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管理及维护探究

2021-04-03常三定

中国设备工程 2021年11期
关键词:发电厂电气设备检修

常三定

(中节能(天水)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甘肃 天水 741000)

针对发电厂电气设备的维修管理制定了更高的标准。发电厂通过对电气设备科学的管理,提高自身的检修管理水平。在实际的管理和维修过程中,也重视先进技术的应用,以此提升机电维修的水平和质量,进而提高发电厂的工作水平,通过专业的检修管理工作,为发电厂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社会提供更高质的服务。

1 发电厂电气设备维修的必要性

对于电力企业,电力传输的过程中,电气设备的差别很大。这很容易地导致电力传输系统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用电的安全。因此,电力企业在供电传输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地分析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并且通过分析技术的应用,增强电力传输的效果。并且,在有效落实电力传输控制技术的基础上,还应该合理地控制电力设备中的检修技术,同时科学地应用这项技术,确保电力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完善电力传输设备的控制管理工作,有利于充分地利用检修技术,从而提高电力传输的安全水平。因此,发电厂电气设备的检修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电气设备检修管理方面的问题分析

2.1 工作人员的素质较低

当前,发电厂与相关的工作人员还没有充分地了解新型电气设备,因此,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很难确保电气设备的稳定运行,做好维护工作。并且,一些新员工的操作能力较低,工作经验不够丰富等,很难符合当前电气设备的运行和维护的工作标准。因此,发电厂内部关于电气设备与维护的工作计划也不够健全。另外,在电气设备方面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在具体的 工作中,无法有效地检测和维护电气设备。因此,有些发电厂的电气设备很容易出现异常情况,从而导致设备的磨损或者消耗,还可能会引发安全方面的问题。

2.2 检修管理的观念比较落后

我国的一些发电厂在检修电气设备时,依然在沿用传统的检修管理方式。也就是说,在计划检修的体系下,预先做好计划,定期地进行检修。这种管理的方式缺乏灵活性,很容易导致管理人员的思维倾向于程序化,无法保证设备的长期应用。同时,也会导致检修人员工作态度变得消极。这是由于计划检修工作缺乏目的性,而且也并不能从根本上检修出存在问题的电气设备。然而,整体的拆卸与检修,却容易增加检修的成本,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也不利于检修效率的提高,设备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管理人员的观念比较落后,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设备检修管理工作缺乏系统性。

2.3 设备检修管理制度不完善

发电厂在电气设备检修管理制度方面还不够完善。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也没有明确的落实,技术安保体系也尚未建立。而且,关于隐患排查的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在分级控制、计划管理、应急管理、隐患管控以及隐患闭环管理方面,都没有有效地落实。同时,隐患排查和整改方面也没有建立逐级负责制,导致工作人员无法及时发现隐患,从而无法落实有效的治理措施,不利于设备的安全控制。

2.4 设备检修管理责任不明确

对于电气设备的管理责任不够明确。有些设备被存放在盲区,没有负责人进行管理和检修。从表面上看,每台设备都有专人负责,实际上是无人管理。在进行点检的过程中,大多数的工作人员会敷衍工作,发现问题后也不会详细地分析,不重视彻底地解决问题,只是针对问题去消除问题。另外,对于电气设备的检修计划、项目安排、备品采购、器具使用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也不够完善,也没有形成有效的责任体系。

3 发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管理与维护措施

3.1 更新相关的技术

发电厂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电力设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发电厂应该通过建立健全的技术管理体系,更加科学地管理电气设备,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在实际工作中,相关人员需要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健全的技术管理体系,可以先从基层开始,在班组汇总创建一个管理平台,用来应对各类问题。这样可以从根本上减少电力设备在生产环节出现问题,提高电力的生产效率,避免电力问题的发生。同时,通过技术管理体系,工作人员可以实时地监控电气设备,并且收集和整理相关设备运行方面的一些信息和资料,同时通过深入地分析,做好记录,并且针对电气设备的具体问题进行检修。检修人员通过运用检修技术,使用监控系统,可以提前预测可能会发生的安全事故,同时还可以尽快地调整维修的方案,保证设备维修的时效性。还可以利用状态检修方式,详细地分析相关数据,及时发现安全故障。这样不仅有利于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还有利于节约大量的资源,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另外,还可以引进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促进设备的信息化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不仅能够增强数据的准确性,还能够帮助工作员更好地掌握相关的技术。

3.2 合理地划分检修管理的工作责任,建立健全的检修管理制度

对于电气设备,工作人员可以按照其重要程度,将其划分成四个种类。重要的发电设备属于A类,重要辅助设备属于B类,一般的设备属于C类,辅助设备属于D类。并且,检修管理人员还应该注意,A类设备应该采取计划检修的办法,B类设备应该进行定期检修,C类设备应该采取状态检修的方式,D类设备应该采取故障检修的方式。并且,班组长应该将这四类设备划分给管理人员,明确地安排设备的负责人。并且,还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目标,设备负责人必须处理好设备的检修管理工作。同时,还需要按照设备的结构特点、易损程度以及故障发生的频率,为每一台设备制定不同的点检标准,合理地安排备品和备件,并且还需要书写作业指导文件,确保自身管辖的设备都能够安全地运行。另外,发电厂应该建立健全的电气设备五级责任防护管理制度,明确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实际的分工内容,并且还需要利用管控点,及时地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或者缺陷,并且及时地诊断与排查,从而有效地防范与整改。具体的职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级主要针对的设备的管理者。管理人员应该按照标准进行点检、操作等,并且还需要充分了解故障发生的原因,通过有效的措施,避免事故扩大。第二季主要针对的是维护人员。维护人员作为电气设备的主要管理人,也必须做到规范点检,同时还需要做好维护工作。主要负责对于单个设备的点检,及时地分析发生的故障,并且做出诊断。管理的思路也应该有所转变,重视电气设备的管理。第三级主要针对的是电气专工,负责管理A类设备与B类设备。并且针对点检、监督以及检查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管理,明确两类设备的运行情况,保证设备无缺陷。第四级主要针对的是专业人员,在更高的层面上,定期地评估一些重要的设备以及系统,并且还需要召开专业会议,共同讨论专业技术问题,并且制定阶段性的检修计划,针对重要技术问题共同探讨,明确解决的方案。第五级主要针对的是专家队伍。技术人员应该尽量扩大自身的技术支持范围,主动与专业人士沟通,加强联系,并且进行交流与学习,为公司寻求技术方面的支持。五级管理体系的建立,可以更加全面地管理电气设备,并且加大管理力度,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3.3 重视地线管理

发电厂的工作人员在制定管理方案时,要注意利用接地线,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从而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同时,还应该通过有效的方式,降低对地电压。并且,保证直流系统的稳定运行,从管理方面,强化工作人员对接地报警的重视,从而在接地的环节可以正确地判断,防止事故的扩大。

4 结语

现阶段,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速度逐渐加快,电气设备的安全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因素。因此,为了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发电厂的管理人员应该转变管理的观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更新相关的技术。同时,发电厂也应该合理地划分检修管理的工作责任,建立健全检修管理制度,重视地线管理工作等。通过有效的措施,提高电气设备的生产效率,为电气设备的稳定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猜你喜欢

发电厂电气设备检修
破坏发电厂
破坏发电厂
PLC技术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隧道电气设备养护维修和管理探讨
发电厂的类型(二)
水力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及维护
检修
PLC技术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变电站一次设备检修的意义及具体检修内容分析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维护与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