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冷籍”到“冒籍”:清末状元张謇怎样成高考移民的
2021-04-01刘勃
刘勃
启功先生在信后面加了按语:“季直当时乡誉原不佳,于此但见常熟(指翁同龢)爱才之笃。”伟大的人物,生前得到家乡人喜欢很难,死后反而被家乡当成宝贵资源,真是挺普遍的现象
张謇这个恩科状元的科举之路,非常曲折。
他家境不过小康,而且是刚刚脱贫不久才奔的小康。如果生在唐代及以前,那么张謇是不会有任何考中机会的。唐代科举,实际上是一个世家大族内部的选拔机制,而且很多时候,考试之前结果已经内定了。
宋朝以后的科举,才比较注重公平性的问题。但是,制度规定上看到的理论上的相对公平,和实践上无处不在的不公平,两者可以是并行不悖的。
首先当然是起点不一样(教育资源不平等?)。看晚清名人的传记,动不动就是五六岁开始学四书五经,三四年就全部读完,起点和效率都高得吓人。
张謇后来回忆,他启蒙老师水平却是这样的:“非特不知四声,并平仄声亦不了解。”写诗讲平仄,是起码的要求。老师自己都不懂这些,那张謇学的就都是错的,这种水平怎么可能进考场写试帖诗呢?
后来张謇的父亲给张謇换了一个好点的老师,于是只好重新从头学起。脑子里已经有了错误的知识,那要拧过来是很难的,尤其张謇又是那种特别刻苦的人,学过什么都记得特别牢。但是张謇硬是都拧过来了,拥有了考取一个秀才的实力。
但问题是,有考秀才的实力,不见得就可以顺顺当当去考。
要报名参考,有很多要求:比如应该“身家清白”,不能是倡、优、隶、卒等贱民。
张謇祖上虽然穷,倒并没有踩着上面的雷区,理论上讲并没有问题,然而实际操作上,却有问题。
因为你的报考信息填完了,还要有人担保你填写的情况属实。要有一个廪生“认保”,还要五个来参加考试的童生联保。张謇这种情况,你要有人愿意为你认保、联保,人家会跟你要钱的。
因为他们家属于“冷籍”。
张謇自己的说法,就是“凡三世无隶名学官为生员者”,你们家祖上三代,没有考中秀才的,就是冷籍。
还有另外的说法:“冷籍者,虽身家清白,但三代无人与考,其子孙出而应试,则群诋为冷籍。”祖上三代没有人考过秀才的,——不一定要考中,但一定要有人考,——就是冷籍。还说,有些人家,明知道自家孩子不行,也会逼着孩子去考一下秀才,就是为了避免自家成为冷籍,那么万一将来孙子是读书种子,去考也不会被歧视。
这两个说法不同,但未必矛盾。法律上说,本来就是没有冷籍这个概念的。这是已经是考试制度的既得利益者的那些人,不希望再有人来分享考试制度的好处,或者你想来分享这个好处,你要给我们交入场费。内卷程度浅一点,三代没人考秀才的成了冷籍;内卷程度深一点,就像张謇说的,三代没人中秀才就成了冷籍。又或者,两种都冷,但冷的程度不同,相应的花费也不同。
张謇家是冷中之冷,所以要有人来认保、联保,要花很多的钱。
张謇的老师就出了个主意:到外地去认个不是冷籍的爹,就可以省钱了。
于是张謇就到如皋去认了一个爹,以张育才的名字,考中了秀才。
但问题是,张謇一个海门人,跑到如皋去参加考试,这叫“冒籍”。冷籍是潜规则,不违法,相反官方还时不时有指示,要求不许歧视冷籍;但冒籍是真的违法的。
但是,一般说来冒籍就如同高考移民,都是从难考的地方跑到容易考的地方去。张謇倒不属于这种情况,他就是因为害怕潜规则,结果真的触犯了规则。
这件事后来给张謇惹来了无穷的麻烦,好在了解了情况的官员,对张謇却都非常的同情。因为他确实不是学渣想换个地方就当学霸,而是一个努力又聪明的苦孩子,因为不知道水有多深,结果被人坑了。而且这事其实是他爸和他老师操作的,我们现在也还是经常看到,很多好孩子碰到怎样坑娃的爹妈和老师。
后来张謇开始了自己的游幕生涯,欣赏他的大人物越来越多。不过外面的名人再怎么欣赏张謇,当时南通的秀才跟张謇似乎一直都不对付。
1892年,张謇考进士落榜,翁同龢给江苏学政溥良写了封信,推荐张謇,信里当然说了张謇很多好话。这封信保存下来,传到溥良的曾孙启功先生手里,启功先生在信后面加了按语:“季直当时乡誉原不佳,于此但见常熟(指翁同龢)爱才之笃。”伟大的人物,生前得到家乡人喜欢很难,死后反而被家乡当成宝贵资源,真是挺普遍的现象。
(作者系大学教师、历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