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活态传承”的策略

2021-04-02笪方能

歌海 2021年1期
关键词:活态传承文化生态

[摘    要]建国七十多年来,少数民族的经济和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在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上也有停滞和断裂的现象,停滞是因为“文革”十年间对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禁锢,断裂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带来文化生态的变化造成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传承路径和方法上缺乏应有的对策,在传承方式上没有及时跟进与调整。文章试图从分析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弱化与逐渐丧失的客观原因入手,努力探寻建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活态传承”模式,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活态传承”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活态传承;文化涵化;文化生态

引 言

进步的文化传播着正能量,以感化人、塑造人为己任,引领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当下文化建设和文化治理已成为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作为习近平治国理念的重要内容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必须立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而少数民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也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国家大力倡导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传承的今天,如何探索出一条符合时代要求与发展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活态传承”的模式与途径,对于助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建设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然而,现实的状况是,近几十年经济的发展,忽视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生态的培育和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方式和传承策略的调整,面对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生态变化和文化传承渠道单一的现状,如何做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活态传承”成为“非遗”保护必须面临的课题。

一、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逐渐丧失与迷失探析

(一)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涵化与变迁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带来了经济和文化等各项事业突飞猛进,生产技术、生活方式以及文化生活与观念等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广大少数民族地区,过去是较为封闭、落后的,新时期以来,在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促进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下,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经济发展、生活改善的同时,原有的文化样态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和不断弱化,主要表现在由于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所产生的文化的涵化与文化变迁现象。

中国少数民族,尤其是南方少数民族,皆以聚居与杂居分布为主,族群边界和文化边界相对模糊,文化交流与融合在所难免。

涵化现象是文化变迁的主要内容,指不同群体或族群,在长期的文化接触后,产生文化模式与文化样态等多方面的变化与变迁,即文化的互相融合与吸收。由于民族之间在经济与文化等多方面的接触和交流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不同文化的涵化现象也是不可避免的,故此,文化的变迁也是一切文化的常态,文化的均衡稳定是相对的,变化发展是绝对的。①

笔者近几年对桂北少数民族(苗、瑶、侗、壮等民族)音乐文化的调查和采访了解到,一方面,桂北地区由于秀丽的自然风光与丰富的民族风情与文化,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桂北的经济与文化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原有山区落后的交通与生产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山歌等民族音乐文化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动力与基础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另一方面,由于桂北少数民族群牙交错的文化生境特点,各少数民族之间以及与汉族的文化交流特别频繁,文化之间的涵化现象比较突出,民族文化特性虽在各民族的顽强坚守与保护下,有一定保护与留存,但也在不断丧失,许多四十岁以下的年轻人已经逐渐失去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二)少数民族文化生态的变化

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历史上受到强势民族的欺压和剥削,都是躲进交通相对封闭,自然环境和条件相对恶劣的山区进行生产和生活,长期封闭的生活状态,逐渐形成一套自己的管理制度和生活习俗,即信仰、社会制度和文化观念,过着相对平静而贫穷和安于现状的生活。在这些文化理念中,崇德尚群就是延续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一种支撑力量,崇德尚群使文化生态既能发展,又不至于分化瓦解。②在桂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田野调查中,无论是苗族的《古歌》、壮族的《酒歌》,还是瑶族的《盘王歌》都颂扬了祖先的功德以及英雄的形象,并充分体现团结和集体的力量。

少数民族的原始文化生态就是一种变化的样态:首先是自然的人化;其次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再次是人类心灵的出现;最后是形成了原始的文化生态——家乡、天人合一。③斯宾格勒说:“最初的人是一种东奔西跑的动物……由于农业的关系发生了一种深刻的变化——因为农业是一件人为的事情。耕作的人不是要去掠夺自然,而是要去改变自然,种植的意思不是要去取得一些东西,而是要去生产一些东西。但是由于这种关系,人好像自己也变成了植物——即变成了农民。他生根在他所照料的土地上,在播种与生育、收获与死亡、孩子与谷粒间产生了一种深厚的因缘。”④这样的生活样态与文化生态虽然不是田园牧歌那样的美好,但是相对稳定和可以延续的状态。

