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风景园林学学科发展脉络
2021-04-01张晋石
张晋石
杨 锐*
风景园林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应用型学科,它的历史比今天广泛使用的学科名称的历史要久远得多。伴随着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世界各国风景园林学学科的实践和研究领域处在不断拓展中,为学科本身注入了丰富的内涵。概括来说,世界风景园林学学科的发展可划分为5个阶段:造园阶段(1828年以前)、孕育和创立阶段(1828—1900年)、现代主义运动阶段(1900年—1960s)、生态风景园林阶段(1960s—1980s)、多元发展阶段(1980s—)。
1 造园阶段(1828年以前)
世界上许多古老民族的传说和主要宗教经典中都有关于“乐园”的描写。中国古代广为流传着“瑶池”和“悬圃”的神话,基督教的《圣经》里所记载的“伊甸园”、佛教的净土世界、伊斯兰教的“天园”,均体现了人们对于理想生活环境的憧憬和向往,成为后世造园的灵感源泉。
果木蔬圃(Forest Gardens)产生于初级农业文明阶段,是最早的园林雏形,也可能是人类利用土地适应自然环境的最早方式之一。此时,园林的“生产性”特征十分明显。最早的园林史料记载在公元前2 700年古埃及的石墓壁画上。古埃及、古巴比伦园林是早期园林的代表,以果木蔬圃为雏形,具有生产性及创造宜居小气候环境的实用性。发达农业文明阶段先后产生了囿、苑、宅院、林园和庄园等园林形态,功能包括狩猎、休闲和观赏等,此时,“生活性”已经超越“生产性”,成为园林的主要特征[1]。
生产力的发达及相应的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促成了造园活动的广泛开展,而植物栽培、建筑技术的进步则为大规模兴建园林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园林也经历了由萌芽、成长而臻于兴旺的漫长过程,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方风格,如西方的古希腊和古罗马园林、中世纪欧洲庭园、文艺复兴园林、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英国自然式风景园和伊斯兰园林,以及东方的中国园林、日本园林、印度园林和东南亚园林等。这些园林体系体现了不同文化中的审美意趣和精神追求差异。这些不同风格的园林又都具有4个共同特点:1)绝大多数是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或者归他们所私有;2)主流是封闭、内向型的;3)以追求视觉的景观之美和精神的寄托为主要目的,并没有自觉地体现所谓社会、环境效益;4)造园工作由工匠、文人和艺术家来完成[2]。
从造园手法和园林形式上来划分,基本可归为2类:规则式和自然式。规则式园林以西方古典园林为代表,强调人工美、秩序美,是理性审美的产物,也是人类控制和改造自然力量的体现;自然式园林在东方以中国和日本园林为代表,在西方以英国自然风景园为代表,显示出了对自然美的追求。
这一时期主要的园林专著有:11世纪末,日本橘俊纲(1028—1094)作《作庭记》一书;1631年,中国明代造园家计成(1582—1642)的造园专著《园冶》成稿,也是目前已知的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专著;1638年,法国雅克·布瓦索(Jacques Boyceau de la Barauderie,1560—1633)出版西方最早的园林专著《依据自然和艺术的原则造园》(Traité du Jardinage Selon les Raisons de la Nature et de l' art);1709年,法国让·勒布隆(Jean Le Blond,约1635—1709)与阿尔让韦尔(Antoine-Joseph Dezallier d' Argenville,1732—1769)出版《造园理论与实践》(La théo rie et la Pratique du Jardinage)一书,被看作是“造园艺术的圣经”,标志着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艺术理论的完全建立;1772年,英国威廉·钱伯斯(William Chambers,1723—1796)出版《东方造园论》(Dissertation on Oriental Gardening),促使了“英中式园林”在法国的兴起;1773年,德国著名造园理论家、美学教授赫希菲尔德(Christian Cajus Laurenz Hirschfeld,1742—1792)著的《风景与造园之考察》(Anmerkunger über landhäuser und Gartenkunst)出版,1775年出版《造园理论》(Theorie der Gartenkunst),对德国造园理论和实践产生的巨大影响;1803年,胡弗莱·雷普敦(Humphry Repton,1752—1818)著的《风景造园的理论与实践考查》(Observation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Landscape Gardening)一书出版,把英国自然风景园的造园水平向前推进了重要一步[3]。
