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社会公仆”思想对医学生廉洁医德教育的启示
2021-04-03许学国
许学国,马 伟
(1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办公室,山东 泰安 271000,xueguoxu@126.com;2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6)
近年来国家不断推进依法治国,从法治层面重拳出击、不断打击商业贿赂。2018年国家成立监察委员会,反腐力度空前加大,持续推进系统化反腐,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反腐体系。然而,人情社会背景下,一些医务人员“收受红包”等不良社会风气正日益腐蚀着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医疗队伍。在医学教育中贯彻落实以马克思“社会公仆”思想为指导的医德教育、廉洁教育,让医学生树立“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和“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廉洁意识,这是塑造一支医德高尚的医护人员队伍所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在卫生健康行业贯彻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1 医学生廉洁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提到廉政建设,人们的观念中往往会与权力部门、公职人员挂钩,但近年来,随着新闻媒体的曝光,典型案例的报道,医疗行业暴露的腐败问题逐渐显露。由于医疗行为的专业特征,开大处方、过度医疗等行为难以获取证据,更多靠医师的职业道德自律,但道德规制威慑力并不强,医疗腐败案件层出不穷。追根溯源,根治医疗腐败需双管齐下:一方面要加强医疗行业的法律约束,构建防范处理医疗腐败案件的法律法规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强医德教育,提高医务工作者的医德素养,引导广大医务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医师的医德素养需要从源头抓起,从医学生抓起,强基固本,才能以“源头活水”推动行风建设,达到医患和谐。
医学技术的发展、医疗仪器的更新换代使得病患被“异化”“物化”,医学生分辨是非和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侵袭的“免疫力”受到巨大的冲击。面对医疗腐败现象,部分学生呈现出矛盾心理,虽然对医疗腐败深恶痛绝,但面对即将到来的执业环境却又无法保证未来能做到独善其身。医学院校应当加强廉洁医德教育,提高医学生医德素养,为遏制医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的医疗腐败行为打好“预防针”。从医德教育现状看,目前的职业道德教学主要靠全国统一的思政通识课或医学伦理学课程进行讲授,内容零散,尚未形成针对医学生的专门体系,而且大多数医学院校采用大班授课,缺少针对性案例教学、研讨互动,教学效果不明显,医学生廉洁医德教育教学比重、方法调整势在必行。
2 马克思“社会公仆”思想与医学生廉洁教育的契合
2.1 “社会公仆”思想的历史渊源及基本内涵
在政治思想发展史上,“公仆”意识最早的历史渊源理论界的考证莫衷一是。一种认为公仆意识最早起源于18世纪法国民主主义革命[1];一种认为公仆意识起源于英国启蒙思想家人民主权理论的出现[2];也有学者认为公仆说最早起源于我国唐代柳宗元的“官为民役”思想。目前大家普遍认同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思想家但丁是公仆意识的最初表达者[3]。值得注意的是,中外政治思想家多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出发使用“公仆”这一概念,“公仆”应有的政治哲学意蕴未能得到全面展示,而只有将“公仆”提升为“社会公仆”才能更准确地反映出这一概念的应有内涵[4]。
目前,对于“社会公仆”(social servant)这一概念的认识理论界存在以下四种观点:一是“比喻说”,社会公仆即国家公职人员要像旧社会的仆人对待自己的主人一样尽忠效忠;二是“干部说”,社会公仆指为人民服务的各级党政干部;三是“关系说”,认为公仆是指在人民成为社会主人的基础上,社会管理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必须为人民服务的一种社会政治关系。这种社会政治关系是由观念形态、制度形态、组织形态三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5];四是“权力说”,所谓社会公仆即指从社会中产生并以服务于社会整体利益为根本宗旨的社会公共权力[6]。笔者赞同“权力说”。社会公仆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核心理念。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必须正确认识权力的赋予者与拥有者、 权力的用途、权力运作以及如何防止权力变质等[7]。
1871年5月,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第一次使用“社会公仆”的概念对巴黎公社历史经验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总结。随后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阐述了社会公仆的历史起源,在《〈法兰西内战〉1891年导言》等著作中进一步阐发了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防止社会公仆蜕变为社会主人等重要思想,至今仍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马克思并没有给“社会公仆”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但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思路。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公仆的权力是由人民赋予的,代表人民根本利益,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拥有的各项公权力。
2.2 马克思社会公仆思想与医学生廉洁教育的契合
面对屡禁不止的医疗腐败以及目前的医德教育现状,必须寻找一种理论从根源上对医学生进行思想熏陶与价值指引,使“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营造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马克思社会公仆思想的廉洁奉公、为人民服务的群众观核心理念为医学生进行廉洁医德教育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理论指引。
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指出,社会公仆最核心的特征是公正廉洁,为人民服务。巴黎公社的公职人员是人民和社会的公仆,负责管理公共事务,一经产生,就必须本着为大多数人服务的宗旨及本质,服务于公社里的人民。工人群众成为社会的主人,随时选举、撤换、监督公职人员以保障公职人员成为社会的公仆。马克思看到,腐败作为公仆的对立物不会随之消失,权力滋生腐败,尤其是越有权力的人越容易滥用权力,必须将公职人员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并且通过制度防止公职人员腐化变质以有效避免权力腐败。为此,巴黎公社采取了以下措施:社会公仆一律通过人民选举产生,而且可以随时罢免,接受人民的一切监督。在社会待遇上,社会公仆只是领取相当于工人的薪资。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的这些措施可以“把靠社会供养而又阻碍社会自由发展的国家这个寄生赘瘤迄今所夺去的一切力量 ,归还给社会机体。”[8]进而提出了反腐倡廉的重要思想,并对消除腐败,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建立监督机制及廉洁政权作了深刻分析。
