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效胰岛素结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
2021-04-03王琳
王 琳
潍坊市中医院,山东 潍坊 261000
糖尿病是常见代谢性疾病之一,其中2型糖尿病发生率较高,与患者日常作息及饮食习惯关系密切,临床表现为多尿、多食、体重下降,严重会引发眼疾及肝肾等器官并发症,影响其生命健康[1]。通常临床采取药物治疗,但药物种类较多,其疗效及安全性存在差异[2]。故本文将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长效胰岛素结合口服降糖药的疗效,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计算机表法将分为试验组(n=56)与参照组(n=56),试验组患者中,男女之比为31:25,年龄取值上、下线分别为79岁、45岁,平均年龄数值为(60.14±4.63)岁;参照组患者中,男女之比为33:23,年龄取值上、下线分别为78岁、46岁,平均年龄数值为(60.47±4.92)岁。利用统计学软件研究两组患者资料,P值>0.05,其数据存在研究参考意义,经患者及家属确认后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并上交至伦理委员会后获批。
1.2方法 给予参照组行长效胰岛素治疗,于每晚睡前采取长效胰岛素皮下注射,初始剂量为8~10U,后续剂量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期间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指标,指导其运动及饮食干预。给予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降糖药,行二甲双胍片(上海衡山药业有限公司,规格:0.25g,国药准字H31021359)0.5g口服,拜糖平(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规格:50mg国药准字H19990205)50mg口服,每日3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2)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恶心呕吐、血压升高、低血糖及心绞痛等,计算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此次我院参与研究的患者所有临床数据全部应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对比分析采取(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且予以t检验,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分析采取率(%)的形式表示,且予以X2检验,当检验结果显示为P<0.05且具有明显的差异对比,统计学存在研究意义。
2 结 果
2.1对比试验组与参照组糖尿病相关指标 试验组患者空腹血糖为(6.69±2.41)mmol/L,餐后2h血糖为(9.24±1.85)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5.12±1.38)%;参照组患者空腹血糖为(11.58±2.96)mmol/L,餐后2h血糖为(16.24±3.52)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8.52±2.19)%。试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均低于参照组,T值分别为9.5868、13.1730、9.8292,P<0.05,统计学存在研究意义。
2.2对比试验组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试验组患者中发生恶心呕吐1例、血压升高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2/56);参照组患者中发生恶心呕吐3例,血压升高4例,低血糖3例,心绞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65%(11/56)。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X2=7.0490,P=0.0079<0.05,统计学存在研究意义。
3 讨 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2型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发病因素较多,与日常生活及饮食有密切关系,其发病机制主要是机体内丧失或弱化产生胰岛素能力,使体内血糖浓度升高引发病症[3]。长效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常用注射类药物,其优点是作用效果好且半衰期较长,降糖效果明显,但是存在明显作用高峰期,可诱发低血糖、恶心、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无法平稳控制血糖水平[4]。二甲双胍和拜糖平是常用口服类药物,可针对控制饮食疗效仍不明显的肥胖及伴高胰岛素血症等患者,不仅能调整血糖还能改善血脂水平,而且该联合药物不会发生低血糖等不良反应,能弥补长效胰岛素的不足,联合用药能促进血糖控制,减少不良反应产生[5]。
计算数据表明,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7%)低于参照组的(19.65%),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均低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存在研究意义。
综合以上结论,长效胰岛素联合降糖药口服治疗2型糖尿病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控制血糖水平处于正常范围,改善临床症状,值得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