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窑炉对古代陶瓷发展的影响

2021-04-05王金灿吴清芳

中国陶瓷工业 2021年1期
关键词:龙窑窑内窑炉

王金灿,吴清芳

(云南大学,云南 昆明 650091)

0 引 言

窑炉形制的发展和结构的变化是衡量制陶工艺水平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窑炉的发展改进与陶瓷器的发展繁荣,是相互促进的结果。从陶器到原始瓷器的转变,再到瓷器的创烧与成熟,经历了原料的选择和精制、釉的发明和使用、窑炉结构的改进和烧成温度的提高三个主要方面的认识。其中,窑炉结构的改进从外部因素上促进了由陶到瓷的飞跃发展。窑炉的发展改进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展示了古代艺人对科学技术的认识所带来的实践上的探索和革新,并由此催生了中国陶瓷的时代特色和繁荣局面。

1 从“无窑”到“有窑”与陶器的发展

人类在使用火的实践中,偶然发现粘有泥土的篮筐经过火烧,形成不易渗漏的容器,从中得到启发。塑造成型并经烧制的陶器开始出现,成为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人类文明开始展现曙光。从考古发掘的资料看,在真正意义上的陶窑形成之前有过“平地堆烧”和“一次性薄壳烧制”的过程。前者烧成温度能达到800 ℃;后者较前者进步,温度稍均匀,可达850 ℃。这从我国有些少数民族原始制陶工艺的考察可以证实。如广东英德青塘、广西甑皮岩和西藏林芝云星的陶片烧成温度为600 ℃—800 ℃,可能是在无窑的情况下烧成的[1]。我国云南傣族地区至今仍保留有这种原始的烧成方式。“平地堆烧”和“一次性薄壳烧制”由于受烧成温度、气氛与原料等的限制,制品大都具有一定的烧成缺陷。例如,受热不均、烧成温度低、颜色分布不匀且不够坚固耐用等。

无窑烧制状态持续到裴李岗文化时期才出现了结构简单的横穴窑,实现了新石器时代早期从无窑到有窑的转变,开始了有窑烧制。仰韶文化时期,又出现了比横穴窑进步的竖穴窑,火焰走向较前者合理,能有效改善窑内温度分布状况,使窑内温度和烧成效果趋向一致,烧成温度比无窑时稍高。使得这时期的陶器拥有颜色均匀的外观和较坚实的陶胎。竖穴窑在龙山文化及之后盛行,构成了我国古代陶窑的基本形制。但由于火道的畅通无阻较难控制火焰的流量,不利温度的提升,一般只能烧1000 ℃以下,制品多以红陶、褐陶为主。

2 窑炉结构的第一次突破与原始瓷器诞生

根据对大量古陶瓷碎片烧成温度的测定数据,可以判断我国陶瓷在烧成温度的工艺发展过程中曾有两次突破。第一次是在商周时期的印纹硬陶烧制工艺上实现的,其从陶器的最高烧成温度1000 ℃,平均烧成温度920 ℃提高到印纹硬陶的最高烧成温度 1200 ℃,平均烧成温度1080 ℃。最高烧成温度升高了约200 ℃,实现了我国陶瓷工艺史上第一次高温技术突破[2]。

烧成温度的提高是建立在对窑炉结构的改进。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和改进,在浙江和江西地区分别出现了龙窑和带烟囱的室形窑。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就产生在这种窑内。龙窑向上倾斜的坡度与室形窑的烟囱使其具有较大的抽力,因此有利于温度的提高,所以实现了有窑以来在窑炉结构上的第一次突破。增强了印纹硬陶致密坚硬的质感,促使其兴盛发展。随着釉的发明和使用,对窑炉功能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空气的调节和窑温的调控,推动了带烟囱窑的产生,促使原始瓷器诞生于商代。

