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贫攻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就与经验研究

2021-04-04东,梁

现代农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小康社会攻坚

陈 东,梁 晨

(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50)

1 新时代脱贫攻坚的中国经验

1.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只有在党的领导下,脱贫攻坚的方向才不会发生偏移。中国共产党领导一切,这是我国最基本的政治策略。历史经验表明,这一策略也是无比正确的。这也是我国能取得各项胜利的最根本的保证。从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可以看出,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景才不会成为一句口号。脱贫攻坚是一项重大、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任重而道远,这项用时长、涉及面广的任务需要统筹规划、精准施策、敢作善为、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成功,这就要求全面加强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统一领导,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1]。

在政治、思想、组织和社会等各大领域之中,中国共产党都无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谋划各项利国利民之政策,组织各种会议解决国家与国际所面临的诸多核心事物。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亲自督战,对扶贫开发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2]。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脱贫攻坚是继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污染防治之后,最为重要的战役,它肩负着中国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重任。脱贫攻坚作为核心工程,需要各级政府相关人员和其他部门积极参与并严格执行,任务之艰巨与严肃是不言而喻的,在党中央的积极带领下,各级部门的扶贫工作小组纷纷成立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责任制也由此被大力引进,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归属,积极响应。凝聚全社会的力量,以市场为导向,构建扶贫新格局。实践表明,只有在党的全面领导之下,我们才能有效且高效地打赢这场攻坚战役,党的核心领导地位不可动摇。

1.2 坚持一切以人民为中心

以人为本,创造未来。人民的幸福感是衡量这个社会发展最为准确的指标。人民是英雄的人民,也是这个国家的建设者,更是维护社会发展稳定的中坚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略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在脱贫攻坚的实施过程中,我党始终坚持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不抛弃一个人、不放弃一个人,真正将人民至上的精神落到实处,将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实现美好生活的目标作为奋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坚持扶贫先扶志、扶志必扶智,紧紧抓住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突出的短板,不断创新思路、实施精准方略、克服种种困难,使农村贫困人口快速减少,同时不断加大扶贫资金的投入,改善提高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基本生活条件,因地制宜,加快发展,确保贫困群众可以如期实现全面小康。我党以人为本,注重从民众自身找到脱贫突破口,积极组织民众学习相关致富的方法和技能,激励贫困群众靠自身努力改变命运、创造幸福生活。实践充分证明,人民才是国家真正的主人,要贯彻好群众路线,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法宝。

1.3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保证我国社会制度不发生改变的基本国策,更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的又一大制度优势,在脱贫攻坚战实行之中,这一宝贵经验再次得到验证。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要义就是实现人类的绝对解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我们吸收其精华,将其中的宝贵成果内化为自我之经验,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为人民谋幸福,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在我国脱贫攻坚的实践中,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实现脱贫攻坚伟大胜利的核心保障,没有“中国之制”,必不可能有“中国之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把消除贫困作为本质要求,着力实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新时代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决策部署和制度安排,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举措行动,打造全国一盘棋,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实现共同目标。中国立足国情,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智力,戮力同心,上下通行,开辟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脱贫攻坚之路,建立了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2]。我国正是大力发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充分利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功能和巨大支持,才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这一艰巨任务。

1.4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

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用来指导怎样实现全民脱贫,这也作为中国人类历史上具有历程碑意义的方针战略目标。包括以下内容:扶贫开发,“精准”至关重要;“精准”就是扶贫要扶到点上、根上;如何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这四大问题。每个家庭致贫原因不同,每个地区环境因素也不一样,贫困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其经济基础、发展能力、思想文化、教育程度不同,因此治理方法和路径也必然不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坚持因地因人施策,将实际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任务做了以下几点的强调:对象清晰到人;措施明确到户;有详细的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情况明朗;驻村干部有成绩;脱贫有效果。在实现打赢脱贫攻坚战役的道路上,广大脱贫工作者正是坚决执行相关基本政策方略,才使得一大批贫困人口摘除贫困的帽子,真正实现了小康生活。鉴定正确方略不动摇,大力推进创新,是脱贫攻坚战取得伟大胜利的法宝之一。

