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综合医院在防控新冠肺炎中的应对策略
2021-04-03陈志宇刘文海
■ 刘 彩 陈志宇 刘文海
1 背景
北海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收治的定点医疗机构,在这次突发事件中,能够快速反应、统筹安排,科学管理,调动全院资源,凝聚全体力量,完成统筹统战任务。预检分检、发热门诊无漏诊、误诊,隔离病房和全院范围内无交叉感染,实现所有医务、防疫人员“零感染”。
2 应对措施
2.1 快速建立防疫组织框架
快速建立院内防疫指挥部是疫情防控的关键。院内指挥部的职责主要是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及国家、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疫情防控的部署要求;科学、统筹管理,部署整个防疫工作;指导和制定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方案,及时将最新疫情报告上级部门,做好疫情防控宣传报道,及时总结和推广疫情防控工作好经验好做法,确保防控工作顺利进行。
指挥部由院长担任总指挥,副院级领导担任副总指挥,领导层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将防疫工作放在全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指挥部成员,在防疫过程中,除了医疗救治和感染控制是重点,信息报送、人员培训、物资采购供应、人员调配也是缺一不可。因此,设立信息报送组、医疗救治组、物资保障组、工作协调组、防控知识培训组、个人防护督查组、患者转运组、后勤保障组、感染管理组、职工健康管理排查组、宣传组、纪律督查组等多个防控工作小组,全方位、无死角管控,扎实稳步推进抗疫工作的落实。
2.2 准确决策,快速建立抗疫体系
抗疫需要科学的决策,决策需要靠谱的数据,快速建立信息系统至关重要。疑似、确诊、无症状感染者病例2小时内完成网报。其他疫情信息和相关数据由临床一线科室提供原始数据,科室设立专职信息报送员,科室负责人审核后上报院内指挥部信息报送组汇总,医院负责人审核上报上一级指挥部,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首先,由于疫情发生突然,疑似、确诊患者瞬间增加,原来的医院信息系统没有针对该疾病的流行病学史等专项统计。新冠肺炎感染的患者主要诊断依据之一是流行病学史,因此必须要快速建立医嘱、病程记录、会诊记录等模板,将新冠肺炎诊断项目纳入,让医生及时记录首诊、会诊、治疗、护理、随访等情况,完善基础数据库。所有记录采用表格式,选项打钩记录,设置必填项目,计算机系统自动生成报表导取,防止漏项,避免重复填写和差错,提高工作效率。其次,迅速建立院内统计系统,收集确诊、疑似、可疑患者的信息,准确记录患者发病经过、首诊、入院、治疗、转归、随访等情况,提供原始可追溯的数据。做到收治1例,登记1例,管理1例,报告1例。每天将门诊量、发热门诊量、新增人数、排除人数、治愈人数、死亡人数等情况形成数据报表和分析图表及时汇报,指挥部依据数据分析进行决策。
2020年1月17日疫情初期,我院发现广西壮族自治区首例疑似病例,立即进入抗疫状态,确定收治方案,及时决策开通市中心外的隔离病区;封锁全院进出口,严格监控进入医院的人员;规范转运通道,增加负压急救车,规范发热门诊和重症负压病房。将患者按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分类处理治疗,增派医务人员到发热门诊、感染性疾病科、隔离病区支援。根据发热门诊就诊量,及时将发热门诊移出综合院区,既有效防止交叉感染,又确保正常的医疗救治。防疫物资储备量、需求量和消耗量以科室为单位每日统计上报,真实反映防护物资使用和储备情况,便于合理采购、储备、发放物资。提前充分做好物资储备,确保疫情期间使用。
2.3 闭环管理,有效防止医院感染
防控期间医院在确保新冠肺炎患者排查的同时,也要保证其他科室患者的就诊和治疗,设置新冠肺炎患者的独立就诊区和治疗区域在综合医院非常重要。发热门诊是防控急性传染病期间专门用于排查疑似传染病患者、治疗发热患者所启动的预防预警机制[1]。我院及时利用医院附近的闲置用房在14天内改进一个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的发热门诊,选址远离医院综合门诊,与普通就诊患者完全分开,减少对医院正常工作的影响,真正实现了“一站式”闭环管理。标准建设“三区两通道两缓冲”,成人和儿童分开就诊,独立的污水系统,避免交叉感染。独立实验室、采血室、核酸取样室和移动车载CT,28间观察室的留观区,患者无需离开诊区,在发热门诊内即可完成挂号、建卡、缴费、就诊、检查、取药、治疗、观察等项目。建立核酸检测基地,确保发热患者4~6小时内能通过核酸检测进行排查,凭医生签署已排除可疑新冠肺炎的意见方可放行离开诊区,真正实现“一站式”闭环管理。
根据“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在诊疗中发现的疑似患者,由专人走专用通道全程封闭护送到感染性疾病科单间隔离病房,一旦确诊立即启动负压救护车送至确诊隔离病房治疗。期间没有任何机会接触其他患者和无关人员,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减轻其他患者到综合医院就诊的顾虑。
