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2021-04-03王银
王 银
济南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3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18年1月-2020年1月间收治的50例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研究组、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中,男、女性人数分别13例、12例,年龄在33-55岁间,平均(41.9±8.3)岁,病发时间为1小时-14天,平均(7.8±3.5)天。对照组中,男、女人数分别为12例、13例,年龄在32-53岁间,平均(42.5±7.7)岁,病发时间为1小时-14天,平均(8.1±3.1)天。两组患者经CT影像学检查和MRI诊断后均符合第六届全国脑血管会议对脑血管症状提出的评判标准。所有患者入组前均排除患有心、肝、肾等脏器官功能障碍、认知障碍、精神疾病等。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具体包括:术前宣教、健康指导、饮食指导、心理指导、病情检测以及用药指导等。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心理护理:(1)做好同患者之间交流沟通工作,护理人员通过和患者展开密切交谈,了解患者心理情况,并让患者填写医院自制的患者心理调查表,根据患者日常表现及调查表填写结果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并从社会因素、健康因素、心理因素、人际因素、经济因素等方面分析患者存在心理问题的原因。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整个交流过程中,态度要热情、真诚,语言要委婉、暖心,避免无意中对患者心理造成伤害,并积极鼓励患者家属评估多陪同患者。(2)采用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患者讲述脑卒中疾病相关知识,并通过从:治病因素、疾病发生过程、机体症状表现、疾病进展情况、并发症、临床治疗方法、健康预防措施、术后恢复等多个层面为患者进行详细讲解,保证患者对相关方面的知识有着较深的掌握。并指导患者定期测量血脂、血氧、血压等指标。邀请相关方面的专家、学者为患者直面讲解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并为患者答疑解惑,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情感,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治疗配合性。(3)为患者提供书脑卒中相关书面材料,每天指导患者阅读30-40分钟,使患者对该方面知识深刻了解,并懂得如何自我预防和控制疾病,以及心理情绪对脑卒中疾病的影响,使患者明白调整心理情绪对改善该疾病预后效果的重要性。(4)护理人员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情绪、感受,找到影响患者心理情绪的因素,并给患者予以心理安慰,解决其心理困惑。针对患者所表现出的正确行为或者积极思想予以鼓励,并针对其所产生的不良情绪或行为需及时指导和纠正。两组患者均连续接受3个月护理。
1.3观察指标 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结果,SAS评分越高对应患者焦虑情绪越严重、SDS评分结果越高对应患者抑郁情绪越严重。
2 结 果
干预前,对照组、研究组患者SDS评分分别为60.08 ±5.66分、59.62±5.25分,SAS评分结果分别为57.03±4.58分、56.22分±4.66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SDS评分分别为52.12±6.11分、48.23分±5.89分,SDS评分分别为49.88±5.41分、45.21±4.56分,研究组患者得分均明显较对照组患者低(P均<0.05)。
3 讨 论
缺血性脑卒中疾病属于对人类生命安全威胁极大的疾病,每年有大量人群因急性脑卒中疾病致死或致残,因此提对高该种疾病治疗有效性是目前医学界重点研究的话题。随着近几年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该疾病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发病年龄在59岁以下的患者被称为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我国近几年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人群中发病率逐年增长。相比老年患者,中青年患者经临床治疗后一般都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由于受患者治疗期间负性心理情绪的影响,导致病情控制难度较大,且会使得神经功能恢复受到影响,降低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对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尤为重要。
本研究中对研究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通过全方面、系统性的为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心理调节,并根据患者心理评估结果及导致心理负面情绪的原因,为其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有效达到改善患者心理情绪的目的,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结果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结果均明显更低(P均<0.05)。提示,通过对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使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抑郁、焦虑等负面心理情绪起到有效的改善效果,有助于患者疾病康复。
4 总 结
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对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心理负面情绪起到良好的改善效果,有助于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情绪,具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