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城市收缩成因及分类研究
2021-04-03方伟龙
方伟龙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1
1.引言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数据,从2015年到2019年,我国城镇化率提高百分点分别为1.33、1.25、1.17、1.06、1.02,已经呈现出逐渐放缓的态势。伴随着城镇化步伐的放缓,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城市收缩的现象。《中国自然资源报》(2018)概括了当前国内收缩城市的现状:大约有1/3的国土正在经历人口密度下降,180个城市在收缩。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城市收缩作为新时代我国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新现象,受到了各方的广泛关注。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9年和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连续两年都提到了收缩型城市。因此,加强对收缩城市的概念界定、收缩成因、分类标准等关键领域的研究,既十分迫切又极具价值。
2.国内外关于收缩城市研究的理论概述
关于收缩城市的内涵,比较权威的定义是来自收缩城市国际研究网络(Shrinking City International Research Network),2004年该组织并将城市收缩定义为“人口规模在1万以上人口密集的城市区域,面临人口流失超过两年,并经历结构性经济危机的现象”。
关于城市收缩的理论逻辑,目前西方比较经典的收缩城市研究理论包括:生命周期理论、郊区化理论和全球化理论三种。吴兵、王铮(2003)指出,生命周期理论提出由向心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四个连续的阶段构成大都市的生命周期,城市收缩被看成城市化发展中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郊区化理论将人口从大都市迁出,视为对城市态度转变的结果(Berry,1978),二战后,美国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普及,为人口和产业向郊区转移提供了便利;同时,城市病”问题突出,也刺激了人口向郊区的迁移。全球化理论认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部分城市被边缘化,导致人口、资本等要素的流出,出现城市收缩现象。尤其是那些过分依赖于单一产业与经济部门的城市,极易受全球化的影响(Bontje,2005)。此外,国外相关学者基于对典型收缩城市的个案分析,也得出去工业化、人口结构、自然灾害、制度变迁等因素都可能是城市收缩的重要原因。
经历了改革开放之后经济长周期的高速增长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国内对收缩城市的研究可以说是刚刚起步,对于城市收缩识别标准、驱动机制等领域研究还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讨论和完善之处。同时,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和社会制度,许多西方经典理论对我国城市收缩现象经常会存在解释力不足的情况。因此,有必要在汲取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讨论我国城市收缩的一般化解释框架,为有序开展收缩城市的科学调控和合理治理提供理论借鉴。
3.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分析城市运行的理论依据
美国学者约翰.霍兰在1994年正式提出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其核心思想是系统复杂演化的动力本质源于系统内部个体的适应性,“霍兰命题”将其概括为“适应性造就复杂性”,这一理论的提出为复杂系统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在自然界和社会中,复杂系统经常引用的例子包括生物细胞、人脑、免疫系统、新陈代谢网络、蚁群、因特网与互联网、市场经济和人际网络等,在城市几乎随处可见。选取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来观察和理解城市,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有利于认识把握城市的涌现性特征。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强调“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涌现性发展。城市本身是最大规模的一种涌现,作为微观主体的个人,使用资金、技术和智慧去建设城市时,涌现出城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二是有利于认识把握城市的开放性特征。复杂系统中各主体之间通过“要素流”相互作用,呈现出开放性特征。这与城市的特性类似,城市系统天然具有开放性,需要一刻不停地与其他城市、乡村进行人、商品、资金、能源、信息等的交流。
三是有利于认识把握城市的不确定性特征。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认为主体是具有主动适应性的,当某个外在影响因素发生变化时,主体的反应和行为也将发生改变,进而引起系统的变化。这就好比在城市运行发展中,任何外在影响都会面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困境。
4.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城市收缩的形成机制
在城市的每个发展阶段,人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城市的复杂性本质上源于城市中人的复杂性,城市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本质上就是人的适应性。为此,我们有理由假设,城市收缩源于城市中的人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反应。当城市外部环的变化导致人离开城市,就表现为城市收缩。基于这样的假设,我们可以把城市收缩问题,简化为人的迁移选择问题。
从城市诞生开始,安全与利益就是城市发展的两条根本主线。“治水社会”等人类社会早期所形成的集聚就是源于人们防范自然灾害、外部袭击的需求,集聚形成以后,由于人口的相对密集,更容易形成商业发展,进而吸引商业利益追求者进入集聚,以此日积月累形成了城市。尽管现代城市发展水平远远超出早期城市,但安全和利益在影响人的迁移选择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根据安全与利益两条主线,本文认为城市收缩现象,源于人类基于安全和利益两大需求的一种或两种,综合决策做出的迁移选择。因此,我们可以将城市收缩现象,划分为安全驱动型收缩和利益驱动型收缩两种。前述生命周期理论(主要基于产业生命周期)、全球化理论、去工业化理论、人口结构理论和城市户籍制度、高铁建设等都可以被归入利益驱动型城市收缩;郊区化理论、自然灾害理论等可以被归入安全驱动型城市收缩。即便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政府宏观调控导致的城市收缩,也可根据背后的影响因素被归入利益驱动型收缩或安全驱动型收缩,比如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可以被视为为应对大城市病的安全驱动型收缩。
5.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应对城市收缩的策略选择
一要推动城市治理模式由一元决策向多元共治转型。如前所述,城市的不确定性来源于人的不确定性。正是人的适应性反应,如“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导致许多系统涌现与政策制定者的初衷大行径庭甚至南辕北辙。因此,政府部门在作出事关城市发展的重大决策时,应该做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切忌闭门造车、拍脑袋决策。同时要充分发挥民间自治组织作用,引导民间力量有序成长,变政府“一人划船”为“众人划桨”。
二要推动城市发展目标由注重经济利益向多目标权衡转型。长期以来,GDP在很长一段时间也是考核各级城市管理者的最核心指标甚至唯一指标。这种“GDP”至上的导向,在推动我国城市大踏步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城市病”问题。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城市病”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必然会导致城市收缩。因此,新时代的城市管理者,应该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置于更为突出的位置,实现城市发展多目标的整体均衡。
三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新时代城市发展目标不能“唯GDP”,但也不能“去GDP”,关键是要什么样的GDP?要素驱动型的GDP增长,在资源要素枯竭时,就会带增长失速、城市收缩的问题。因此,无论是已经发生收缩的城市和尚未发生收缩的城市,都要高度重视创新创业生态的营造,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让人才、科技等创新要素成为城市发展“永不枯竭”或者“可循环再生”的资源。
四要推动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守住城市的安全底线。城市是一个复杂系统,观察城市每时每刻的变化,在过去一直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城市通过感知、集成、计算,让整个城市系统可被观察和引导。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成熟,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将成为破解“城市病”难题、守住城市安全底线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有利于缓解安全驱动型的城市收缩现象。
6.结束语
本文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的理论框架,研究城市收缩的驱动机制及其分类。提出城市收缩现象源于人类对于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反应和由此作出的迁移决策,并将城市收缩类型分为利益驱动型城市收缩和安全驱动型城市收缩。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城市管理者应对或防范城市收缩的四方面策略选择:一是推动城市治理模式由一元决策向多元共治转型;二是推动城市发展目标由注重经济利益向多目标权衡转型;三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四是推动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守住城市的安全底线。总之,城市管理者必须变单向线性思维为多向非线性思维,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确立多元目标,比选多解方案,全面感知变化,动态适应变化,更好应对城市发展面临的随机因素的影响,促进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