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有守则 避免吃错药
2021-04-02高花兰
高花兰
分清“药”字牌和“健”字牌 药店里不光卖药,还常有五花八门的保健食品混在药品的货架上。专家提醒,保健食品不存在治病功效,购买时需要认准产品到底是药字号还是健字号。如果是给孩子买药,尤其是买补充微量元素或补钙的药,要先看清它是否标明了“药”的字样。一般来说,只有“药”字标识的,才是在临床上得到验证并有疗效保证的药物。此外,目前有许多针对贫血、微量元素缺乏或佝偻病等的保健药。其实药补不如食补,许多时候合理的饮食就能解决很多问题。即使营养真的很缺乏,需要服用药物,也应该吃正规的药物而不是保健品。
莫轻信营业员推荐药 有些平价药店药品价格比很多医院要便宜,于是不少人拿着医生处方到药店买药。去药店买药没关系,但是不要自行换药,有的人发现药店没有处方上的药,就会换成类似的药,而这是很不合适的。因为同样的药物,例如抗生素,同种类但不同名的药物很多,疗效千差万别,医生的处方大都是根据临床疗效来开的,所以千万不要自行更换处方上的药物。有很多人买药拿不定主意,会向营业员咨询,根据他们的推荐买药。但营业员不是医生,他们没有临床经验,甚至有些营业员会因为药物利润等原因,推销一些实际效果并不好的药物。要提醒的是,不要迷信广告宣传,要听医生建议,或用一些老品牌的药物,这样的药物能保证质量。也不要迷信“进口药比国产药好,贵的药比便宜的药好”。实际上,药品的价格是由原料采集难度、生产工艺难易、产量大小、销售范围和包装质量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它与药物疗效的高低、质量的优劣并不能完全画等号。
生病服药别贪多 不少人生病后希望通过多吃药来尽快解决病痛,往往会买上好多種类药来吃,如对付感冒,就把消炎的、抗病毒的、咳嗽的、化痰的、治疗发热的药都买回来,有了相关症状就一股脑儿地用这些药。然而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疾病恢复有个过程,许多疾病会有伴随症状,如发热同时伴有咳嗽、嗓子痛等有明显炎症的情况时,只要服用针对病因的药物(比如抗生素)就行了,症状会随着疾病的好转而消失,不需要再吃其他药物。更何况许多药物是复方制剂,多种药物应用有可能导致重复用药。吃太多的药物,肠胃承受不了,反而不利恢复。
培养制作“药历”好习惯 对于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患者来说,购药服药是场持久战。专家建议,慢病患者不妨买个分类药盒。这种分类药盒主要分为一周或一个月用量两种,分别有7个或31个小格,早中、晚用不同的颜色分开。还可以制作“药历”,即服药清单,将要吃的药列个清单,或直接在日历上用大字写好每天要吃的药,每次吃完后就“打钩”做记录,避免忘了吃或者重复吃。很多慢病患者看病要跑几个科室,开很多种药,药物之间、药物与饮食之间都容易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因此,保存好完整的用药记录、药物过敏史,是避免药物相互作用或副作用的重要一环。建议每次就诊前都要带好,并尽量找固定医院的固定医生咨询,包括药物疗效或产生哪些不良反应,以及有无药物相互作用等。
药品说明书要“重点阅读” 服药前很多人不读说明书,或者只是粗略地看个大概。事实上,药品说明书是含有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等重要信息,是患者安全用药的主要依据。专家提醒,服药前应通读药品说明书,其中说明书中的适应证、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几项内容要重点阅读,如有疑义,及时向医生和药师咨询。
中药滥用也中毒 在很多人眼里中药是安全的代名词,但中药滥用也可能导致中毒,导致不良反应,如滥用人参导致严重反应的报告已不少,甚至还有引起死亡者。其他中药如巴豆、苍耳子、六神丸、雷公藤、甜瓜蒂、木通、苦楝子等,使用不当也会引发严重不良反应。长期服用带朱砂的成药,如朱砂安神丸、活络丹、天王补心丹而致汞中毒的事例,也屡有报告,这是由于其中含有可溶汞盐或游离汞而导致蓄积汞中毒。因此,服中药最好能做到遵医嘱、按说明书办事。
6岁以下儿童勿自行用药 相较于成人而言,儿童用药更要谨慎。儿科专家指出,有些家长喜欢把成人的药物减半给孩子使用,这样是非常不安全的。很多成人药物副作用大,对儿童是不适合的。孩子所用的药物家长最好不要私自买,尤其是6岁以下的孩子,因为儿童病情变化快,不容易预料疾病的变化。如果孩子超过6岁,家长又有丰富的护理经验,对于感冒、腹泻等常见病,在孩子服药的同时密切观察,如果病情仍不好转,比如高烧不退、呕吐明显,则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编辑:迟昊 XuDaPing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