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桥下空间作为交往空间和居住空间的可能性
2021-04-03李昱熙
李昱熙
湖北美术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05
1 概述
1.1 研究背景
由于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日益加速,无论是城市的本地人口亦或是外来人口都在激增,城市的承载能力有限,居住空间和交往的公共空间需求量较大,而规划与此的城市用地是有限的,于是乎大量的小户型,胶囊住房日益增多,而大量的微住房仅能勉强满足人的基本起居,人的其他需求是无法满足的,于是本论题意在寻找城市的其他边角料空间,来以此稍微缓解城市的承载压力,中国乃至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有其自己各种桥,立交桥作为一个城市不可缺少的部分,其贯穿了城市的各个地方,占据了大量的城市用地,本论题探索的正是立交桥下的桥下空间作为居住空间和交往空间的可能性,结合实际情况和人文特征,同时提出可行的方法和建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经过调研国外在桥下空间的利用已经大大超越了国内的水平,国外的立交桥下有商铺,活动场,甚至于拥有桥下博物馆,例如西班牙费尔南多·阿贝拉纳斯的桥下住宅,荷兰a8高速公路公园,伦敦的Folly for a flyover等都是优秀的桥下空间设计,而反之国内仅有香港等无数不多的城市正在探索桥下空间的利用,而中国地貌广阔,城市化的进程促使更多的桥下空间可以被利用,同时在国内,桥下空间日益变成了一个具有交互意义的空间了,桥下集会亦或广场舞都普遍在桥下空间开展,但多数多为群众自发无序的进行着,如果加以有效的规划,能缓解居住空间的压力和丰富交互空间的场地,以满足人的需求.来分析居住空间和交互空间的需求和类型,再根据桥下空间本身的具体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实验,提出建议和解决办法。
因为重庆的独特位置,加上复杂的构造体系和岩层组合,造就了独具特色的层状地貌格局,岩溶地貌、流水地貌、碎屑岩地貌和构造地貌共同组成了重庆地貌景观,所以重庆用桥连接的方式众多,再加上重庆流经诸多水域,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重庆是中国唯一的“桥都”。据统计,重庆有超过13000座桥,包括拱桥、梁桥、悬索桥和斜拉桥等,这些多彩多样的桥梁不仅仅是连接两岸的工具,更是带有时代性的人文景观。因此重庆作为研究桥下空间利用的研究对象是一个较为合理的选择。
2 桥下空间的现状分析
研究城市的桥下空间,选址当然选在一个桥梁众多的地方,重庆是中国唯一的“桥都”,据统计,重庆有超过13000座桥,包括拱桥、梁桥、悬索桥和斜拉桥等,这些多彩多样的桥梁不仅仅是连接两岸的工具,更是带有时代性的人文景观。重庆作为桥都,不像南京等长江下游城市或修建跨海大桥的城市那样,因桥梁过长,拱桥、梁桥根本不可能修建,而重庆的桥短且多,便于修整,其优势明显。重庆除了有各式各样的桥之外,也有着起着桥的功能的一些元素,例如穿楼的轻轨,楼宇之间的连廊等等,在我们调查重庆人与桥的关系时,我们明显感到其关系的融洽,桥下空间在我们还未设计的时候就早已经成为了一种交往空间,晚上桥下有集会与广场舞等活动,桥下空间似乎早已经成为类似于广场的活动地。当地人的生活与桥密不可分,厚重的桥墩总能给当地人一种踏实的安全感,而桥下那块粗糙的混凝土体块就如同青年人的生活方式一样,厚重,自由,现代以及包容。
2.1 国内桥下空间面临的问题
2.1.1 注重管理,忽略开发
长期以来,国内对桥下空间的定位十分不明确,桥下空间常常作为一种“边缘地带”,往往是出现了堆放垃圾、违章经营或建筑的时候才进行管理,只是以问题为导向被动的解决社会问题,而未上升到对桥下空间的主动开发。因此,在许多城市,桥下空间的潜在利用价值并未被开发。
2.1.2 注重桥上,忽视桥下