周代前后,窑炉的结构变化较大。沣西张家坡的西周窑址表明,在窑后建有烟囱是窑炉结构的一大创设,使窑炉的抽力更大,烧成温度不断提高。具备了热工学上所说的改变火焰的运动方向,也就是具备了像烧成沣西张家坡出土的那种“基本上烧结,矿物组织接近于瓷器”的条件。且具有使烧成温度接近于1200 ℃那种结构的窑炉,即一般所谓的“馒头窑”[3]。这一时期出土的大量青釉陶器,同沣西张家坡西周窑址出土的器物一样,吸水性很小,烧成温度达1200 ℃左右,矿物组织接近瓷器。此时的窑炉是烧还原气氛,反映当时烧制工艺已达到一个较高水平。湖北江陵毛家山东周窑址发掘表明,此时窑床已建在地面上。这种建在地面上的馒头窑为后来窑炉的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原始瓷器在春秋时期得到快速发展。

3 战国秦汉窑炉与瓷器创烧

战国时期,烧陶窑炉是类似馒头的圆窑,结构有很大改进。烟囱由窑顶移到窑后,火焰由升焰变为半倒焰,是窑炉结构的重大改进。坯体受热机会增加,窑内温度更均匀,提高了烧成温度和产品质量。最早的龙窑此时开始出现,龙窑的出现加上窑炉结构的显著改进促使战国制陶业迅速发展。

秦汉陶窑也有很大改进,出现了马蹄窑。特别是窑床前高后低,有10°坡度,是一项创造性改革,为后世长期采用。汉代改进秦代设在窑室后壁正中的烟囱结构,由一个烟囱改为两个或三个,而烟囱口仍为一个。这样避免了火焰大部经窑床中部进入烟口形成中部温度较高,造成两侧温度较低影响制品质量的不利因素,解决了窑内温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提高了制品的烧成质量。此时铅釉陶开始盛行秦代原始瓷开始烧成。

东汉时期,延长了流动的火焰在窑内停留的时间,利于窑温均匀分布和提高,使窑温提高到了1200 ℃,为瓷器创烧提供了必要条件。得益于原料的精选、釉的发明和使用、窑炉结构的改进和烧成温度的提高及对烧成气氛的控制,使我国在东汉时期成功创烧了真正的瓷器,实现由原始瓷器到瓷器的蜕变。

4 三国两晋南北朝窑炉与瓷器发展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龙窑处在不断探索改革和发展中,浙江凤凰山窑址作为该时期的典型代表。发掘显示,其结构更接近唐宋时期越窑的龙窑,处于早期的三段式龙窑向唐宋时期龙窑的过渡阶段,对于探索汉代以来窑炉结构向唐宋时期更加成熟龙窑的演变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4]。此时龙窑逐渐向窄和长的方向发展,斜度更加合理,结构更加完善,龙窑形制逐渐走向定型化,为以后瓷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江南瓷业也于此时获得迅速发展。

5 隋唐窑炉与“南青北白”

隋唐时期,白瓷的出现打破了青瓷主宰的局面,形成了我国陶瓷史上“南青北白”的时代格局。此时北方白釉瓷的烧成温度一般都超过1300 ℃,已从原始瓷的最高烧成温度1280 ℃,平均烧成温度1120 ℃提高到北方白瓷的最高烧成温度1380 ℃,平均烧成温度1240 ℃。最高烧成温度又提高了约100 ℃,达到我国历史上瓷器的最高烧成温度,实现了第二次高温技术突破[5]。

高温技术的突破有赖于窑炉结构的进一步改进。据考古发掘表明,隋唐北方窑炉属于半倒焰式馒头窑,具有双烟囱、大燃烧室和小窑室,是继第一次窑炉结构突破之后的又一次突破,使烧成温度得到较大提高。还原焰烧成,烧成温度一般可达1300 ℃左右,且易控制升降温速度,易保温。窑炉结构的突破和高温烧成技术的提高与烧成气氛的熟练掌控,促使唐代白釉瓷器繁盛发展。唐代李肇在《国史补》著:“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说明了当时邢窑白瓷的产量之巨。在南方地区,越窑完成了“火膛移位”技术,改变了过去龙窑火膛单一布局,又解决了窑内均匀升温的办法,实现了瓷器的规模化稳定烧制,使得陶瓷业在唐代窑口林立,繁荣兴旺。

