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冠疫情的线上教学工作的思考探讨

2021-04-02

江科学术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课堂教师教学

牛 帆

2020年1月初,疫情在全国乃至世界蔓延,疫情持续了多月,为了做到停课不停学,学生在家也能进行学习,全国高校纷纷开展了线上教学安排,各大学习平台,如中国大学慕课、学堂在线、爱课程都开放了多种学习资源,还有雨课堂、微助教、智慧树等助学软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生和教师能够获取更多的教学和学习资源,有助于线上教学的顺利进行,但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加之教师自身与学生本身个性特征等问题的存在,最终的教学效果也必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学效果也因人而异。由此,本文基于问卷调查和语音访谈,对于湖南、云南、贵州、广西的普通高校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高校教师和学生开展线上教学和学习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从而思考如何更好地开展线上教学,在艰难时期完成教学工作与学习。

一、研究设计

(一)问卷设计

问卷有两个分量表构成,学生和教师分量表,调查问卷借助“问卷星”平台发布,采用滚雪球的方式进行收集,然后用进行统计分析。

1.学生分量表

(1)个人信息部分(性别、年龄、年级)。(2)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其中主观方面主要调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学习时长、作业提交及时率;客观方面主要调查学生使用的教学平台、设备网络故障、学习打卡情况、对比课堂教学的时间长度。(3)开放性问题(线上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线上学习与课堂教学的不同感受)。

2.教师分量表

(1)个人信息部分(性别、年龄、教龄)。(2)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其中主观方面主要调查教师进入教学状态的难易程度、教学积极性。客观方面包括平台操作、突发事件处理、师生互动、设备网络故障问题。(3)开放性问题(线上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访谈设计

访谈设计:访谈采取语音录音方式,主要对本校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其在线上教学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做主要的三个问题,然后让其提出一些意见建议。

(三)样本统计

问卷主要采用“问卷星”平台进行,问卷254份,问卷回收率高达100%。访谈采取语音录音方式,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共获取样本58份,其中教师18人次,学生40人次。

二、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现状

通过对获取的原始资料进行分析,发现99.8%的高校都开展了线上教学。如图1所示,线上教学过程中所用的软件工具较多是中国大学MOOC、QQ 群或微信群以及智慧树平台。中国大学MOOC使用率高达90%,此平台在疫情期间开放了很多免费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根据学期安排采用同步SPOC、异步SPOC或者同步异步SPOC的方式自由的选择教学方式,对学习进度与教学完成情况进行监控。中国大学MOOC 打破了大学围墙的限制,是一个线上教学不错的选择。选择QQ和微信群的方式,可以和同学加强交流,QQ 和微信是每个同学使用率较高的软件。如图2所示,学生每天大都会花费4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完成线上学习。

图1 线上教学过程中软件工具使用情况

图2 学生每天线上学习时间

比较图3和图4,可以看出线上授课主要以录播的形式开展,而学生更加喜欢的方式是直播的形式,这样可以更多的进行师生互动。但是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是直播的比例只有11.81%,虽然直播的方式,不能像课堂教学那样产生更多的情感交流,但是直播对于线上教学来说,已经很大程度上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教师可以听到学生的声音,不足就是难以把握学生的状态,不能及时把握学生动态。学生比较不喜欢的方式是直接布置作业的形式,这种线上教学方式几乎没有师生互动,全靠学生自学,对于学生自学能力以及学生的自控能力要求较高,缺乏学习主动性的学生,如果采用纯粹的布置作业和发放资料的形式,最后的学习效果必然是不尽人意的。

图3 线上授课方式情况

图4 学生更喜欢的线上授课方式情况

三、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

关于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整理,得到图5、图6。

访谈共收集教师样本14份,学生样本40份,通过对访谈资料的整理,统计教师与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如表3-1所示。

