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吸引,一块无形的“磁石”
2021-04-01马志国
马志国
心理学者,应用心理学研究员,知名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心理健康专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总课题组专家委员,全国网上家长学校特聘心理健康专家,CCTV等多家电视台心理节目特邀专家,著有《怎样做学校心理咨询》《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等著作40余部。
在班级群体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经由人际沟通,有了相互的人际认知,随后必将发生相互的人际吸引。没有班级成员的人际吸引,也就没有班级群体的稳定发展。
徐老师人到中年,教学带班都很出色,但学生对他总是敬而远之。自从学校在教学楼前安装了乒乓球台,师生对战乒乓球便常常成了课间的一道风景。中学生青春年少,球技突飞猛进,徐老师渐渐有些招架不住了。一次,眼看要败给学生,徐老师暗中使出“绝招”发球。观战的学生发现了:“老师犯规,该罚!”又一次,他被学生打得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几次险些滑倒,引得学生哈哈大笑。奇怪的是,这些事不但没损害徐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反倒让学生更喜欢他了。
这,就是因为人际吸引规律发生了作用。
所谓人际吸引,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相互给予对方积极评价的心理倾向,让人与人相互接纳和喜欢,并形成相互深入交往的意愿。人际吸引就像一块无形而有力的“磁石”,吸引众多个体结成一个群体。
人际吸引的过程与功能
从心理根源说,人际吸引力从哪里来?
一是来自人的归属需要。归属的需要,是人最重要的基本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只有当我们感到有所归属时,感到和他人在一起时,感到被亲密关系所支持时,内心才会感到更安全,更踏实,更快乐。因而,我们需要有所归属,需要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二是来自人的亲和需要。亲和需要与社会比较有关,也就是在情境不明确的时候,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获得信息安定自己。与他人的亲近关系,可以减少个人的焦虑或恐惧。亲和需要还与社会交换有关,也就是通过社会交换获得心理上的回馈。与他人的亲近关系,可以让自己有安全感、舒适感、价值感,可以排解寂寞感,可以得到他人的帮助和指导。
人际吸引要经历怎样的心理过程呢?
第一步是注意。在最初的交往中,如果哪个人传出某些信息,比如容貌或言行等,与我们的心理特点相契合,就会从很多人中被选择出来,引起我们的注意。
第二步是认同。当我们专注于某个人后,就会主动去接近他,了解他,形成对他更深入的认识,逐渐从心理上认同他,接纳他。
第三步是相容。随着彼此逐渐地认同和接纳,也就增进了彼此的心理相容。这时候,我们就有了关心、同情、亲切、喜欢等积极情感体验。
第四步是外化。经由注意、认同、相容阶段后,双方就会有更多的交往需要,表现出更多的交往行为。随着交往的日益深入,也就有了更强的相互吸引。
由上可见,人际吸引蕴含了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心理要素。认知过程是人际吸引的前提;情感过程是人际吸引的助力;行为过程是人际吸引的表现和结果。
人际吸引对班级管理有哪些作用?
首先,是增强班级凝聚力。所谓班级群体凝聚力,就是班级对学生的吸引力。这个吸引力包括:一是学生对班级的向心力,也就是班级亦即班主任对学生的吸引力;二是学生之间相互的聚合力,也就是学生之间的吸引力。可见,班级群体成员之间越有吸引力,班级群体就越有凝聚力。
其次,是促进学生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班级群体成员之间的人际吸引,能满足师生各自的心理需要,能促进师生各自的心理健康,特别是对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更有重要意义。班级生活中良好的人际吸引能满足学生的归属需要和亲和需要,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也是班级管理的根本目标。
人际吸引的常见规律
一个人为什么会让我们喜欢呢?
