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互联网+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2021-04-01蔡小川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互联网教学策略

蔡小川

【摘 要】探究“互联网+”背景下阅读教学模式,从中探索“群文阅读”的创新之路,以推动“群文阅读”走向深入,实现“群文阅读”的自我进阶,从而进一步完善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自然生长。本文基于教学实践提出了运用互联网资源,丰富“群文阅读”内容;借助信息化手段,优化“群文阅读”方法;搭建信息化平台,扩展“群文阅读”时空等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21)02、03-129-03

扩大语文阅读量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必然价值取向,“互联网+”时代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创造了条件。互联网时代,教学资源数量众多,类型多种多样,为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互联网+”时代也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传统“群文阅读”方式得到优化。

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时代机遇,积极探索“群文阅读”的创新之路,丰富“群文阅读”教学方法模式,推动“群文阅读”走向深入。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师和学生深入互动的“群文阅读”教学成效,完善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自然生长。

运用互联网资源,丰富“群文阅读”内容

“互联网+”时代,基于互联网的教育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资源,教师可以摆脱传统纸质资源的有限性,给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群文阅读”资源,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丰富“群文阅读”内容,让“群文阅读”更加高效。

1.精选高价值“群文阅读”资源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资源数量巨大,类型繁多。这就需要教师在挖掘互联网“群文阅读”资源时,能够强化选擇意识,精心选择价值密度比较高的“群文阅读”资源,将一些经典美文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接受经典美文的熏陶。

如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群文阅读”的主题是“歌咏自然风物”。基于这一主题,我在实施“群文阅读”教学时,课前先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收集有关歌咏自然风物的美文,体裁不限,然后精心挑选出两篇美文,并围绕其中一篇撰写一段推荐语。课堂导入环节,我安排了一个推荐展示环节,让学生展示推荐的美文篇幅以及自己撰写的推荐词。

这个环节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预习的能力,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接触到大量的文章,要求学生推荐两篇美文,无疑又强化了学生预习的目的性,让学生加强信息筛选。最后,通过撰写推荐词,促使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为课堂“群文阅读”进行了较好的铺垫。

2.推动“群文阅读”资源共享化

“群文阅读”实施的一个重要任务是科学组建阅读文本群,将多篇文本按照一定的关系组合在一起。目前,“群文阅读”主要局限于教材文本,以单元整合、跨单元整合等形式实施。一些教师也尝试了课内外文本整合,但主要由教师提供,取得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教师可以改变这种做法,给学生创造“群文阅读”资源分享的机会,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经典美文。

在“歌咏自然风物”的“群文阅读”实施过程中,我每天布置学生完成一个学习任务(表1),推荐一篇歌咏自然风物的美文,附上一段推荐词。然后,分享到班级微信群或者QQ群,其他同学在家长的陪同下至少选择两篇美文进行阅读,进行30字简短点评和点赞。

通过资源共享,让学生获得更多阅读经典的机会。学生每天分享一篇美文就使得“群文阅读”的外延得到较好的扩展,学生之间的互动,让“群文阅读”效应更加显著。

借助信息化手段,优化“群文阅读”方法

教师在利用“互联网+”时代丰富的“群文阅读”资源的同时,还要善于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优化“群文阅读”方法,让知识呈现更加直观,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1.创设情境,让“群文阅读”更直观

小学生形象思维相对丰富,教师要针对小学生思维特点,注重优化“群文阅读”教学方法。借助“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信息技术优势,创设“群文阅读”教学情境,发挥情境直观、生动、形象等优势,激发学生“群文阅读”兴趣。

对于“歌咏自然风物”的“群文阅读”,为了营造浓厚的“群文阅读”氛围,在学生推荐美文环节,我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推荐的美文内容选配适当的图画和背景音乐,一边推荐经典美文,一边播放图片和音乐。

这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既为“群文阅读”创造了浓厚的氛围,又深化学生自主阅读认识。学生在选配图片、音乐的过程中,需要对所推荐的文章形成初步的认识,从而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选择合适的图片、音乐。其他学生在观看图片、聆听音乐的过程中,结合推荐学生的推荐词,也对推荐阅读的文本获得初步认识,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群文阅读”期待感。

2.直观比较,让“群文阅读”更深入

“群文阅读”与单篇文本阅读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它需要在多篇文本之间建立起关联性。因此,“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比较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如何进行有效的比较教学,传统比较教学法主要以文字化的问题作为手段,比较教学法实际效果不显著。“互联网+”时代,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借助直观形象优势,引领“群文阅读”走向深入。

“歌咏自然风物”“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为了引领学生对单元内几篇文章形成结构化认识,笔者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一项比较学习任务单如下表所示。

通过这份表格,学生在实施“群文阅读”时,学习目的性得到较好的明确,也为学生自主开展“群文阅读”提供了支架,引导学生学会从哪些方面对不同的文本进行比较。除了利用表格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聚焦文本微观进行深层次的比较,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增强自学能力。

搭建信息化平台,扩展“群文阅读”时空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生学习空间得到了有效的扩展,除了课堂主阵地之外,互联网平台也为“群文阅读”创造了新的机遇。教师要善于利用“互联网+”平台带来的机遇,搭建信息化教学平台,扩展“群文阅读”新时空。

1.微社区,见微知著

时代发展进入微时代,智能手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群文阅读”创造了更好的土壤。教师在实施“群文阅读”教学时,可以借助微社区之力,通过发布微主题的形式,促进学生“群文阅读”学习。

在“歌咏自然风物”的“群文阅读”拓展延伸环节,笔者利用微社区发布微话题:歌咏自然风物精彩片段欣赏。学生可以围绕“群文阅读”主题,选择不同的对象,将自己阅读到的精彩文字发布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学生在分享的过程中,实现有效的“群文阅读”互动,让学生语文素养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2.微视频,牛刀小试

微视频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是时下展示自我的一种有效方式。教师在实施“群文阅读”教学时,可以借助微视频之力,给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例如,围绕“群文阅读”开展朗读秀活动,学生录制一段课文片段朗读视频,穿插自己对朗读内容的理解。

通过录制微视频给学生创造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学生在录制视频的过程中,必然经历一个深刻的内化过程,要揣摩朗读的语气、语速、语调等,揣摩文本的情感等。微视频也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我反思的机会,通过观看微视频,学生能够及时地了解自己。

总之,“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群文阅读”要做到与时俱进,才能主动顺应“互联网+”时代,才能最大程度上发挥“群文阅读”效果。然而,基于“互联网+群文阅读”要改变简单、随意现象,根据“互联网+”时代特点和“群文阅读”实际,寻求两者之间有机融合的机遇,让“群文阅读”不断走向深入,引领学生在“群文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语文。

作者单位:山东济南市机场小学

参考文献

王永莹. 小学语文“互联网+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N].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2018-9-21.

延贯华. 小学语文“互联网+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J]. 休閑,2019(3).

舒清娟. 信息技术助力“群文阅读”的有效开展[J]. 新课程(上),2018(6).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互联网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