然而,強势文化的介入使少数民族的民族音乐文化生态受到断裂与破坏,少数民族的文化的延续性面临挑战。建国七十多年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有过发展,但也有过停滞与破坏。建国初期,少数民族为了融汇到多民族的大家庭里,尤其是五十年代中后期民族识别工作开始后,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各少数民族人民融入到社会主义的新生活中来,包括民族音乐在内的民族文化得到了良好的传承与发展。第一次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破坏是“文革”十年,在极左思想的指引下,认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封建落后、伤风败俗,禁止传唱、禁止宣传,这对少数民族的文化情感是极大的伤害。这一点在笔者对资源县烟竹苗寨“七月半”歌节与龙胜龙脊古壮寨壮歌的调查中,都有所反映。直到粉碎“四人帮”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才有所繁荣与发展,在此基础上,八十年代初,全国进行了第二次全国民歌普查和进行《民歌集成》工作,积累了各少数民族民歌宝贵的资料。随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发展经济、改善生活成了人们的不二选择,各少数民族的青年纷纷走出山寨去学习和工作,拓展自己的生活空间,民族音乐文化传统的教育难以维系,民族音乐活动虽仍然在民间老歌手和民族文化长者(相当于寨老和歌师等)的坚守下继续存在,但规模和影响已大不如前,年轻人参与其中的情况比较少见。前几年到广西资源县烟竹苗寨调查“七月半”歌节,那天整天下着雨,山寨到处能够听到悠扬的苗族山歌,但都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在唱,基本没有年轻人参与。问一位载笔者去烟竹的苗族摩的司机(四十岁上下)对苗歌感不感兴趣时,他说“没有意思,不感兴趣”。这些调查让笔者内心感到有些担忧:那就是文化生态改变了,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等传统文化还能够传承与发展吗?

(三)少数民族文化的逐渐丧失与迷失

经济和文化一体化的要求下,少数民族原来相对封闭的经济和文化状况必然受到冲击,所带来的是交通、生产技术、大众媒介的全方位的改变和对少数民族年轻人的影响,少数民族与外面世界的交流日益增多,尤其旅游经济的带动效应,人们为了达到发展经济,增加收入,主动接纳外来的文化,有的甚至迎合游客的口味,展示一些媚俗的节目,从而损害了民族文化的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的特性会逐渐丧失。

大众媒体(电视、网络、广播、手机等自媒体)对年轻人的强烈影响,他们的视野和精神世界,再也不是寨规和有限的山歌、节庆、婚丧等民俗活动,而是外面世界更加丰富的文化娱乐内容,比如:流行歌曲、迪斯科、时装、网络游戏等。再有一点,为了发展经济,提高个人素质和修养,年轻人要到外面的世界去打工挣钱、求学与发展,他们所受到的是大众文化的教育,而非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影响,他们的文化兴趣和爱好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会觉得民族传统山歌音调有些土,没有外面的流行歌曲好听,会觉得民族的服装单调,外面的时装更加时髦。近几十年来,少数民族的经济和文化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在年轻人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上欠账太多,年轻一代面临传统文化迷失的可怕现象,因此,少数民族的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就不是那么重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面临迷失和丧失的危机。

(四)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学校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衔接不够紧密

影响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现代学校教育与民族传统教育(民族传统文化)脱节。这也是笔者在对桂北少数民族山歌文化调查中,各民族山歌音乐文化传承人所担忧的问题。当下的少数民族地区已经彻底改变了年轻人还在民族村寨接受传统民族文化教育的状况,基本都在接受现代学校教育,因此,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学校教育,必须要承担一部分民族历史知识和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技艺、技能的教育,不然,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中就会缺失和缺位,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就是不可估量的损失。现代学校教育与兼顾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在少数民族基础教育中特别重要。一方面,现代社会对人的发展的挑战,要求少数民族学校教育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必须开设一些与现代文明紧密联系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少数民族的学校教育一定要承担起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任务,学校要外聘一些老师(民间艺术与工艺的传承人),开设一些民族历史、文化的课程,诸如:山歌演唱、民族手工、刺绣等民族工艺课程,为少年儿童打下民族文化的基础,积淀民族文化传承的文化基因和基础力量。现代学校教育很好地兼顾了少数民族传统教育,民族文化资源在现代学校教育课程的内容、途径、方法上有所体现,才能较好地完成既传授现代知识和文化,又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双重任务。

二、建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活态传承”模式

很多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没有本民族文字,诸如民歌之类的非物质文化是以“活态文化”的口传形式传承下来的,这一做法突出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是以人为本、口传心授、约定俗成的形式与特征,也是民族音乐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因此,继承和发展这样的民族传统文化,这种“活态”要素显得特别重要,不能等到懂得民歌传唱的老人去世后,要到图书馆去根据书谱记载来复原原有的民歌等传统文化,那样就很难再现文化的原汁原味了。笔者曾在几年前采访参与《广西民歌集成》(桂林卷)搜集、编纂的音乐工作者徐承翰老先生(84岁),他介绍说,八十年代初期,由于条件的限制,他们对桂林桃花江张家村傩戏和傩舞进行调查和搜集,做了记谱和录音,但没有录像。几年过去后,那些老人(民间艺人)都过世了,再想恢复桃花江的傩戏和傩舞就十分困难了,原因就是失去了“活态传承”的条件和基础。虽然,后人根据有限的资料进行表演,但已经难以再现当初的原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质,即在于它是活态的文化,它存在于当下特定的民间生活方式中。”①这样的活态文化要能够得到民众的认同与传承,是需要有历史与现实意义的活态传承人作为实用载体的。