2 孕育和创立阶段(1828—1900年)
18世纪中叶,许多国家随着工业文明的崛起,陆续由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文明科学技术的飞跃进步为人们开发大自然提供了更有效的手段。同时,城市快速扩张、环境恶化也对现代风景园林学学科的诞生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828年,《On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of the Great Painters of Italy》一书的出版使苏格兰人吉尔伯特·莱恩·梅森(Gilbert Laing Meason,1769—1832)成为创造英文词汇“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第一人。1830年,英国社会改革家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开始推动为底层百姓提供公共室外环境的运动[4]。1840年,另一位苏格兰人约翰·克劳迪乌斯·劳登(John Claudius Loudon,1782—1843)出版了《The Landscape Gardening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of the Late Humphry Repton》一书,从而使“Landscape Architecture”扩展到艺术理论以外的风景园林规划和城市规划实践之中。劳登在大尺度规划、植物园设计、风景园林教育,以及《园林大百科全书》和《园林师杂志》(Gardener's Magazine)编撰方面的贡献使他成为现代风景园林学的先驱之一。由约瑟夫·帕克斯顿(Joseph Paxton, 1803—1863)设计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利物浦伯肯海德公园于1847年向公众开放,虽然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它并不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公园,但确实是由公共资金建设的第一个公园[5]。城市公园的出现是从造园阶段转变为风景园林学阶段的标志性事件[1]。
随着美国大城市的发展及城市人口的膨胀,城市环境越来越恶化,作为改善城市卫生状况的重要措施,在美国出现了大量的城市公园。美国借鉴并进一步发展了从英国开始的风景园林近现代化运动。安德鲁·杰克逊·唐宁(Andrew Jackson Downing,1815—1852)倡导美国乡村景观的保护,推进美国城市公园的建设,并积极引导迅速增长的美国中产阶级审美品位。1841年,唐宁著的《论适应北美的风景式造园的理论与实践》(Treatise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Landscape Gardening, Adapted to North America)一书出版,为风景式园林在美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854年,继承唐宁(Andrew Jackson Downing,1815—1852)思想的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1822—1903)在纽约市修建了面积达360hm2的中央公园,传播并进一步实践了城市公园的思想。随后,由他主持又陆续设计建成了费城的“斐蒙公园”、布鲁克林的“前景公园”、波士顿的公园系统“蓝宝石项链”等。他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称为风景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以区别于传统的造园(Landscape Gardening)。1863年5月12日,其与卡尔弗特·沃克斯(Calvert Vaux,1824—1895)一起在一封有关纽约中央公园建设的官方信件中落款“Landscape Architects”,被学者认为是“风景园林职业”(Profess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诞生日[6]。
奥姆斯特德的城市园林化的思想逐渐为公众和政府所接受,于是,“公园”作为一种新兴的公共园林在欧美的大城市中逐步普及,并陆续出现街道、广场绿化,以及公共建筑、校园、住宅区的园林绿化等多种形式的公共园林。奥姆斯特德也是开创自然保护的先驱者之一。这位自学成才的美国风景园林学家把保护自然的理想付诸实现,他协助联邦政府划定一些原生生物区和特殊地景区永久加以保留,以“国家公园”的形式禁止任意开发。
奥姆斯特德以其丰富的人生经历、充满睿智和前瞻性的思想,在城市公园、风景道、公园体系和国家公园等各种尺度上实践他的风景园林思想。其子小奥姆斯特德(F. L. Olmsted Jr.,1870—1957)继承父业,1900年在哈佛大学创办风景园林专业“Landscape Architecture Program”,专门培养这方面的从业人员,即现在所称的风景园林师(Landscape Architect),标志着作为严格意义上风景园林学“学科”和“教育”的开端[7]。
