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

2021-04-01潘新华

广西教育·A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应用策略小学语文

【摘要】本文论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策略,建议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识字教学、阅读教学、看图写话教学、口語交际教学、知识复习课等,形成中心发散、归纳总结、分类记忆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树立起语文学习自信心。

【关键词】思维导图 小学语文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5-0090-03

思维导图也叫心智图,是一种看得见的图表,分别由中心主题(或叫中心图画)、分支、关键词、关键图和颜色五大要素组合而成,它是一种操作流程简单、效率高的学习工具、形象化的呈现效果,通过画图提取关键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完成记忆和建立相应的知识结构。传统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通过设置教学问题,用提示性的语言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的答案,课堂教学始终是教师问学生答,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传递的状态,无法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但在当前新教学模式下,教师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利用画图、文字、符号、形象、颜色等视觉呈现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和记忆,学生在此过程中还可以动手制作思维导图,增强对知识内容的记忆,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一、思维导图应用于识字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对教材重点与难点进行筛选,用特定课时完成每篇课文的课堂教学,教学速度过快或讲解不够深入,容易让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步伐,出现遗忘知识要点的情况。而将思维导图运用于识字教学中,通过画图提取关键知识点,有助于学生完成知识记忆和建立相应的知识结构。在低年级中,学生要学会读书和写作,前提是会识字,所以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对识字能力弱一点的学生来说,如果单纯地死记硬背生字词,就可能因为识字量较大、记忆任务繁重容易对识字产生厌烦心理。而利用思维导图,直观呈现生字的读音、字形和书写规律,则方便学生学习和记忆。以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二首》为例,课文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会认生字“莺、拂、堤、柳、醉、咏、妆、丝、绦、裁、剪”,会写生字“诗、村、童、碧、妆、绿、丝、剪”,那么,如何让学生系统地记住这些生字呢?

多读、多看是学生学习生字的法宝,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比如在学习“我会认”的生字时,通过图片展示“莺、堤、柳”等字;用字形结构分类的方法记忆生字,如记忆左右结构的字“拂、醉、咏、妆、绦”,记忆上下结构的字“丝、裁、剪”。在此基础上,教师给相应的文字配上图画和色彩,整理学习笔记,既达到课标教学要求,又提高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如图1)

在学习“我会写”的生字时,教师平常引导学生按照笔顺书写生字,教学方式一板一眼,这样不仅花费大量的课堂时间,学生学起来也要花费大力气。教师可以用重点笔画归类法将生字进行归类,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呈现。如笔者在教学中将“诗、村、童、碧、妆、绿、丝、剪”作为一类,将“横”作为重点教学的笔画,即以“横”的长短和在田字格的占格对比记忆,短横在横中线上方的生字有“诗、村、绿”,短横在横中线下方的生字有“碧”,长横在横中线上方的生字有“童、妆”,长横在横中线下方的生字是“丝”,长横落在横中线上方的生字是“剪”。这样以记忆重点笔画的方法进行写字教学,让学生对生字进行快速归类和记忆,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进行生字书写的准确性和美观度。(如图2)

二、思维导图应用于阅读教学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教科书编者、教师、学生、文本四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是文本的引导者,学生是文本的体验者,而思维导图则是传递文本思想的媒介,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这一媒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授课文,抓取课文关键词让学生进行深刻感悟,从而对文章形成整体感知,构建整个文本的知识框架体系。

例如在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一文的教学中,课文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说出青蛙为了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按照传统的学习方法,教师只需一一罗列青蛙为了卖泥塘所做的6件事,学生依照自己的记忆方法将6件事情按顺序背下来即可,但这种记忆方法容易产生记忆混乱。经过熟读课文可知,青蛙分别向老牛、野鸭、小鸟、蝴蝶、小兔和小猴推销它的泥塘,虽然泥塘没有卖出去,青蛙却在6种小动物的建议下,在泥塘周围种草、引水、种树、种花、修路和盖房子。由此,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整篇文章的大意,对文中6种小动物提出的建议,即青蛙对泥塘做的6件事,绘制思维导图的支架结构,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有序阅读,以直观的图像将文中的小青蛙为卖泥塘而做的事情展示出来,从而厘清文本阅读思路,降低阅读难度,建立起知识结构体系。(如图3)

三、思维导图应用于看图写话教学

看图写话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看图写话的教学目标,在于激发学生对书面表达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生活阅历浅,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思维逻辑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看图写话常常出现观察没有顺序、表达没有重点、想象偏离主题中心等问题。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教师以图形的方式整理看图写话的思路,为学生搭建基本的写话框架。以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的写话训练为例,笔者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课文中的四幅图,分析文中的四个提示语(早上、过了一会、到了下午、天黑了),引导学生说出这四个提示时间的词语,在此基础上说一说:小虫子、蚂蚁和蝴蝶在什么时间段用鸡蛋壳做了哪些事情?它们之间有什么有趣的经历?接着用思维导图找出本次写作的中心主题——有趣的经历,以此作为延伸,以提示语作为时间节点进行分段,并对图中出现的动物进行归类;将图中小动物活动的场地归类,并作为另一个分支,借助蛋壳引导学生想象小动物们分别利用蛋壳做了哪些有趣的事,以厘清写作思路、丰富写作内容,从而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弥补他们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不足,激发写话的兴趣。(如图4)

四、思维导图应用于口语交际教学

语言交际是人类溝通的一种有效方式,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口语交际”作为语文教材重点编排的内容,也是发展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倾听习惯和发言习惯,初步训练学生在口语表达中的逻辑思维能力,体会不同语言表达带来的不同情感体验。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以课本教材作为学生口语交际的训练内容,用思维导图开拓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思路。例如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主题为“长大以后要做什么”,在本课教学中,笔者让学生以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完成练习。先给予学生充分讨论的时间,然后让学生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围绕“自己长大后想做什么、为什么”这两个问题进行发言,其他同学做裁判:选出你喜欢的小组代表,在学生的发言中总结归纳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学生在他人的发言中明白了:口语交际要注意说话的礼仪,说话要有礼貌、声音大小合适,不能随意插嘴,语气恰当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等;在发言的要求上,要注意语言清晰、表达通顺、表现自信大方,这样说话更有说服力。通过归纳总结,学生深刻地理解了口语交际需要掌握的要领,厘清了学习思路,才能在口语表达中充分感受语言表达的不同情感,进一步学会“说好话”。(如图5)

五、思维导图应用于知识复习课

复习是教师和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梳理的过程,检测学生能否对知识进行迁移并学以致用。复习课知识面广、任务重,很多教师采取题海战术、站前演练等方式,复习内容从基础知识到阅读理解,到写作技巧,多种方法齐齐上阵,结果学生身心疲惫,对复习课兴趣降低。如在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单元复习教学中,笔者将重点词语、形近字、多音字、近义词、四字词语、动词、量词、句子这几类作为复习内容。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有效记住大量的知识点呢?

在复习课教学中,笔者以分类记忆学习为主、以多音字复习为例,将各个单元的多音字整理汇总进行统一复习,如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和第七单元,一共有8个多音字“行、泊、倒、空、似、扇、露、喝”,笔者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整理多音字,发挥了学生的思维创作能力,展现学生思考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点,轻松完成期末复习任务。(如图6)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辅助工具,以关键字词凸显教学内容各要点之间的联系。在利用思维导图的操作教学中,教师通过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话教学、口语交际、知识复习等

方式,将语文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帮助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让他们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树立起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作者简介:潘新华(1991— ),女,广西北流人,大学本科学历,文学学士学位,初级职称,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育。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应用策略小学语文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