国内大多数城市都出台了桥梁管理的相关法案,为保证城市的交通流畅和桥梁安全,但往往只有很少的城市出台了桥下空间的相关法案,桥下空间仍只是被看做桥梁的附属品,导致忽视了桥下空间的开发,桥下空间本身作为城市空间的一部分,但因其发展不到位,与城市的其他空间并未呈现深度融合的态势。导致桥下空间的利用率愈发低下。
2.1.3 功能单一,特色不明显
与国外相比,我国桥下空间的利用大部分还只是停留在绿化类、停车场或是临时储存类等基本设施方面,空间类型相对封闭,缺乏美感,功能的单一还导致景观的形象乏味。加上国内大部分桥梁的形态和颜色都差不多,从而降低了各个地方的桥下空间的识别性和多样性,所以大部分城市的桥下空间在整个城市空间里处于一个孤立的地位,同时也呈现出千篇一律的面貌。
2.2 桥下空间的实地调研
为了了解桥下空间及桥梁周围的居住交往的优缺点,于是展开了相关的调查,主要人群为重庆当地居住在桥梁旁边的住户,车辆的噪音是影响居民生活的重要因素,而较差的采光、缺失的生活设施和较差的空气质量也是影响居民生活的各种因素,且占比不低,所以本论题试着从增加采光、减少噪音、完善桥下空间的生活设施和改善桥边空气质量为重点来进行桥下空间作为居住空间和交往空间的探索途径。
3 我国交往空间的现状分析以及和桥下空间结合的经验借鉴
3.1 交往空间的分类
交往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有交往,可能是预先知晓的,也肯能是无意发生的,可能是一两人的握手,也可能是上万人的集会,大致把交互行为分为两类:1.必要的、正式的;2.自发的,随机的。第二个往往在生活中占的比例更大,而第二种需要更舒适的环境才能吸引人群的参与,因此交往空间也划分为:1.专用型;2.兼用型。
3.2 国内当前交往空间的现状
正如绪论所讲,当前城市化加速发展,人口逐渐涌入城市,大量的城市用地用于住房、写字楼和商场等这种专用型的交往场所,而真正自发性的交往场所在中国是很缺少的,而且楼房为了增加住户,会减少建筑内部的交往空间,如走廊、楼梯间等。但国内的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会忽视交互空间缺少的问题,从而缺少与他人的交流。
3.3 国内当前交往空间的调查
笔者为了研究人对于交往空间的态度,因为分析城市的交往空间,所以多以年轻人与成年人为调查对象,首先调查的是人们在交往空间的停留时间,3小时以上的占较大比重。而最少的反而是2-3小时,由此可见,交往空间受自身行程和安排的影响较大,本身有空闲时间的人是会较长停留的,自身有事务安排的,只会驻步停留一会,同时会根据交往空间的好坏,来适当改变停留时间,所以0-1小时和1-2小时停留时间的人群具有一定的可变性。
同时为了了解一个建筑或一个区域的交往空间的倾向性,于是调查了人们对于交往空间类型的喜好,人们更喜欢自助服务类和具有特色的交往空间,而对于接待等功能型的交往空间关心程度不高。由此可见人们更喜欢较为约束少、特色、可选择的交往空间。
3.4 交往空间与桥下空间结合的经验借鉴
在国内和国外,交往空间和桥下空间结合的优秀案例有很多,例如伦敦的Hackney Wick大桥的桥下空间和香港观塘海滨公园的桥下空间。这些优秀的案例强调“参与式”,在桥下空间的建设中,联合当地社群、居民还有企业共同建设,这些案例的都是首先设计这个桥下跟周边居民的关系,然后是设计它的运营状态,因为持续的经营才会有长效的影响,最后才是空间角度的设计,最后形成人们的交往空间和桥下空间的良好结合。
4 我国居住空间的现状分析和桥下空间结合的经验借鉴
4.1 我国居住空间的调研
经调研,我国居住空间的空间类型依旧还是以封闭式住区为主,开放式的居住空间日益发展,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愈发喜欢较为开放的居住环境。而陈设方面,引起自身方格喜好不同,有人喜欢中式,有人偏向简约,陈设方面呈差异化与多样性。而照明方面,越开阔越公共的地方,人们越喜欢使用较为明亮的且色彩与居住风格色彩相似的灯光,而越私密的地方,人们往往更倾向使用较暗的暖光来烘托出温馨的气氛。关于使用功能与精神功能方面,现在的人们更希望一个区域除了有其自身的基本功能外,还能呈现出多功能以及外观多样的要求,以满足他们不同时刻不同心情的功能和精神需求。关于环境心理方面,当代的人们普遍抗拒拥挤的环境,但对于山谷类型的狭窄空间又有其探索欲和惊喜感,而对于开阔区域,现在的人们往往更喜欢简单的景色,而不倾向与繁缛的布局。