图5 教师线上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图6 学生线上学习面临的主要问题

表3-1 线上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频次统计

线上教学可以帮助在疫情期间做到“停课不停学”,帮助学生在家学习知识,但是线上教学始终无法代替课堂教学,线上教学只是疫情期间,帮助学生学习的手段,在线上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弊端与问题,通过分析收集的数据和资料将主要问题归结为以下三点,并就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

(一)教辅软件及网络问题并存

线上教学是指利用网络环境,借助电子设备及互联网开展的教学活动。线上教学依赖网络与教学软件的使用,良好的网络环境与功能齐全、操作便捷、符合教学要求以及顺畅的教辅软件的使用才能使得线上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而在线上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主要面临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合适的教辅软件的选择问题。据统计,当下高校采用的线上教学的平台有:智慧树、微助教、雨课堂、慕课堂、学堂云、中国大学慕课、学堂在线等,这些平台可以帮助教师与学生进行教与学的活动,但是每个教学平台的功能存在不同,仅仅使用某一个平台并不能很好的完成线上教学任务,比如雨课堂和微助教,可以进行直播、传课件、签到,但是学生进入课堂有时存在延迟,教师需要建立QQ 群等方式,提醒学生进行线上学习,这也会加深学生对于教师提醒的依赖,缺乏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同时选取多个平台相比较会较好的完成线上教学工作,同时就会造成学生需要下载多个软件的问题,学生下载过多的软件,会造成上课时平台登录混乱、手机卡顿等情况,在上课时间,学生同是登录某一平台,平台堵车现象也是时有存在;另一方面就是网络问题。寒假放假以来,大学生都已经返回老家,处于农村的大学生的网络覆盖也会存在问题,导致学生无法及时学习老师发布的学习任务、作业无法及时上传等等,网络问题的存在也会造成学生学习进度不一,教师进行线上答疑时某些同学无法及时参与而使得学习进度落后,还有实验课的安排退后造成学校教学安排的变动等一系列问题。

(二)教师信息素养与学生学习能力各异

开展线上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线上教学依赖于教辅软件的使用,熟练高效的使用线上教学工具,可以帮助教师顺利开展线上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首先,线上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需要教师对教学的设计,借助线上教学工具设计课堂,对学生线上学习进行规划,帮助学生有序的完成线上学习,了解课程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工具,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其次,教师要搜集各式各样的资源,补充课本知识,学生线上学习,给予了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学生的知识面需要不断地扩充。最后,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更多是线上进行的,教师需要向学生传达教学工具的使用方式及注意事项等;另一方面则是学生学习能力存在差异。首先,学生放寒假以来,一直在家,始终处于放假状态,无法及时调整状态,回归学校生活,对于线上的学习任务也存在着应付的心态,学生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最后,学生个体特征的影响,部分学生学习学习自主性差、学习能力不同。不同的学生学习能力不同,在线上学习中,学生的线上学习的接受度不同,有些学生对于线上学习存在排斥性,学习接受度较差,自学的学习效果差,自学后对于知识的消化不足,又无法及时获得教师的辅导,从而造成学习落后,最后造成学习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三)师生交流欠缺情感交互弱化

全国疫情来袭,造成大学生和教师无法及时开学返校,线上教学真正做到了“听课不停学”,但是线上教学始终是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一方面,就调查来看,大部分教师都是采用录播方式进行教学,学生自主观看教学视频,然后完成随堂作业,而学生则更倾向于采取直播的形式上课,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无法与老师直接沟通、教学反馈情况存在延迟,这样教学效果就会受到影响,还有教师采用自主录播的形式,这样的录播虽然学生可以看到老师,但是老师无法看到学生,也无法掌握课堂,不能给予学生反馈。直播的方式,可以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对话,但是教师与学生普遍反应直播课存在卡顿的情况、教学不顺畅,教学的有效学习时间被压缩。另一方面,疫情不仅阻隔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同时也使得学生之间的交互弱化。大学生的地域分布不同于初高中生,初高中生家庭地理位置接近,课堂外进行交流的机会更多,而大学生地域分布非常分散,疫情期间学生之间的面对面交互更加弱化,对于学习问题的讨论也会有所减少。生生之间的交流、帮助也会减少,从而生生之间的学习差异也会加大,不利于教师对于学习总体的掌控,开学之后对于线上学习内容的复习需要对学生进行调查才能够更好的开展。

