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形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疗效探讨
2021-04-0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辽宁鞍山114000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 (辽宁 鞍山 1140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爪形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5月在本院行内固定术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64例,按照内固定方式分为爪形组(爪形肋骨接骨板)和可吸收组(可吸收肋骨钉),各32例。对比两组手术及康复情况。结果:爪形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8%(3/32),显著低于可吸收组(25.00%,8/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性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中采用爪形肋骨接骨板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减轻胸痛,促进患者尽快下床活动并离院,并发症风险也相对较低,该类患者可优选考虑使用该术式。
多发性肋骨骨折是肋骨骨折的常见类型,其主要依靠内固定治疗,保守性治疗和外固定的方式效果较差,应用较少[1]。多发性肋骨骨折内固定术式较多,其中爪形肋骨接骨板与可吸收肋骨钉内的应用较多,尤其是前者广受好评,为进一步探明其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效果,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5月在本院行内固定术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64例,总结分析了爪形肋骨接骨板内固定的手术情况和康复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5月在本院行内固定术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64例,按照内固定方式分为爪形组和可吸收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因外伤导致肋骨骨折,术前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多发性肋骨骨折。爪形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21~60岁,平均(40.52±19.68)岁,其中11例为胸部以外合并伤。可吸收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22~60岁,平均(41.15±19.02)岁,其中12例为胸部以外合并伤。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初发、初治者;成年人;符合内固定术指征;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入院时并发连枷胸者;休克者;凝血功能异常或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无法耐受手术者;合并多脏器系统功能衰竭者等。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
爪形组实施爪形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术:术前进行CT肋骨三维重建,确定固定方案和手术切口位置(选择近骨折端,后肋骨折作后外侧或纵行切口,前肋/中段骨折经腋前线或腋中线);切口应避开肌层丰厚处,沿肌层走行纵向切开减少肌层损伤;顺着肌纤维走行解剖,显露骨折端,清理断端和嵌入的组织,骨折端酌情剥离骨膜;骨折端复位后,牵拉周围肌肉,选择合适型号的爪形肋骨接骨板,并扣于肋骨上(环抱肋骨两断端),粉碎性骨折位置先采用丝线捆绑,必要时骨块填入,夹闭接骨板固定爪,依次处理各处骨折位置,恢复胸廓正常形态;术毕置管引流,逐层关闭切口。
可吸收组行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术:术前CT肋骨三维重建、准备及切口位置选择同可吸收组;显露骨折创面并清理血凝块、血肿后,距离断端2cm处切开骨膜,显露骨髓腔,扩髓,置入规格合适的髓内钉,拉拢两侧,复位骨折两端,7号丝线捆绑断端固定,其他处理同爪形组。
1.4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同时观察术后患者胸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作为评估工具,该量表评分0~10分,分值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严重,对比两组术后72h内疼痛评分,并记录胸痛持续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监测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统计术后两组住院总时间。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爪形组手术时间为98~140min,平均(111.69±22.06)min,可吸收组手术用时为94~136min,平均(110.69±21.54)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爪形组术中出血总量为140~180mL,平均(159.87±19.68)mL,可吸收组为149~185mL,平均(166.87±17.52)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术后康复指标比较
爪形组术后72h胸痛评分为4~6分,平均(5.16±1.13)分,胸痛持续时间为8~10d,平均(9.24±1.11)d;可吸收组术后72h胸痛评分为6~8分,平均(7.12±1.09)分,胸痛持续时间为10~12d,平均(11.42±1.06)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爪形组下床活动时间约为术后3~6d,平均(4.43±1.56)d,可吸收组为术后4~7d,平均(5.47±1.43)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时间方面,爪形组为10~20d,平均(15.41±5.03)d,可吸收组为14~22d,平均(17.68±3.96)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爪形组术后未见畸形愈合者,出现1例切口血肿者,1例肺部感染,1例肺不张者,发生率为9.38%(3/32);爪形组术后出现1例切口血肿者,2例胸廓畸形者,2例肺部感染,1例肺不张者,2例骨折移位者,发生率为25.00%(8/3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多发性肋骨骨折是一种复杂的骨折类型,需要及时处理患者呼吸困难、血气胸、感染等并发症,同时及时矫正胸廓的结构与形态异常。外固定模式是传统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治疗方法,主要采用胸带、胸部护板等进行外固定,但是固定效果较差,畸形愈合率高,临床应用逐渐减少。内固定模式可以有效复位骨折端,且可恢复胸廓形态,不影响患者肺部通气功能,因而成为多发性骨折的主要治疗术式[2]。
克氏针、钢板、接骨板、可吸收钉等内固定方式在肋骨骨折中应用较多,但是前两者的固定效果不理想,常出现胸廓塌陷问题,因而不作为首选内固定模式;接骨板和可吸收钉是新一代内固定材料,以爪形肋骨接骨板和可吸收肋骨钉为代表,两者固定效果相对稳定,术后几乎不影响肺复张,临床应用相对较多[3]。与爪形肋骨接骨板相比,可吸收肋骨钉可随时间延长而逐渐溶解消失,但是其属于髓内内置的方式,固定稳定性不足,而爪形肋骨接骨板可完全塑性,与肋骨表面紧密贴合,既能提供力量支撑,又可发挥抗旋作用,而可吸收肋骨钉抗旋作用则相对较差。多发性肋骨骨折相关文献报道显示,爪形肋骨接骨板可有效预防纵隔摆动,不易出现旋转移位情况,较可吸收肋骨钉相比,胸廓畸形、骨折移位的情况相对较少。本次研究可发现,爪形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8%(3/32),显著低于可吸收组(25.00%,8/32),可知爪形肋骨接骨板固定效果好,并发症风险较低,预后较好。此外,本次研究还发现,爪形组术后72h胸痛评分、胸痛持续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均显著低于可吸收组,可知爪形肋骨接骨板固定后胸痛程度较轻,整体疗效优于可吸收肋骨钉。
综上所述,多发性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中采用爪形肋骨接骨板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减轻胸痛,促进患者尽快下床活动并离院,并发症风险也相对较低,该类患者可优选考虑使用该术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