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思考
2021-04-03刘小兰
刘小兰
近几十年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信息技术的进步也带动了医疗行业的发展,使得医疗行业的信息化程度提高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健康医疗数据,近年来其数据量更是呈几何倍数增长[1]。医疗健康大数据近几十年来作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在欧美、日本等较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已将其列为高度重视的战略领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应用”[2],未来15年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的发展,各行各业的数据量和数据类别快速增加,大数据和大数据技术已成为非常重要的资产和核心技术[3]。国家也出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高新技术,进行传染病监控和资源调配。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公共卫生领域,要结合公共卫生自身特点,重在预警和应急处理。应急管理是指应对重大突发性事件时,政府以及其他机构通过采取系列措施,包括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前期预防、事中应对和后期完善,政府应急管理通常分为预防、准备、处理和完善四个阶段[4]。国家和政府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是一项需要全民参与,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工程 ,其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全局把控和顶层设计 ,还需要各级组织的联动与协同[5]。文章试图通过分析、总结我国目前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存在的不足方面,尝试从大数据技术应用方面去思考和阐述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从而提高我国政府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
1 存在问题
1.1 预警和风险评估能力不足
公共卫生危险预警是对可能引发公共卫生危险的各种因素进行监控,对将来可能发生的公共卫生危机进行预判,以期望及时控制危险因素或预防危机扩散。政府相关部门根据实时监控提供的预警信息,及时判断未来潜在发生的危机并发出相关预警信号[6],指导人们提前安排生活、生产。美国已经在与公共卫生危机的长期抗争中逐步建立起复合治理框架下的全域公共卫生体系,1988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研究所发表报告《公共卫生的未来》,说明了公共卫生事业应包括更广泛的力量,值得全社会普通公民一起共同努力[7]。在我国目前主要还是政府的公共卫生管理机构执行相关公共卫生管理事宜,红十字会、社会志愿组织和普通民众等非政府组织参与度低。这些组织和个人通常能在危机前识别危机,如果这些力量能得到有效利用,将会极大的扩充公共卫生资源有效性。另一方面虽然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对传染病的预测预警进行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由于理论的不完善和信息技术的制约,传统的预测预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传染病预测预警的需要。尤其是近几年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出现,对传染病精准的预测,精确的风险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 综合性预警管理系统缺乏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系统和其他公共卫生监测系统。各地也已经建立了多种多样的传染病监测系统。但是监测过程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没得到很好的利用,相关的监测系统较难发挥前期的预警作用[8]。而事实上各地机构在危机信息上报方面,基本上采用直报网络系统或者传染病管理系统实行逐层上报,上报时间不及时,数据输入有误,人为犯错等往往会造成信息的失真甚至错误,得到的信息不及时耽误判断危机的最佳时机。同时我国在应对公共卫生危机时多采取几个部门联合作业的方式。目前,疾控中心、社区医院和综合医院各司其职,部门与部门,机构和机构之间传染病信息不能完全共享,或共享不及时,延误处理危机的最佳时机,耽误相关管理部门快速作出反应和决策。同时在一些传染信息上报方面,一些部门和机构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或者对实际情况无法准确判断时,存在对关键预警信息进行瞒报或迟迟无法决定是否上报等现象。所以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中,暂时缺乏集信息收集、处理、反馈于一体的综合性预警信息系统。
1.3 综合应急能力不足
应对重大传染性疾病的关键是速度,随着响应时间的增加,感染人数可能呈指数级增长。因此,耽搁时间越长,问题就越大,时间、数据、信息和资源是决定管理效率的重要因素[9]。
据《2015-2020年中国传染病医院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显示,我国现有传染病医院164家,160家公立医院。其中只有百分之十几的医院达到三级医院规模,床位数超过500张;大多数传染病医院的床位数量只有几十到300张以内,这样的医院超过了所有传染病医院一半的比例[10]。综合医院的传染病收治能力有待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有待提高。大部分综合医院虽按常规设置了感染性疾病门诊及病房,但普遍规模偏小、病床数量少、专业人员有限。目前在国内虽然很多城市都设立了传染病医院,但因为各方面原因,其综合救治能力依然较低,综合应急能力不强。目前各地的传染病医院平常应对的传染疾病类型主要肝炎、结核病等一些常见病,对急危重症患者需要多部门、多学科联合应对的救治工作会显现出传染病医院综合救治能力不强,应急能力较低的问题。一个城市综合医院的综合应急能力反应了该城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2 基于大数据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思考
