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型骨锚钉与钢丝抽出止点法治疗指伸肌腱止点损伤的疗效比较

2021-04-06范爱民陈燕何志谢金峰高欣王诗峰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钢丝肌腱差异

范爱民,陈燕,何志,谢金峰,高欣,王诗峰

(东部战区总医院镇江医疗区 手足显微外科,江苏 镇江 212001)

指伸肌腱止点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手部外伤,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结构,即指伸肌腱在其止点处组织菲薄,加之附着点较小,易在受到外伤时发生断裂或撕脱[1],因此,修复和重建损伤肌腱及其附着骨骼之间的功能关系就成了手术的重点和难点。钢丝抽出法作为传统手术治疗方案之一,不仅手术操作难度较大,而且存留的钢丝易导致术后感染、皮肤坏死及指腹压疮等并发症,重者将影响患指功能恢复质量[2]。近年来,寻求治疗此类损伤更有效的方法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其中微型骨锚钉已被证明在治疗多部位肌腱损伤中取得了良好临床效果[3]。因此,本研究将通过比较微型骨锚钉与钢丝抽出法对指伸肌腱止点损伤的治疗效果,探究治疗指伸肌腱止点损伤的更佳方案,为日后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47例指伸肌腱止点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表 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纳入标准:符合指伸肌腱止点损伤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诊断、单纯性单个手指损伤、身体可耐受微型锚钉或钢丝手术者。

排除标准:伴有心血管及其他系统严重疾病或意识障碍等病情危重、局部或全身严重感染、凝血功能障碍、精神异常或不能配合分组者。

伦理知情: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参与者及其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术前准备:患者取平卧位,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将气囊止血带绑于患者上臂中1/3处,对手术区域进行常规消毒、铺巾。

术中操作:⑴对照组:采用钢丝抽出法进行治疗。于患指远指间关节的背侧面作一弧形切口,切开皮肤,对腱周组织浅层进行锐性分离,随后掀开,充分暴露损伤的指伸肌腱组织,适当切除已经坏死的组织或瘢痕组织。将细钢丝(直径约0.2 mm)拉直,以5 mL注射器针头协助钢丝从指伸肌腱止点处穿过,用肌腱线缝合固定钢丝在肌腱两侧穿出的部位以防止肌腱撕脱或断裂,最后用纽扣将钢丝固定于末节手指指腹处;⑵观察组:采用微型骨锚钉重建肌腱止点。在远端指间关节背侧面做弧形切口,切开皮肤后充分暴露受损的指伸肌腱以及远端指骨背侧的止点,将指伸肌腱损伤断裂端分离出来,同时注意保护相应关节囊。以钻头沿掌侧45°的方向对指伸肌腱止点部位钻孔,将微型骨锚钉置于孔中,并用锚尾部的缝合线对撕脱的指伸肌腱远端进行缝合。

术后注意事项:手术结束后要对手术切口进行止血,生理盐水冲洗后,缝合伤口。术后24 h给予抗感染治疗,钢丝钉道需酒精消毒以预防术后钉道感染。密切观察切口周围皮肤的血运情况,一旦出现皮肤红肿或青紫等异常情况,需立即进行处理,重者可能需二次手术。术后2周可拆线。建议患者术后早期开始康复训练,从简单的掌指关节主动屈伸开始,术后3周可进行近端指间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对于伤情较重的患者,需在术后1个月进行X线片复查,视恢复情况决定进一步康复治疗方案。

1.3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Dargan功能评定法对治疗后两组手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4]:优能完全伸指,角度达0°)、良好(伸指欠伸,角度<15°)、及格(伸指欠伸,角度 16°~45°)、不及格(伸指欠伸,角度>45°)。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用χ2检验。以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四项评价结果比较:⑴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2);⑵VAS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的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⑶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治疗后,观察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⑷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5)。

表2 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n,%)

表3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对照组 8.2 3±0.9 7 3.2 6±0.8 7 5.0 2 7 0.0 0 0观察组 8.0 6±0.9 4 1.5 4±0.7 2 7.1 2 6 0.0 0 0 t值 1.6 2 8 3.9 7 4 P值 0.1 0 7 0.0 0 1

表4 两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表5 两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x±s)

3 讨论

指伸肌腱止点损伤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手部外伤,伸肌腱止点部位缺少皮下组织的保护,附着点小且肌腱组织较薄,由于以上解剖特点极易断裂,因此治疗的关键点和难点在于修复和重建损伤肌腱及其附着骨骼之间的功能关系[5-6]。目前,临床对指伸肌腱止点损伤有多种治疗方式,其中钢丝抽出重建止点法就是常用的传统方法之一,然而该方法操作较为复杂,钢丝外固定物易导致局部感染和指腹压疮,甚至影响患指功能恢复情况[7]。近年人们对治疗效果的要求不断提升,促使钢丝抽出法的临床应用逐渐减少,虽也有学者提出了改良钢丝抽出法[8],但该方法仍可能具有一定不足。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了微型骨锚钉在重建损伤肌腱止点方面的优越性,李海雷等[9-10]应用微型骨锚钉联合伸肌支持带腱片移植在治疗手指伸肌腱止点损伤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因此寻求治疗指伸肌腱损伤的更有效的方法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其中微型骨锚钉已被证明在治疗多部位肌腱损伤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其优势主要包括:⑴手术操作简单,时间较短,对手指创伤较小;⑵人体对微型骨锚钉的耐受性较好,二次手术几率小;⑶微型骨锚钉的固定效果更好,损伤部位不易变形,利于功能恢复。也有研究认为钢丝抽出法和微型骨锚法均能获得较好疗效,微型骨锚法患者术后近期疗效更好,而钢丝抽出法患者治疗花费更少,两者各具优势[11]。

本研究比较了微型骨锚钉与钢丝抽出法对指伸肌腱止点损伤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更明显;观察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相比于钢丝抽出法,用微型骨锚钉重建止点法的优势除了患者术后伸指功能恢复情况更好、能更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的疼痛、并减少并发症以外,骨锚钉手术时间短更利于患者预后;骨锚钉成本可能高于钢丝是其不足。

猜你喜欢

钢丝肌腱差异
Wide-awake技术在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修复拇长伸肌腱术中的应用
钢丝横穿末节指骨法治疗锤状指的临床疗效
掌长肌腱移植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治疗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疗效对比
掌长肌腱移植修复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30例
改良的骨腱道成形穿引肌腱段重建伸肌腱止点治疗锤状指
胎圈钢丝与胶料脱层问题分析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旧钢丝球防下水道被头发堵
找句子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