第一,因为联结法则。
一项研究把大学生分为两组,分别听喜欢的音乐和不喜欢的音乐。听音乐的同时,让他们评价一个陌生男子的照片。结果发现,听喜欢音乐的一组比听不喜欢音乐的一组,对男子照片的评价要好得多。这就是因为,照片与好听的音乐或不好听的音乐发生了联结,也就是形成了条件反射。
这告诉我们,我们喜欢那些与好的体验联结的人,而不喜欢与不好的体验联结的人。比如,與一个学生初步交往时,如果刚好我们正“人逢喜事精神爽”,这个学生就与我们好的体验发生了联结,我们对这个学生就会多一些好感和喜欢。
第二,因为强化法则。
我们喜欢那些给我们积极评价的人,讨厌那些给我们消极评价的人。比如,善于运用表扬和鼓励的班主任,往往会让学生更喜欢。
第三,因为平衡法则。
按照平衡理论,感情很好,认知也相同,两个人的关系就是平衡的。如果感情很好,认知却不同,两个人的关系就是不平衡的。平衡关系是令人愉快的,能很好地维持下去。不平衡关系是令人不愉快的,是不稳定的,难以维持下去。
如果两个人已经成为朋友,当关系不平衡时,两人都可能设法去说服对方改变看法。如果说服成功了,关系就会恢复平衡,继续相互吸引和喜欢。如果两人在许多问题上有不同看法,又都坚持己见,就不会再相互吸引了。
第四,因为交换法则。
根据社会交换理论,我们喜欢给我们带来好处的人。就是说,只有当一种交往对我们来说是值得的,或者说感到利大于弊时,我们才会喜欢那个人。当然,这里说的利弊,主要是心理层面的。
当然,社会交换也会有另外的情况。比如,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并不愿意做那个收益大的人,而甘愿做付出更多的人。一般情况下,人们更可能按照公平理论,在交往中体验到的收益与对方体验到的收益相等时,彼此才感到满意。
第五,因为相互法则。
在人际吸引中,感情起着重要作用。人们在感情上的交流是对等的,是相互的。因此,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如果某人喜欢我们,我们也会喜欢他;如果某人不喜欢我们,我们也会不喜欢他。
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人们大多都信奉“投桃报李”,“来而不往非礼也”,这说明人们大都会自觉不自觉地遵循相互法则。区别在于:有的人只知道怪别人不喜欢自己,有的人却知道要让自己先去喜欢别人。
第六,因为增减法则。
心理学家阿伦森把被试分为四组参加实验,其中一位被试实际上是研究者的助手,也就是假被试。研究者安排这名假被试担任被试们的临时负责人。在每次实验结束后,这名负责人都会到研究者的办公室汇报情况,其中会谈到对其他被试的评价。实验以巧妙的安排,让被试听到对自己的评价。
四组被试听到的评价分别为:第一组被试听到的都是肯定评价;第二组被试听到的都是否定评价;第三组被试前几次听到的是否定评价,后几次则由否定逐渐转向肯定;第四组被试前几次听到的是肯定评价,后几次则从肯定逐渐转向否定。然后,研究者调查被试喜欢这个负责人的程度。结果发现,各组喜欢程度的平均分是:第一组6.42,第二组2.52,第三组7.67,第四组0.87。
可见,人们对原来否定自己后变得肯定自己的人,喜欢程度最高,甚至高于一直肯定自己的人,而对于从肯定自己变为否定自己的人,喜欢程度最低,甚至低于一直否定自己的人。也就是说,在人际关系中,我们最喜欢的是喜欢我们的程度不断提高的人,而最厌恶的是喜欢我们的程度不断下降的人。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哪些因素会影响人际吸引呢?
第一,接近性吸引。
人际吸引是以时空的接近为先决条件的。人与人在交往时空上的接近,便于形成彼此的相互吸引,形成相互的密切关系。“远亲不如近邻”,就是这个道理。
心理学家费斯汀格等人曾对住在同一楼房里的人成为亲密朋友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人们认为与隔壁邻居要比隔一个门的邻居更亲密一些,人们选择的朋友41%是隔壁邻居,而隔一个门的邻居只有22%的概率。一项研究也发现,大学生入学后,首先容易与同宿舍的同学成为朋友。
第二,相似性吸引。
心理学家对2000名高中生的友谊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者让每个学生写出自己在学校里最好的朋友,并详细填写有关自己的背景及态度的问卷。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最好的朋友在性别、年级、年龄、种族及学业态度等方面,与自己都很相似。可见,人们倾向于喜欢在某些方面与自己相似的人。
促进人际吸引的相似性:一是人口特征的相似性。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宗教、社会阶层等。?二是外表特征的相似性。因为人们认为与自己长相接近的人,与自己有相同的社会交换价值。三是态度特征的相似性。如果彼此态度类似,则易于得到对方情感上的共鸣和行为上的支持,容易相互吸引。
第三,互补性吸引。
有时候,人们会喜欢与自己在某些方面相反的人。这是因为各自不同的需要,可以得到相互补偿,于是就容易相互吸引。比如,一个支配型的人和一个顺从型的人,就可以需要互补,一个爱聊天的人与一个爱听聊天的人,也可以相互满足需要。
相似性吸引与互补性吸引,不但不矛盾,而且是共同发生作用的。比如,一个支配性强的人与一个顺从性强的人之所以相互吸引,一方面是由于双方性格互补,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有相似的观念和态度:这一方认为应该支配对方,那一方认为应该受对方支配。这种观念态度上的一致,是彼此行为上互补的前提。
第四,熟悉性吸引。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在学期开始时,研究者让几名女大学生出现在某些课堂上,只是坐在那里,不和教室里的其他人交谈。这些女生出现的次数分别为15次、10次、5次。在学期末,让该课堂真正的学生看这些女生的照片,并做出评价。结果发现,出现次数越多的女生,被喜欢的程度越高。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曝光效应:某个人经常出现在眼前,就能增加对他的喜欢程度。
可见,越是彼此熟悉的人,越是容易相互吸引。熟悉性吸引在校园生活中随处可见。住校生最好的朋友往往都在同一宿舍,除了接近性,还有熟悉性。
当然,人际吸引的熟悉性也是有条件的。对他人的态度是喜欢或至少是中性时,见的越多才越喜欢。如果一开始就很讨厌对方,那么,见得越多反而会越讨厌。?
