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清县高海拔中稻区后备优质新品种简比展示初报

2021-04-04余琼容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3期
关键词:分蘖力株型结实率

余琼容

(闽清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福建闽清35080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稻米的优质需求也越来越高。下祝是闽清县高海拔优质稻米主产区,当地的主栽品种甬优9号、中浙优8号等品种经多年栽培,抗性有所下降,米质也逐渐不适应消费者的需求。2020年,笔者与闽清县种子服务中心承担福州市优质稻新品种展示示范项目,引进15个已审定、待审或引种备案的优质稻新品种,在下祝乡后岭村建立简比展示基地,旨在筛选出适宜闽清县高海拔中稻区栽培的高档优质后备新品种,为2021年推广提供种源,进一步提升全县稻米档次,提高种植效益。

1 材料与方法

1.1 展示品种与来源

参展品种共有17个,其中新品种15个,对照品种2个。

1.2 展示方法

在海拔约730 m的下祝乡后岭村设立简比展示基地,采取顺序排列,不设重复,以甬优9号(CK1)、中浙优8号(CK2)为对照,每个品种种植面积约40 m2。采取统一播种、统一育秧、统一移栽、统一种植规格,株行距24.3 cm×27.6 cm,丛插1粒谷,统一按当地常规栽培管理。观察记载各品种的生育期、长势长相及抗逆性,成熟时考种、实割测产,将其结果汇总、比较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表现

由表2可知,各品种生育期在150~167 d之间,均比CK1短,其中生育期最长的新品种是甬优7860,平均比CK1短2 d,与CK2持平;生育期最短的是桃香优361,平均比CK1短19 d、比CK2短17 d。

2.2 产量表现

从表3可以看出,各新品种平均每亩产量在514.16~670.13 kg之间,平均比CK1增产的新品种有11个,增幅0.95%~23.34%;平均比CK2增产的新品种有3个,增幅0.55%~8.01%。其中平均产量最高的新 品 种 是 秀 优4913,平 均 比CK1、CK2分 别 增 产23.34%、8.01%;其次是泰两优217,平均比CK1、CK2分别增产17.67%、3.04%;最低的是桃香优361,分别比CK1、CK2减产5.36%、17.13%。

2.3 主要农艺性状

2.3.1 有效穗、株高、剑叶 从表4可以看出,平均有效穗最多的是中浙优华湘占,比CK2多4.22万条/亩;最少的是甬优7860,平均比CK1少3.72万条/亩。平均株高新品种中最高的是野香优699,平均比CK2高17.0 cm;最矮的是桃香优361,平均比CK2矮24.7 cm。剑叶长新品种中最长的是明1优臻占,平均比CK2长9.0 cm;最短的是广8优165,平均比CK2短5.8 cm。剑叶最宽的是华浙优H7,平均比CK2宽0.70 cm;最窄的是中浙优华湘占,平均比CK2窄0.19 cm。

表1 参展品种名称及来源

表2 各参展品种生育期表现

表3 各参展品种产量

2.3.2 穗部性状 由表4可知,平均穗长各新品种中最长的是明1优臻占,平均比CK2长4.3 cm;最短的是川康优6号、华浙优H7,平均比CK2短1.3 cm。平均穗粒数最多的是甬优7860,平均比CK1多123.1粒;最少的是桃香优361,平均比CK2少50.7粒。穗着粒密度最大的是秀优4913,平均每厘米比CK1多5.4粒,最小的是桃香优361,平均比CK2少2.5粒。平均结实率最高的是桃香优361,平均比CK2高11.8%;最低的是甬优7860,平均比CK1低7.9%。千粒重各新品种中最重的是桃香优361,平均比CK2重3.0 g;最轻的是广8优165,平均比CK2轻6.0 g。

