段的学生阅读语文,可以学习更多的汉语。因此,语文教师应重视培养小学生的语感能力,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阅读课文,学生应学会将自己的真实感受融入到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例如,在《月球之谜》这一节课中,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就可以通过让学生大声朗读这篇课文,然后再慢慢地多次阅读课文的句子,想象当时的景象,从而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语感能力,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效果。

第三,理解性記忆,提高阅读能力。在小学课程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学生读了三遍课文,但还不理解课文的内容,这是由于缺乏对文本的理解和对文本内容的临时记忆造成的。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上述现象的原因除了学生记忆上的困难外,更多是教师没有培养学生形成完美的阅读能力,对于一些隐藏在文本中的思想和情感无法完全理解。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会专注于自己内心深处的一些难懂的句子,反复去阅读这些句子,所以语文教师应该仔细地解释这篇文章,特别是一些经典的词句及短语。例如,《古诗两首》中的“咏柳”,只是两个简单的短语,虽然字面意思很简单,但是小学生很难完成背诵,主要原因是小学生无法理解贺知章的古诗想表达的意思,只能背诵它的字面意思,过一段时间就会忘记,所以当教师讲诗时,应该将整首诗所表达的意思与情景映射出来,以增加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阅读能力。

第四,结合教材内容,重视课外阅读。与语文课本的课堂阅读相比,课外阅读是课堂外的一种延伸,指的是学生的独立阅读活动,它不仅是课堂阅读的补充,而且是课堂阅读训练中丰富和深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阅读通过深度阅读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的阅读障碍,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可以在班级中设立“小图书馆”,由学生代表为全班收集学生喜欢的课外书,以方便阅读交流,课外阅读不必像在课堂上阅读时那样小心,但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结合课本内容提供一些相关的书籍,在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好笔记,摘抄好词佳句,这样可以锻炼学生做笔记的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例如,在开展《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本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村庄的变化故事,教学完成后,在班级的“小图书馆”中存放一些相关的书籍,引导学生在课外去阅读这些书籍。通过大量的阅读课外书籍,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需要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出发,培养学生的阅读语感与理解能力,让学生重视课外阅读,大量的去阅读书籍,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提高语文水平,在提高语文学科的同时也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玉义.浅谈如何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J].未来英才,2017(10):1.

[2]吴武龙.浅谈如何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J].考试周刊,2017(37):53.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提高小学语文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