有鉴于此,本文提出有利于建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活态传承”模式的几项措施。

(一)加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搜集、整理、保护与传承

少数民族文化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必须加以重视与保护,尤其是承担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任务、具有少数民族文化自觉的传承人,必须加以保护,这样才有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先决条件。 “一个民族在走向现代化的时候,尤其文化走向现代化的时候要有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保护文化多样性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条件。”②

上文提到的桂林桃花江张家村傩舞、傩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逐渐丧失,就是对文化传承人的保护不力,传承人制度没有很好落实所造成的难以挽回的损失。

在对桂北龙胜龙脊古壮寨壮族山歌音乐文化的调查中了解到,古壮寨的山歌原来也是有很丰富的形式和很好的传承状况,但九十年代后呈现日渐式微和丧失的现象。在对壮族山歌传承人侯庆恒老师采访中,据他说,他八十年代初借调到龙胜县文化局工作了一段时间,对少数民族山歌等音乐文化进行调查和搜集,他意识到壮族民歌再不抢救保护,龙脊的壮族民歌或将失传。于是他跟一些八十多岁的老人学唱壮族传统山歌,整理资料,又教授了十几个徒弟,使龙脊古壮寨的壮族山歌音乐文化得以保存和传承,九十年代旅游经济发展起来,那些老人都去世了,古壯寨还有一些年轻一点的人能够唱壮族传统山歌。但由于传承的渠道比较狭窄,壮族山歌只传承下来酒歌、弯歌、坪歌和伦喃等形式,像挖地歌、童谣等古壮寨原有的山歌形式就没有传承下来,永远丧失了。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活态传承”模式的重要条件就是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人进行保护,并建立很好的传承人制度,确定相当人数的民族音乐文化传习人去学习民族音乐,对民族音乐文化宝贵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并进行创新与发展。这样才能够确保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代代相传,后继有人。

(二)建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基地,重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生态

文化的生存与传承需要相对稳定文化生境和空间作为基础,因为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文化生态具有整体性。文化生态成为一个整体是由语言符号的功能所导致的。“正是由于符号能力的产生和运用才使得文化得以产生和存在,正是由于符号的使用,才使得文化有可能永存不朽。”③由于符号使信息流动,信息的流动使文化整合在一起,文化作为有机的整体便具有新的功能,文化也就成为一个活的稳定的生态系统。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中那些传统民歌,例如苗族的《古歌》,瑶族的《盘王歌》,壮族的《酒歌》《布洛陀》等都是通过民族语言向后辈传授历史、生产、生活等知识与经验。而现如今很多少数民族村寨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民族音乐文化中重要的符号系统逐渐面临消失,这必须引起“非遗”保护的警觉,要从文化生境的角度去保护“非遗”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在新时代,经济和文化发展了,视野开阔了,生产和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原有的民歌音乐所具有的文化功能都有所改变和弱化(例如:原来的情歌是为了择偶,现在的功能基本丧失),但在新的信息时代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应该发挥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发扬少数民族艰苦奋斗、勇敢、互助、友善等文化内涵,加强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

鉴于此,发展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保持文化多样性,有必要建立以少数民族音乐等为内容的文化传承基地,集中保护与民族语言、传统、节庆习俗等相关的生产、生活的文化生态环境,根据文化的发展所带来的文化生境的改变,进行文化生态重构——即文化生活场所的重建与重组。“文化重构是异种文化的异族文化持续作用和影响的一种文化制衡,即把这种作为外部生境的构成要素去进行加工与改造,将其中有用的内容有机的置入固有文化之中,从而形成该文化适应性和更替的重组和运动作用的革新。”①文化在发展,文化生态也在发展,传承文化的方式、方法以及所传承文化的样态都要适时而变,才能达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传播的目的。

(三)现代学校教育与传统音乐文化教育并轨,夯实民族音乐文化基因

现代学校教育对于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水平也至关重要,所开设的课程大多与现代文明紧密联系,但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学校教育不能脱离孕育其中的民族文化体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少数民族社会共同体传统文化教育以及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教育方式影响着少数民族青少年的成长。因此,少数民族学校教育的课程设置以及教育方式等方面不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接轨,不纳入民族文化教育资源,不寻求在学校课程中整合民族文化传统,那么少数民族学校课程体系就缺乏最可靠的依托和支架。②这种少数民族学校教育方式的协调与整合,充分发挥民族文化资源的历史与现实作用,可以产生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互动效果。