2.4 抗病性、抗倒性、熟期转色

从田间观察情况来看(表5),植株整齐度各新品种均齐。穗颈瘟除了桃香优361为中等发生外,各新品种均无发生;纹枯病除了桃香优361为中等发生外,其余新品种均为轻发生;细条病各品种均未发生;稻曲病除了川康优6号、明1优臻占、广8优165、18优28、昌两优丝苗、君红丝苗未发生外,其余各新品种均为轻发生。各新品种均未发生倒伏。熟期转色新品种桃香优361、川康优6号、深两优2808、泰两优217、君红丝苗为中等,昌两优丝苗为差,其余新品种熟期转色均好。

3 综合评价

3.1 秀优4913

平均产量为670.13 kg/亩,比对照甬优9号增23.34%,居第1位。生育期比CK1早熟4 d。株高中等,茎秆粗壮,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群体较整齐,剑叶长短适中、直立,熟期转色好。丰产性好,穗较短,粒多,着粒密,结实率中,千粒重中,谷粒圆短,有短芒。轻感稻曲病,抗倒性较好,建议2021年扩大示范。

3.2 泰两优217

平均产量为639.28 kg/亩,比对照中浙优8号增3.04%,居第2位。生育期比CK2早熟4 d。株高中等,株型松散,分蘖力中等,群体较整齐,剑叶长短适中、直立,熟期转色中等。穗大粒多,结实率较高,千粒重中。轻感稻曲病,抗倒性较好,建议2021年扩大示范。

3.3 甬优7860

平均产量为623.85 kg/亩,比对照甬优9号增产14.83%,居第3位。生育期比CK1短2 d。植株中等,株型适中,茎秆粗壮,分蘖力较差,剑叶长短适中、直立,熟期转色好。穗大粒多,结实率中,千粒重中。轻感稻曲病,抗倒性较好,建议2021年扩大示范。

表4 各参展品种主要农艺性状

表5 各参展品种的植株整齐度、抗性表现与熟期转色

3.4 野香优699

平均产量为613.57 kg/亩,比对照中浙优8号减产1.11%,居第5位。生育期平均比CK2早熟2 d。植株高大,株型适中,茎杆粗壮,分蘖力强,剑叶长、直立,熟期转色好。穗大粒多,结实率较高,千粒重中,谷粒细长型。轻感稻曲病,抗倒性较好,建议2021年续试。

3.5 明1优臻占

平均产量为599.86 kg/亩,比对照中浙优8号减产3.32%,居第6位。生育期平均比CK2短5 d。株高较高,株型适中,茎秆粗壮,分蘖力强,剑叶长、直立,熟期转色好。穗大粒多,结实率中,谷粒细长型,千粒重中。轻感纹枯病,抗倒性较好,建议2021年续试。

3.6 华浙优H7、广8优165、18优28、川康优6号、野香优967

平均产量在548.44~586.15 kg/亩之间,均比对照甬优9号增产,增幅0.95%~7.89%;均比对照中浙优8号减产,减幅5.53%~11.60%。生育期适宜,均比CK1、CK2早熟2~7 d。丰产性较好,穗大粒多,结实率较高,千粒重中。抗性较好,建议2021年续试。

3.7 深两优2802、君红丝苗

平均产量分别为557.01 kg/亩、541.59 kg/亩,分别比对照中浙优8号减产10.22%、12.71%。较早熟,生育期比对照中浙优8号短7 d。它们均为红米,可作为特种优质稻新品种小面积续试。

3.8 昌两优丝苗、中浙优华湘占、桃香优361

表现一般,均比CK1、CK2减产,减幅1.89%~17.13%。桃香优361太早熟,抗性差,建议小面积续试或中止展示。

猜你喜欢

分蘖力株型结实率
2021~2022年度南阳市小麦新品种展示总结报告
Bna-novel-miR36421调节拟南芥株型和花器官发育的功能验证
覆膜穴播条件下种植密度对不同分蘖力糜子品种产量的影响
安麦1350 在不同地区的分蘖力和产量表现及其相关性分析
辐照育种杂交水稻Ⅱ优838的耐热性鉴定
多肉植物侧芽怎么处理
不同栽培措施对两种枣结实的影响
2015年太湖县杂交中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玉米株型和幅宽对套作大豆产量的影响
不同施氮条件下不同株型水稻根系形态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