2.1 建立健全预警体系,提升风险评估能力
着力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预防是经济有效的健康策略。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常备不懈,完善公共卫生重大风险研判、评估、决策、防控协同机制,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将预防关口前移,避免小病酿成大疫[11]。
利用大数据助力地方政府精准预测和科学决策,提升风险评估能力。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建立大数据计算模型能够对传染病的传播速度、传播趋势、传播情况等进行科学预测和动态监测。可以为地方政府统筹医疗物资和医护人员,制定统筹调度策略,制定交通管制政策,制定经济复苏政策等提供可靠依据,例如对传染病的程度进行预估,提前安排医疗资源和物资,对缓解医疗物资不足有较大作用。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预估预测传染病对经济的影响,对政府健全应急反应机制有很大作用。
2.2 建立多部门协同联动,实现互联互通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卫生领域问题已不仅是一个领域的问题,而是涉及社会各方面的一个社会问题。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不仅仅是医疗技术水平受到挑战,更是对一个国家综合治理能力的挑战。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各部门的协同联动,互联互通,对于共享卫生资源和做出综合应对决策有重大意义。
医疗健康大数据的互联互通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需要各部门之间执行共同的规范,执行共同的契约和目标。各机构和部门从建立共同的实施标准为起点,遵守统一标准,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数据互联互通需要数据标准化、规范化,同时数据流程的规范和标准化。相关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需要从上而下的顶层设计,高屋建瓴推动标准和规范落地。同时医疗健康大数据不同于普通的数据,要实现互联互通应建立统一的数据安全和伦理标准,加强制度保障和有效落实,从法律上保护数据的安全和数据伦理。
2.3 健全公共卫生大数据应急体系
2.3.1 打造公共卫生大数据应用协同网络
区域协同医疗网络服务体系是以医疗信息以及健康数据为中心,以区域内各级医疗服务机构、医疗服务保障机构、医疗服务监管机构为基础,突破人力、物力、财力以及网络信息壁垒,最终实现信息与资源共享[1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在公共卫生领域建立了各种管理系统和数据平台。但是怎么整合多源异构的数据集,实现跨部门跨机构应用,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的广泛应用,使得互联网络中充满了人群社会化活动的大量非结构化公共卫生信息。如何利用这些海量的、价值低的、动态的信息是公共卫生大数据应用协同网络的新方向。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推进公共卫生领域大数据应用指明了方向,例如加强公共卫生业务系统建设、建设网络直报系统,规范传染病网报机制等。同时相关指导意见在明确限定数据共享范围方式和内容的前提下,搭建一些开放平台,通过大规模协作网络,开放数据、开放学科、开放源代码社区等提升分析和处理公共卫生大数据的能力,确保真正的“研究社区”的建立;在共享知识和数据的环境下定期发布公共卫生领域大数据应用的最佳实践成果,提升持续研究能力。
2.3.2 完善公共卫生大数据应用体系
2016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47号),指出要夯实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基础,推进公共卫生大数据应用,认为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将带来健康医疗模式的深刻变化,有利于激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动力与活力,提升健康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13]。
加强公共卫生大数据的应用,首先加强公共卫生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业务信息系统和公共卫生数据平台,逐渐整合各行业的数据,同时要加强数据质量控制,优化大数据基础环境;加快推动大数据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升实验室检测能力,在公共卫生各领域引入云计算、物联网、数据挖掘等技术,搭建基于云计算的物联网大数据研究技术平台,研究完善、高效、成熟的大数据分析方法和计算模型;推动多学科、多平台合作,实现公共卫生大数据收集、处理、共享、挖掘、应用和决策一体化,更好地促进传染病预警监测,提升传染病应急能力。建立适应现代化疾控体系的人才培养机制,建设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培养既懂医学又懂大数据技术的高水平复合人才。建立公共卫生大数据标准化机制,完善公共卫生大数据应用法律法规,推动公共卫生大数据健康应用。
通过公共卫生大数据的应用能够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健全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提高实时分析、研判的能力。同时增强监测预警能力,提升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在跟进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分析时,能够提高评估和分析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建立多方协作的大数据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推进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大数据应用,建立完善的大数据应用功能将成为推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