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能力培养的高中生物教学实践
2021-04-01张春波
张春波
摘 要:学科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要对教学实践做創新探索,并创设适宜学习的情境、丰富学习活动、延伸训练域度,如此才能顺利启动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形成崭新的教学成长点。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科能力;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0)35-0047-02
目前的生物学科教学设计亟待创新。生物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因此当学生进入学科探索阶段时,需要更多思维的支持,所以教师要从培养学生学习思维的角度开展设计,为学生创设更多适合的学习情境、推出更多的学习活动、延伸课堂训练设计,以此顺利启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协助思维和实践思维,进而提升其学科综合素质,提升教学效度。
一、创设学习情境,启动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进行生物学科教学情境的设计时,教师有多项选择,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信息、进行实物展示、解读生活案例、列举学科数据等,这些都可以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自然启动学生的学习思维,进而可使其形成崭新的学习主动力。教师在进行情境设计时,需要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以提升设计的针对性,如此激发的效果会更为显著。
课堂教学情境呈现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在筛选时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取向有一定的了解,以此提升教学设计的适配性。例如在讲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中的“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时,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可以拿出一些实验材料,如洋葱、草履虫、水绵、鱼鳞、酵母菌等,并为学生准备显微镜,然后要求学生自行制作临时装片,通过显微镜进行有针对性地观察,并将观察情况记录下来,然后准备下一步的学习。学生拿到这个观察任务后,都表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可主动开展相应的实验操作,如此学习思维自然启动。
教师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利用实验材料开展教学情境设计获得了预想的效果。课堂教学需要情境的支持,教师精心选择的这些创设方式,与往常相比能够获得更直接的调度效果。学生对教学情境也有比较强的敏感性,因此教师要科学选择创设情境的方式,如此能够形成崭新的教学促进动力。
二、丰富学习活动,锻炼学生的操控思维
案例讨论活动、生物实验活动、实物展示活动、阅读质疑活动、学习反思活动等,都属于生物学科活动设计的范畴。教师需要对此做出综合考虑,并适时推出这些活动,让学生顺利进入到活动之中,才能锻炼学生的操控和协调互助能力,进而才能为学生生物学科的学习创造良好条件。
例如在讲授“细胞中的无机物”时,教师为学生设计了案例讨论活动——人类贫血有缺少红细胞和缺少血红蛋白两种类型。有一个患者呈现贫血症状,医生诊断为缺铁性贫血,如果让你分析致病原因,你会如何梳理和解读呢?学生针对这个案例开展了热烈的讨论,教师也自觉进入到学习互动之中,课堂学习气氛活跃。有学生分析道:“我感觉这个患者之所以会贫血,与人体中缺少红细胞有关系,细胞中的无机物含量不均衡,也会导致贫血现象的出现。”也有学生从其他角度进行分析解读。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教材内容进行讨论,同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本节课对生物学知识的运用进行了比较积极的探究,为生物学科后续知识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教师为学生推出案例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将学科知识运用于生活之中,即给学生提供进行现实思考和实践的机会。从学生的表现可以看出,教师选择的案例比较典型,能够成功调动学生进行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虽然学生分析得不够专业,但这对相关知识的梳理是比较有成效的。生物学与学生的生活关联性高,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有对接意识,即让学生进入到生活情境之中开展学习,如此一来其学习认知会更为鲜活。
三、延伸学习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思维
在进行生物学科的训练设计时,教师需要有延伸创新的意识,要引导学生自觉开展生活对接性学习,并结合学生的生活认知基础开展课外探索活动,如此能够促进学生学习体验的成长。实地观察、生活实验、社会调查、信息搜集等,都属于延伸性学习的范畴。生物属于自然科学门类,其实践属性更为突出,因此教师要求学生结合生活认知开展实践性学习,符合生物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
例如在讲授“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针对“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设计实验方案,学生结合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开展深入阅读,并自发成立合作团队,开展实验设计和操作。教师就实验材料和器材的准备做出必要的提示,并要求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梳理和组织,以确保实验设计更为合理和完善。学生进入思考和讨论环节后,对相关实验程序、实验步骤、实验材料、实验组织、实验结果等内容开展细致的分析和设计,由此自然形成实验设计方案。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对设计方案进行进一步的验证性讨论,并对学生的实验方案作出总结性评价。如此可使学生在训练中获得更加丰富的感知体验。教师若从延伸学习的角度开展设计和调度,我们发现其适合性更高。
教师为学生推出的实验设计任务,其目的是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主动性。本文探讨的是教师发动学生进行实验设计,这对学生来说是崭新的体验,能够为学生顺利进入学科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围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开展教学调度和组织,能够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促使学生顺利进入到学习环节,如此可使学生在不断的思考和历练中形成学科能力。教师为学生投放思考问题、推出课堂讨论活动、引导实地观察、开展社会调查等,这些都能够给学生提供认知生物的机会,对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也有重要的助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