第五,特征性吸引。
一是外表特征的吸引。无论在哪种文化背景中,端庄的相貌,优雅的举止,得体的穿戴,翩翩的风度,都可以给人以美的感受,因而对人都是一种吸引力。外表有吸引力的学生,往往更受同伴欢迎,即使是老师,也会受到学生外表的影响。
二是人格特征的吸引力。随着交往的深入,个人特征的吸引力总是从外表特征的吸引力逐渐让位于内在特征的吸引力。人格特征就是首要的内在吸引力。一个人具有良好人格特征,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会逐渐形成一种更强大的吸引力。
三是能力特征的吸引力。能力也是一种吸引力。能力强的人总是比较受欢迎。一个具有某种超群能力,会对他人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不过,问题还有另一面。阿伦森等人在实验中,让两组被试分别听录音,录音的内容是关于一个学生参加某一测验的情况。第一组被试听到的情况是,这个学生表现优异,整个过程完美无缺;第二祖被试听到情况是,这个学生表现同样优异,但测验结束时,不小心把咖啡洒在自己的衣服上。实验结果证明,这个能力优异的学生普遍受人欢迎,但是,第二组被试表现了对这个学生更大的欢迎。这个结果告诉我们,能力出众者过于完美,反不如偶有失误或小有缺点更受欢迎。有人把这叫“犯错误效应”。
恰当运用人际吸引规律
我们该怎样恰当运用人际吸引规律?
首先,班主任应增强自身对学生的吸引力。
在班级群体生活中,谁对学生最有吸引力?当然是班主任。从人际吸引的心理根源看,班主任是最能滿足学生归属需要和亲和需要的人。因此,班主任应该成为对学生最有吸引力的人,成为班级群体中最有吸引力的无形的“磁石”。
一是遵循人际吸引法则增强自身吸引力。比如,按照强化法则,要善于恰当给予学生积极评价;按照交换法则,要当好心灵导师,給学生的心灵充分的指导,让学生的心理得到最大的收益;按照相互法则,要想让学生喜欢,就要首先发自内心喜欢每个学生;按照增减法则,要让学生感到老师对自己的喜欢逐渐增强,让学生越来越喜欢老师。
二是利用人际吸引因素增强自身吸引力。比如,利用接近性吸引,住宿制学校班主任宿舍和学生宿舍临近为好;利用相似性吸引,在与学生交流时,要尽量找能引起学生共鸣的话题;利用熟悉性吸引,要在课外多出现在学生中间。再如,充分利用特征性吸引,讲究仪表,完善人格,提高能力,逐渐从多方面增强我们的个人特征对学生的吸引力。与此同时,也不妨利用犯错误效应,在学生面前自然流露我们俗人的一面,甚至暴露自己的一些小毛病。这样,学生会感到班主任更真实,更自然,更亲切。开头的徐老师后来让学生更喜欢了,除了和学生打乒乓球包含了多种人际吸引因素,也有犯错误效应的作用。
其次,正确对待学生对班主任的吸引力。
一是利用吸引力增进师生感情。由于种种人际吸引因素,客观上学生也会表现出吸引力,得到教师的喜欢。从主观上说,学生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喜欢。一般来说,我们应该接纳学生对教师的吸引力。因为按照人际吸引的相互法则,学生对教师的吸引力,会赢得教师的喜欢,而教师对学生的喜欢,也会让学生喜欢教师。
二是避免吸引力导致以偏概全。比如,按照联结法则,教师心情好的时候,会增加对学生的喜欢,这时候就要注意避免因为喜欢而纵容学生。再如,与某个学生家庭住址临近,与某个学生有亲友关系,教师就要避免因为接近性和熟悉性,而导致对学生的偏爱。又如,对漂亮或聪明的学生,要避免以貌取人或以智取人。
最后,恰当指导学生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一是增进学生之间积极的相互吸引。班级群体的凝聚力,不仅与师生的相互吸引有关,也与生生间的相互吸引有关。所以要引导学生按照人际吸引规律促进团结。比如,让学生在交往中学明白,要想让别人喜欢自己,自己要首先喜欢别人。
二是避免学生之间消极的相互吸引。从人际吸引角度看,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主要是因接近性或相似性而自发形成的。不加引导,这样的相互吸引会对学生个体以及班级群体产生消极影响。关于非正式群体的引导,请参见以往的专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