3 现代主义运动阶段(1900年—1960s)
19世纪中叶,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初,是现代风景园林的探索时期。受到绘画、雕塑、建筑等其他艺术领域的深远影响,风景园林的内容和形式均产生了新的变化,引发了现代主义园林风格的到来。这一时期,众多的设计师开始探索适合工业革命后社会需求的设计风格。
19世纪下半叶,艺术评论家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和诗人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4—1896)倡导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反对机械产品的粗制滥造和装饰的矫揉造作,主张设计从大自然中汲取创作的灵感,同时也强调设计的社会性、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代表人物包括才华横溢的植物学家鲁滨逊(William Robinson,1838—1935)、园艺家杰基尔(Gertrude Jekyll,1843—1932),以及建筑师路特恩斯(Edwin Lutyens,1869—1944)。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发生的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是一次大众化的艺术实践活动。它反对传统的模式,在设计中强调装饰效果,希望通过装饰来改变由于大工业生产造成的产品粗糙、刻板的面貌,为现代风景园林奠定了形式的基础。2次世界大战之间,是西方现代主义风景园林产生和风格形成的时期。从20世纪初开始的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风格派、构成主义,到60年代的大地艺术、波普艺术、极简艺术,都为现代主义风景园林设计师提供了合适的设计思想和语言。现代风景园林经历了从产生、发展到壮大的过程,但是它并没有表现为一种单一的模式。从法国到英国,从欧洲到美洲,各个国家的风景园林师结合各国的传统和现实,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法国的现代园林、美国加利福尼亚学派、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学派等,代表人物如英国的杰里科(Geoffery Jellicoe,1900—1996)、拉丁美洲的布雷·马克斯(Roberto Burle Marx,1909—1994)和巴拉甘(Luis Barragan,1902—1988)等,均是吸取了现代主义的精神,结合当地的特点和各自的美学认识而形成的多样化的面貌。现代主义风景园林的主要特征包括:反对模仿传统的模式;追求的是空间,而不是图案和式样;是为了人的使用,这是它的功能主义目标;构图原则多样化;建筑和景观的融合[8]。
4 生态运动阶段(1960s—1980s)
生态学的概念是19世纪末开始出现的,到20世纪中叶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理论,而且逐渐向社会科学延伸。在20世纪60年代生态运动阶段开始之前,风景园林学学科已经开始探索与生态的各种结合,只不过并没有系统化的理论框架和技术方法。
1893年,被誉为“生态规划奠基人”的查尔斯·埃利奥特(Charles Eliot,1859—1897)在波士顿都市公园体系规划中提出了景观调查分析方法,将风景园林从艺术表达、自然模拟和空间营造提升到了专业化和生态化的层面。20世纪初,在埃利奥特理论的基础上,美国风景园林师沃伦·曼宁(Warren H. Manning,1860—1938)和苏格兰生物学家帕特里克·盖迪斯(Patrick Geddes,1854—1932)结合了地理学、生态学及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强调风景园林设计的前提是对区域自然景观资源、人类活动趋向、经济结构及文化积淀等相互关系的系统分析与理解。1912年,沃伦·曼宁首次使用地图叠加技术,收集了数百张关于土壤、河流、森林和其他景观要素的地图,做了一个全美国的风景园林规划:规划了未来的城镇体系、国家公园系统和休憩娱乐区系统,主要为高速公路系统和长途旅行步道系统。而帕特里克·盖迪斯强调将“自然生态区域”作为规划的基本单元,关注其反映出的自然气候条件、植被覆盖情况和动物的分布状态,提出“调查-分析-规划”逻辑框架。其后,劳伦斯·哈普林(Lawrence Halprin,1916—2009)将风景园林的自然性、乡土性和生态性视为设计的根本,坚信生态调查与评价是规划设计展开的基本前提,认为设计之前要理解形成这片区域的自然过程,再通过设计来反映这个自然过程。