1.5 坚持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我们要始终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激发人民群众中蕴藏的智慧和力量[3],调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激发脱贫攻坚对象的内生动力,鼓励和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信心和决心,自力更生,最大程度发挥其主体作用,提高发展能力,这是新时代脱贫攻坚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之一。自我发展是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大力推行“扶志、扶智、扶技”策略,纠正扶贫思想,变被动为主动。扶贫不单单是简单的给予钱物,更是要解决长远问题,以防止返贫现象的发生,正真实现自给自足的生活状况,将基本物质帮扶与教授技能相结合,使脱贫致富与促进发展双轨同步实现,大力鼓励民众实现自我意识的脱贫。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脱贫攻坚的成果是长久有效的,而不会出现短暂的富裕之后再此出现贫苦的现象。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是脱贫攻坚非常重要的方法和经验,它能引导贫困群众依靠自身的辛勤劳动去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具有根本性和长久性。

1.6 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也是脱贫攻坚之路。实行改革开放,为我国社会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我国解决社会问题的开辟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坚持改革开放,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发展带动减贫,以减贫支撑发展,不断出台有利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的政策,为大规模减贫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5]。新时代以来,我国始终坚持走开发式扶贫的路子,把发展放在首位,一方面,支持、鼓励贫困地区干部群众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实现就地脱贫致富。另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我国财产收入逐年雄厚,正是有了强有力的经济保障,政府大力扶植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脱贫攻坚任务的实现创造基本条件。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使得人民福祉不断增进,人民多层化多样化需求得到满足,脱贫攻坚的成果得到巩固。实践充分证明,坚持改革开放是脱贫攻坚取得胜利的实践智慧。

1.7 坚持广泛动员凝聚强大的脱贫攻坚合力

广泛动员凝聚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到脱贫攻坚战中来,这是我国脱贫攻坚取得胜利的成功经验,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脱贫攻坚的重要特征。脱贫攻坚战不仅需要党和政府的领导,也需要全社会的参与,需要全国人民的全部力量来完成。新时代以来,我国各级党政单位都为脱贫攻坚的实现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在积极推动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贫健全各扶贫单位工作机制、创新帮扶措施、努力提高扶贫成效上,成效显著;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广大民众参与脱贫攻坚,新时代以来,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广大民众先后展开“希望工程”“幸福工程”“春蕾计划”等多种形式的扶贫活动来面对脱贫攻坚战中出现的新任务、新要求[6]。实践充分证明,脱贫攻坚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一个地区就能实现的任务,它需要各方力量共同参与进来,要求政府、社会、市场三轨协同,形成攻坚决胜的强大合力。

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成就及经验总结

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役的收官之年,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任务上取得重大突破和胜利,这一年必将载入人类文明之史册。这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借鉴的渠道和方法,也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以及国际影响力和号召力。现对这些成果和经验做一个简要的总结与分析。

2.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成就

2.1.1 经济运行实现稳中有进。“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经济总量依旧位居世界前列。经济增长不再只看重增长速度,更关注经济发展的质量,优化市场结构,在推进新发展理念过程中,取得了一些值得肯定的成果。

2.1.2 完美打赢脱贫攻坚战。第一个百年目标任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交付。基本实现了全面脱贫,所有贫困县摘帽成功,消除绝对差距,达到既定目标,受益人口达1亿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傲然成绩。

2.1.3 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2019年,继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科技水平正在赶超其他发达国家。知识产权产出居世界前列,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茁壮成长。我国创新指数位居世界第十四位,并保持上升势头。

2.1.4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积极推进新能源的研发推广,优化能源产业结构,从多个方面降低能源消耗,继续加大污染防治。大力推行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全面加强依法治理环境问题,森林覆盖率逐步提高。

2.1.5 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水平得到新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人民的“钱袋子”和“菜篮子”都得到有利保障,衣、食、住、行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改善。社会建设的能力与实力显著增强,文化影响力也在国际上得到认证。社会治理方式不断创新,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2.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验总结

2.2.1 始终坚持党的统一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够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在于始终坚持和加强了党的统一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提出,是基于不同的历史背景。从开始的解决基本温饱问题,到后来的实现全民小康,以及最终要实现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是在特定环境因素下才能实现的,而这些因素的前提保证必然是坚持党的核心领导地位不会发生动摇。在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奋斗过程中,也必然需要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去努力奋斗和艰苦创造的。

2.2.2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这方面的道理讲透了,人民至上的观念深入人心。以人民为中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就是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7]。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主体,坚持人民的核心地位不动摇,充分激发人民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将实现。

2.2.3 始终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新的动力。在改革开放的基础之上,依照中国实际国情,继续大力推行全面深化改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党带领人民迈过一道道艰难险阻,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人间奇迹。在建设好国家的同时,也要讲好中国故事,让更多的人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爱上中国。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攻坚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画好脱贫攻坚图 决战脱贫奔小康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脱贫攻坚首当其冲
努力为老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