四、线上教学的建议

线上教学给学生学习带来便捷的同时教学平台与工具的选择、学生的自学时间相对于课堂来说有所延长、教师的备课时间也有所延长,这也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诸多的挑战。首先,教师和学生要面临教学工具的学习和使用以及随时会崩溃的网络问题;其次,教学的效果也受到教师信息素养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最后,线上学习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师生之间的交流欠缺、情感交互弱化问题。针对问题分析其原因后,现提出几点建议:

从高校层面来看,首先,高校联系软件、工具的后台服务机构统一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或者开展专题线上讲座,提高教师对于教学辅助工具的使用能力,对教师的教学工具使用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这样才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教师对于教学辅助软件的功能掌握的越透彻,对于完成线上教学任务来说帮助更大,也可以对于以后的课堂教学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其次,高校在开学后统一安排一定周次的复习任务。高校现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和访谈,了解线上教学的进度和效果,对于不同课程或不同专业安排一定周次的复习时间,帮助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掌握,从而在既不耽误教学进度的情况下,又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线上学习的内容。最后,高校要求教师和学生保留线上教学的资料,在一定程度上督促教师和学生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既可以帮助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复习,又可以用作高校对于线上教学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察的资料。

从教师层面来看,首先,教师要调整状态、积极应对线上教学任务,线上教学与学校课堂教学同等重要,教师的教学状态对于学生的学习状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接触更多的线上教学工具,选择适合自己教学特点、课程特点以及学生特点的教学辅助工具,以期把线上教学工作越做越好,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在于工作中的厚积薄发,信息素养的提升不仅对于线上教学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常规的课堂教学也会产生很好的效果,可以借助视频、图片、影像信息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教学内容。再次,在选定教学工具之后,教师要根据教学特点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这是教师必须完成的任务。最后,教师要紧可能的创造与学生交流的机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进度,帮助学生在家期间也能学到知识,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从学生层面来看,首先,学生要积极调整状态、摆正学习态度,让自己回归到学校状态,状态的调整是进行有效学习的前提;其次,学生要积极配合学校与教师的安排,按时按量的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教师才能对根据学生对学习难易点的理解程度、学习内容进行整体把握,及时的调整教学进度;再次,学生要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对于不同课程投入不同的时间和精力。最后,学生把自己的线上学习情况及时向老师传递,加强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做到双向沟通,及时向教师反馈自己的学习状态,及时将存在的问题解决。

五、结语

通过对高校教师以及大学生的调查和访谈,发现高校大多都进行了线上教学,线上教学做到了“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所采取的方式有录播、直播、资源包以及多种方式结合等方式,借助的教学工具与平台主要有QQ、微助教、雨课堂、慕课堂、智慧树等,教学方式和教学辅助工具的选择对于最后的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每天的线上学习时长大约是4-5个小时,学生每门课程的每一课时的线上学习时长为2个小时左右,学生的自学时间相对于课堂来说有所延长,教师的备课时间也有所延长,可以看出线上教学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了挑战,教师自身信息素养和学生学习能力差异的存在以及教学辅助工具及网络问题都给线上教学带来了阻碍,线上教学缺乏师生间的互动,也造成了师生情感弱化的问题,所以本文最后从高校、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对线上教学工作提出了建议,高校需要统筹安排,提供教学资源与辅助,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而学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但是本文在调查样本、问题剖析及结论建议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线上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更高效的学习。

猜你喜欢

课堂教师教学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