同时可以发现在一个可以居住可以交往的空间,人们往往会被一个空间内侧凹陷的空间吸引,这就是所谓的阴角空间,景观这个概念属于城市设计,但在室内中依旧适用,于是国内很多建筑无论是公共建筑还是私人的居住别墅,外立面都会故意在室内设计凹凸变化的边缘线,以此来增加阴角空间。
可以看出我国的居住空间无论从形式还是小到内部的各个因素,都呈现多样化,多功能化,至此桥下空间的建筑里外的居住交往空间也应该符合上述我国交往空间和居住空间所调研的一个趋势。
4.2 居住空间与桥下空间结合的经验借鉴
居住空间与桥下空间结合的案例明显就要比交互空间要少的多,原因正如之前桥下空间的实地调研一样,桥梁周围的居住环境是较差的,连桥梁周边的居住空间都较为稀少,更别说桥下空间了,但国内外依旧有一些对于桥下空间与居住空间结合的探索。因为桥下空间本身的隐蔽性和稳定性,其实是很符合作为居住空间的,但因其有大量不利于居住的环境条件和不符国家的土地规划,桥下空间与居住空间结合的案例大部分都为临时建筑,本论题将在符合国家土地规划的前提下,解决这些不利于居住空间的环境条件因素,从而探索居住空间和桥下空间结合的可能性。
5 相关改造措施及政策建议
5.1 改造措施
5.1.1 车辆噪音方面
车辆噪音一直都是影响桥边居民生活的最大问题,我的建议是桥与建筑进行同步改善,立交桥方面我建议在立交桥的车道两旁安装隔音屏障,借此来减少桥下即与桥平行的噪音,而建筑方面,隔音玻璃的使用加上室内有海绵等软装饰,可以有效地缓解噪音对居民的影响,使噪音对桥下空间的居住空间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
5.1.2 室内采光方面
室内多采用落地窗,以及较为明快的颜色装饰,同时建立起较为系统的人为照明,建筑屋顶多为坡屋顶加斜天窗的形式,扩大采光的同时避免了阳光的直射,同时增加建筑外立面的凹凸结构,使建筑形成阳角阴角以此丰富室内的空间环境,而那些休息区或是私密区等需要遮阳的地方,则大量采取联合墙体,和栽种一定量的植物,从而实现遮阳的目的,利用绿化不仅提高建筑遮阳效果,也将生态情况加以了优化,该方式将整体建筑空间的审美价值提高,从而呈现出天然的美观性。
5.1.3生活设施方面
在符合国家标准与规划的前提下,桥下空间的环境模式可采用多桥梁串联居住区景观区商业区的方式,也就是较近的桥梁其功能布局是相辅相成的,不同的桥梁的桥下空间进行不同的布局规划,使其该区域的各桥下空间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功能布局。
5.1.4空气改善方面
桥下及立交桥周边空气质量一直是居民所担心的一个重要方面,我的建议是桥梁周身以及建筑结合改造,桥梁的两侧可种植灌木围合或隔尘板以此来缓解空气的污染,同时建筑的可采取外墙内墙隔空,以吸附材料为隔空处的墙衣,隔绝温度的同时也可以有效的吸附空气污染物,室内则采取小型植物的种植以及空气净化器的使用,力求将空气质量的问题降到最小。
5.2 政策建议
一是推动城市桥下空间功能开发与治理,鼓励各个城市对桥下空间的利用,推动《城市桥下空间功能开发与治理条例》的立法工作,明确桥下空间功能开发与治理的基本原则和实施主体,确保权责分明,推动相关工作有序的衔接和推进。二是整合桥下空间市政、交通、工商等相关部门的职能,保护有力的桥下空间功能开发与治理机制。标明桥长职责、管护目标、监督电话等,接受社会监督,三是鼓励各个城市由政府财政资金、国有资本和社会上的资本对桥下空间的开发,可以促进桥下空间的多样发展,推广上海和广州等城市对桥下空间的利用和改造的经验,探索桥下空间作为居住空间和交往空间的可能性,使桥下空间开发与治理成为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展示窗口。
综上所述,探索桥下空间开发为居住空间和交往空间的同时应尽早把安全性、前瞻性、人民性、多样性确立为桥下空间开发与治理的新型理念,从而有效的利用起桥下空间来缓解我国的城市承载力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