6 宋代窑炉与龙泉青瓷

宋代窑炉结构和技术有了非常明显的改进。南宋晚期,龙窑一改前期的结构,将过长的窑身缩短并改成分室龙窑,使窑内火焰形成倒焰式,由龙窑的平焰式发展为半倒焰式是窑炉发展史上的一个突破。不仅易控制火焰的流速和温度,且单个的窑室更易控制烧成气氛,能使各窑位的温度和气氛趋于均匀一致,极大地改善了青瓷的釉色和质量。在南宋后期,龙泉窑成功创烧出具有时代美学特征和具有代表性的粉青、梅子青、豆青等釉色,把青瓷釉色之美推到中国古代陶瓷史上的顶峰,与该时期在窑炉结构的改进、烧成气氛的熟练控制上有极大关系。

由于宋代陶瓷在窑炉改进与烧成技术等方面的提升,此时期整体呈现出五彩斑斓的面貌,形成五大名窑、八大民窑体系。无论是釉色还是造型,宋代瓷器在中国陶瓷史上处于极高的美学地位。

7 元代以后窑炉与瓷器繁荣发展

元代在龙窑的基础上发展了葫芦窑,在景德镇民窑中大量使用。清《南窑笔记》载:“窑形似卧地葫芦,前大后小。”窑因其形状得名。它是景德镇工匠的技术创造,将北方马蹄窑半倒焰技术与南方龙窑的长窑身的特点结合起来,创造了南北优势并存的新窑体。宋应星《天工开物》:“其窑上空十二圆眼,名曰天窗,火以十二时辰为足,先发门火十个时,火力从下攻上,然后天窗掷柴烧两时,火力从上透下。”能够使其上下齐烧达到高温和使温度均匀的目的。所烧的青花瓷、釉里红瓷以及色彩缤纷的颜色釉瓷,“驰名猎取者,皆饶郡浮梁景德镇之产。”葫芦窑是景德镇从元末,经整个明代,至清初所使用的长达四个世纪的柴烧瓷窑。

明末清初,景德镇又创造了烧制温度达1300 ℃以上的蛋形窑暨景德镇窑。唐英《陶冶图编次》:“窑制长圆形如覆瓮,高宽皆丈许,深长倍之,上罩以大瓦屋名为窑棚。其烟突围圆高二丈余,在后窑棚之外。”这种窑形体前大后小,由龙窑经葫芦窑发展而来,具有高大的烟囱。根据窑内火焰走向,又称横焰窑或平焰式窑。景德镇窑具有烧成时间段、热耗低、产量高的特点,根据窑位分布,能够实现不同类型瓷器同时烧制,为景德镇形成“器成天下走”的世界瓷都,成就我国集历代大成的瓷业高峰,与景德镇窑的独特结构和高效的热工技术密不可分。

与景德镇地区不同的是德化窑在元代经历了龙窑到阶级窑转变过程中的“鸡笼窑”过渡。屈斗宫窑址发掘证明,“属于龙窑过渡到阶级窑的一种窑炉形式,初步判断是属于’鸡笼窑’类型。”[6]明代时期发展成阶级窑,其在燃料节约、温度提高、气氛控制和增加产量等方面比龙窑更具优势,对德化白瓷质量和产量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明代德化白瓷远销海外,有“中国白”之称,其繁荣发展与该地区的窑炉形制有很大关系。

8 结语

中国陶瓷的发展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和艺术上不断创新和实践而来的。其中,科学技术占据重要的地位,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提升。从历年的考古发掘中,可以推测当时的陶瓷生产状况。窑炉在形制、结构和烧成技术上的改进提高,可以从侧面反映窑炉热工技术与当时陶瓷业的发展存在怎样的内在联系。认识科技对陶瓷业带来的影响,能增强我们对陶瓷史在技术层面的认识,从而对当代陶瓷艺术创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龙窑窑内窑炉
龙窑古法烧制建盏之美*
罗诗彬龙窑作品欣赏
回转窑密封装置的优化改进
河南荥阳市一碳素厂窑炉坍塌 致3人死亡3人受伤
“活着”的龙窑
液晶玻璃窑炉节能设计开发与应用
龙窑柴烧:一盏一匠心
关于窑炉节能的答疑
陶瓷窑炉钠钙双碱法脱硫应用的分析与建议
分析辊道窑结构对陶瓷产品质量与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