少数民族地区的年轻人为了个人发展,走出山寨到城市里去求学、工作,受到外面世界文化的影响,对于接受过传统文化基础教育的青年人来说,民族文化的烙印植根于每个青年人的心灵,这样的民族传统教育夯实了民族文化的基因,外面世界的大众媒体上各种文化形式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作为旁观者的欣赏,不至于取代他们民族主体文化的地位。这样,客观上为民族音乐文化的“活态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活态传承”的有效策略

(一)充分认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价值与功能,建立少数民族的文化自信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作为很多没有本民族文字的少数民族,民歌(在中国南方很多少数民族中泛称“山歌”)作为口述的文化史,代代相传,把民族迁徙、磨难以及先祖的艰难创业,维护民族发展的奋斗历史通过民歌传承给后辈;同时,把生产知识、道德规范以及信仰、习俗传授给民族后辈;再有一点,民歌也是融洽人际关系、连情交友的很好工具。传承千百年的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具有历史和现实的价值,同时,少数民族民歌具有丰富的演唱与表演的手段,又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随着经济和文化一体化进程的步步深入,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态发生巨大的变化,新时代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振奋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特色、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凝聚民族力量、發展民族旅游经济等多方面依然有很高价值和功能,必须建立起有效的“活态传承”机制,使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繁荣与发展起来,从而做强、做大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积淀文化多样性的多民族文化基因库。“从人类历史发展和坚守文化多样性的立场来看,一个族群文化的消亡就是这个族群凝聚力的消散和自我个性的丧失。”{1}因此,必须传承和建设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音乐文化,才能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发展民族经济。

(二)创建“活态传承”舞台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需要通过民俗、节庆等活动不断的展示来彰显其活力,同时,也要定期组织民族文化汇演、交流来展现各民族的文化特色,从而对传统的文化形式进行适当完善。这样积极创建“活态传承”的舞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抢救和发掘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尤其是资料的搜集和传承人与传习人的培养,要把鲜活的民族音乐放在民族文化的土壤里加以培育和发展,要做到民族音乐的“活态传承”,因为“鱼在水里才最有活力”,同时“也只有到水里才能够把鱼看得更清楚”。不要等到民族音乐消亡了,成为民族文化“遗产”了,人们要到图书馆的资料库里、民族老人的记忆里去找寻曾经繁荣的民族音乐文化,那时候恐怕就难以恢复和传承这样的民族文化瑰宝。

(三)少数民族地区高等音乐专业教育中融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课程体系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音乐专业教育要融入民族地区的经济与文化发展中,服务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就需要加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开设相应的课程,不仅是少数民族音乐概论与简单的民族民间音乐介绍等课程,还要适时聘请少数民族民歌传承人走进课堂,教唱少数民族山歌、演奏民族乐器以及表演民族舞蹈等,传承和传播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探索学生可参与、可实践的“活态传承”高校教育模式。

(四)建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活态传承”的创新发展模式

文化传承,只有创新才有发展,没有创新,就会失去活力,也就会失去发展与传承的动力。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反映少数民族的精神风貌和生产、生活样态,文化生境在当代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的音乐样态已经不能很好地反映今天人们的精神风貌与社会变化,已经代表不了年轻人的精神追求和审美情趣,必须加以创新才能使少数民族民歌在新时代继续传承和发展下去,从而永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青春与活力。因此,不仅是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人要参与创新发展工作,专业的民族音乐研究者和专业音乐创作者也要参与其中,创作出更加适合时代发展与少数民族时代风貌与艺术特色的优秀作品,如此创新才是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活态传承”的创新发展模式。

结语

在国家大踏步的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征程中,少数民族的文化建设必定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少数民族地区在发展民族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定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加强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同时积极探索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活态传承”的模式和路径,使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得到弘扬与发展。这样就能够达到以经济带动文化发展,以文化彰显民族发展的潜力,对国家“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建立与发展也是有效的促进。

作者简介:笪方能,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副教授。

本文系2016年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华艺术精神在当代艺术实践中的传承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6JZD030)阶段性成果,2017年广西桂学研究会著作课题“桂北山歌及文化生态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活态传承文化生态
当代美国科幻电影的文化生态解读
面向文化创意产业的闽南民间故事活态传承路径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价值与途径研究
新时期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
浅谈黄梅戏的生成繁衍与文化生态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川剧活态传承的价值研究
京津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问题与对策
从玉米到蔬菜:一个山镇生计变迁的文化生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