20 世纪60年代,乔治·安格斯·希尔(George Angus Hills,1902—1979)、菲利普·列维斯(Philip H. Lewis Jr.,1925—2017)和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Ian Lennox McHarg,1920—2001)3位著名的学者、设计师、理论家分别创立了各自的景观系统分析与评价方法。1961年,乔治·安格斯·希尔运用数据信息叠加技术完成了加拿大安大略省规划;菲利普·列维斯以环境廊道概念为核心制定了威斯康星州公园系统规划;1969年,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出版的《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使设计师第一次站在科学和生态系统的角度去认识风景园林学学科,对风景园林学中生态规划方法的探索与实践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后,风景园林学与景观生态学的紧密结合,以及地理信息技术等高新科技的强有力支持,使生态规划在方法论和操作技术层面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80年,弗兰德里克·斯坦纳(Frederick Steiner,1949—)提出了包含11个步骤的生态规划框架,进一步探讨了生态规划的核心思想,即人类生态学、公众参与性和设计的重要性。1990年,卡尔·斯坦尼兹(Carl Steinitz)提出了多解生态规划方法的系统模式与规划框架,强调将公众的感性认识和设计师的主动性融入规划过程中。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2种作用模式的3次反复,最终得出多方面的解决方案;且方案随着设计尺度、模型的复杂程度、公众的理解力和决策的组织方式而变化[9]。
生态主义思想的发展与成熟赋予了风景园林以崭新的空间组织模式,成为探索自然过程与城市环境关系的有效途径。
5 多元发展阶段(1980s—)
当代风景园林实践的内容早已突破了传统的学科界面,自然环境、建成环境、区域景观、乡村景观、风景区、城市绿地、雨洪系统等都是现代风景园林学关注的对象。农业、工业、矿山、交通和水利等自然开发工程都与园林绿化建设相紧密地结合,从而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跨学科的综合性和公众参与性已经成为风景园林创作的主要特点。
进入21世纪,城市的飞速发展改变了建筑和城市的时空观,建筑、城市规划、风景园林三者的关系已经密不可分,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跨越设计、规划、艺术、研究和交流的项目逐渐崭露头角,这一过程中,风景园林学学科外延得到更大的拓宽,实践领域和形式更加多元化。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风景园林领域的重要战略主张。城市及郊区,甚至更广阔的区域都被视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风景园林除了在城市内发挥生态、社会和美学效益之外,还向着广阔的国土范围延展,开展了大量区域性的大地景观规划,2005年8月,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表了《国际风景园林教育宪章》(Charter for Landscape Architectural Education),正式申明:“我们,风景园林师,关注迅速变化的世界中风景园林的未来发展与变化。我们相信, 户外环境的营建、使用和管理,是可持续发展与人类幸福安康的基础。[10]”
面对复杂的巨系统,风景园林师更加需要在大范围、多层次、多目标的视角下认识人居环境逻辑结构和空间秩序。伴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空间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智能终端等现代科技的进步,场所信息采集、环境评价与分析、复杂系统模拟、交互式实时呈现等先进数字技术在风景园林学中得以运用,促使风景园林研究从定性走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当代数字技术在风景园林行业的应用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风景园林信息采集与管理技术、景观分析与评价技术、景观模拟与可视化技术,以及参数化设计与数字建造技术等,涵盖了风景园林从规划、设计、施工直至管理的全过程[11]。
今天的世界风景园林,呈现一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世界各国对风景园林学也出现了新的贡献,如可持续场地(Sustainable Sites)、景观都市主义(Landscape Urbanism)、地理设计(Geo-Design)、棕地再生(Brownfield Regeneration)、景观特征评估(Landscape Character Assessment)和景观立法等,引领着风景园林学新的思潮和实践。未来风景园林学的学科内涵将会更充实,范围将会更大,向着宏观的人类所创造的各种人文环境全面延伸,同时又广泛地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居环境建设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
致谢:感谢《中国风景园林学学科史》各章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