社会公仆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绝大多数劳动人民谋利益的基本宗旨与廉洁公正、救死扶伤,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的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与医学生“治病救人”“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德规范高度契合。以马克思社会公仆理论指导医学生廉洁教育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3 马克思社会公仆思想在医学生廉洁教育中的具体展现
近年来,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生了很大变化,明确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发扬民主作风,接受人民监督,当好人民公仆”“必须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些论述充分体现了马克思的社会公仆思想,是对马克思社会公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当代意蕴。为培养医学生成为未来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合格守门人,以马克思社会公仆思想为指导的廉洁教育要体现在高校制度、课程、环境、文化等教书育人的全方位、全过程。
3.1 制度建设在医学生廉洁教育中的具体展现
马克思指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必须通过制度铲除滋生腐败现象的土壤。制度是廉洁的重要保障,是廉洁赖以生存的基础。医学生医德素养的养成,仅仅依靠德育教育和人的自觉性是不够的,要结合制度建设,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才能更有说服力,更能保证教育效果。
无规矩不成方圆,构建一套科学合理、宽严适度、奖惩分明的制度体系来约束医学生日常行为,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增强知法守法意识。比如在奖学金评选、干部竞选、优秀考核、党员发展等关系学生切身利益的活动中,建立一种公平、公正、公开的评选机制和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各种监管措施,使其自觉遵纪守法、廉洁诚信。此外各院部系要建立一个院部系党委统一领导、纪检监察部门有效监督的领导和监督体制,对于在事关医学生个人利益的事件中一旦发现有请客送礼、拉选票、贿赂等行为时,必须依规依纪予以教育和严惩,在全校形成一种以“廉洁自律为荣”的良好校纪校风。
3.2 课程建设在医学生廉洁教育中的具体展现
大学生之所以易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没有熟练掌握马克思社会公仆思想,没有达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学、真懂、真用。只要掌握了理论,医学生必然会认清医疗腐败的本质和危害,自觉抵制未来工作岗位中的利益诱惑。故而,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马克思社会公仆思想,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分析方法剖析“医疗腐败”的危害,就成为课程设置中必不可缺的内容。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9]马克思社会公仆思想必须与医学院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医学伦理学等医德教育具体教学课程实践相结合才能达到“以理服人”的效果。要充分发挥医德教育课程在反腐倡廉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结合当前反腐倡廉建设的有关内容,对大学生进行诚实信用、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为内容的医德教育,运用正反方面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党的反腐败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职业价值观,将人生追求定位在崇高“医者仁术”的理想上,清除“以权谋私”“贪图金钱”“追求享乐”等腐朽思想,认清医疗腐败的本质和危害,让廉洁意识根植于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理念中,为建立一支廉洁高效的未来医疗队伍打好基础。
同时利用专业课老师参与临床实践多的特点,将廉洁教育有机融入专业课的授课中,增强廉洁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医院在人事招聘、干部提拔、基建、药品采购、设备采购等环节中容易出现的医疗腐败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辩论;专业教师在医院带教等示范操作中要表现出高度责任心及良好的职业素质;在医院诊疗中对待患者要一视同仁,杜绝回扣、提成,使学生耳濡目染,起到榜样与示范作用。
3.3 环境建设在医学生廉洁教育中的具体展现
医学生所处的高校环境,会影响他们走向社会的各种行为。某些高校存在学生入党、评优、评奖、选拔干部等方面请客、送礼、拉选票等现象,如果学生长期在这样的不良环境中耳濡目染而不及时认识到这些行为的潜在危害性并予以抵制和纠正,只能会习以为常并且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延续这种不良之风,这样的影响最终会毒害整个医疗行业。
因此,要大力抓好廉洁环境建设工作,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廉洁教育活动,营造浓郁的廉洁文化气息。如设立廉洁宣传橱窗,在校园网上开通廉洁教育专栏、廉洁论坛等活动以激发医学生廉洁学习的激情与热情;组织学生编写廉洁文学作品,编排廉洁文娱节目,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在娱乐中接受廉洁文化的陶冶;组织和吸纳学生参加党风廉政教育讲座、专题座谈会、专题演讲等形式的活动构建廉洁文化氛围。尤其要善于利用网络,对大学生积极引导。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了解社会的重要渠道。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以中等教育水平的群体为主。截至 2019 年 6 月,受过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及以上教育的网民占比分别为 10.5%和 9.7%[10]。采用各种形式引导医学生在感同身受中自觉、主动地思考未来医疗工作岗位中应当坚守的职业道德红线,使医学生在浓厚的廉洁教育文化氛围中心灵上震撼、思想上启迪。
医学生廉洁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医学生廉洁教育改革不能仅仅依靠学校自身,还需要家庭、社会各渠道的协同运作,要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多渠道、多层次的监督作用,如医学生在医院见习、实习时,为他们提供更多机会与医德标兵近距离接触和观摩学习,到法院旁听医疗腐败典型案例,到社区、广场开展廉洁专题巡讲等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实践活动。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通力合作,使大学生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在实践中“知荣辱”“明廉耻”,为未来成为“业精”“德馨”“绩彰”的医疗与卫生健康事业践行者做好充分的准备。
4 小结
“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1]马克思社会公仆思想作为一种“彻底”的理论能够与医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与行动的自觉。医学院校作为医学生廉政医德教育的主阵地,必须吸纳马克思社会公仆思想的精髓,从理念引导到制度落实等各方面加强医学生的廉洁医德教育,防患于未然,使之能在未来医疗工作中能够“视病犹亲”,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廉洁公正,不谋个人私利,成为新时代守护全民健康的合格接班者和守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