2.4 培训到位,准确诊断及时救治
新冠肺炎具有潜伏期短、起病急、病程进展快、人群易感、聚集性发病等特点[2]。我院在发现第一例确诊患者时能及时做好防护,29名密切接触医务人员均无一人感染;能做到“四早”,得益于早期我院对疫情的重视,对诊疗标准培训的及时,对疫情信息的敏感。
在整个疫情期间,新冠肺炎的诊疗方案不断更新,每一版修订我院都通过视频、微信、网络、分组、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培训,由防控知识培训组负责培训,现场考核、抽查。培训内容除了诊断标准、防控指南,还有医疗废物处理、环境卫生消毒、自我防护等院内感染知识,理论结合操作,从戴口罩、手消毒到穿脱防护服都要经过层层考核。培训对象除了医务人员,还包括每位行政后勤、患者和陪护人员。截至3月31日没有一位员工、患者和陪护感染,真正实现“零感染”。
在医疗救治工作中积极发挥中医药作用,加强中西医结合,建立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促进医疗救治取得良好效果[3]。
2.5 合理调配,抗击疫情众志成城
充分调动感染性疾病科、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的医务人员到发热门诊、隔离病房上岗。当患者量增加时,优先考虑内科再到外科的医务人员,党员优先、志愿者参与。选定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儿科高年资、权威医生组成专家组,负责会诊工作。24小时随时会诊,可疑新冠肺炎的患者均由专家组会诊诊断,做到无一遗漏,无一误诊。发动全院职工利用休息时间参加预检分诊、体温监测工作;抽调经验丰富、质控能力强的人员负责信息统计汇总工作。感染性疾病科、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的清洁工人、保卫人员也要经过层层考核筛选,力求规避每个容易疏漏的环节,确保患者安全,员工无感染。
2.6 人物同防,不断巩固防控成果
在后疫情时期始终坚持医院封闭管理,入口设预检分诊、体温监测、流行病学史调查;门诊分时段预约、避免人员聚集;佩戴口罩、保持有效距离,每项不掉以轻心。住院病区禁止探视,如无必要不留陪护,病情确实需要留陪护,只能一患一陪,住院期间不得离开院区,要求实名登记、核酸检测,每天监测体温和症状,如有异常立即就诊排查。发热门诊、隔离病区设置工作人员隔离区,参加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的所有工作人员同时接受闭环管理。医院感染控制是重中之重,院内使用感应或脚踏式水龙头、语音播报电梯、人脸识别门禁、自助售卖、网上预约、网上缴费等系统设施,避免人员聚集、交叉接触感染。物表按规范消毒的同时定期进行核酸检测,防范于未然。后勤保障组为闭环管理的患者、工作人员、封闭管理的住院患者和陪护提供特色营养餐、下送配餐、净菜配菜、自助厨房等人性化服务,确保患者及工作人员封闭管理。
职工健康管理排查组监测和管理全院员工、实习进修人员、外包人员的症状体温、外出行踪、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情况。设院、科两级专职健康管理员,每天由科级上报,院级汇总,院感科追踪。高度关注全院工作人员核酸检查筛查情况,隔离病房、发热门诊、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工勤、安保等重点人群每周检测,全院各区域每周抽查人员检测,尽早发现潜在风险。院区工作人员都进行新冠疫苗接种,短期内快速形成免疫屏障,保障人员安全。
3 总结
在这次疫情防控中,作为综合医院担任新冠肺炎定点医疗机构,有人财物技充足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环境复杂、心存侥幸的劣势。我院能克服劣势,发挥优势,不“坐等靠”,积极采取措施,正确决策,合理安排,科学应对,思想始终绷紧。在后疫情时期,仍然保留院内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作战,12个防控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确保综合医院疫情防控的同时,其他工作得以正常运转。始终坚持对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科学隔离救治,对发热患者、参加救治工作人员实施闭环管理,住院患者和陪护封闭管理,在源头上控制传染源。充分发挥现代信息化和科学技术,使用现代设备设施,建立大型核酸检测基地,严格医院感染控制,切断传播途径。积极响应疫苗接种工作部署,尽早建立保护屏障。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举全院之力使得人财物技发挥到极致。在整个疫情防控工作,有分工有监督,有培训有考核,有协调有保障,坚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才能维持综合医院的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