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思考

2021-04-01伍洪俊郑乐藩

城市公共交通 2021年9期
关键词:阿里山轨道交通线路

伍洪俊 郑乐藩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州 510430)

引言

近年来,我国城市交通快速发展,民众出行的机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尤其近年来私人小汽车的保有量达到了历史的高位,国内各大中城市陆续出现了交通拥堵的城市病。从国内外先进城市的管理经验来看,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方法是建设现代化的公共交通体系,而城市轨道交通又是公共交通最为高效的方式。经过50 多年的发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已位于世界前列,管理和技术水平也在稳步迈向世界先进行列,正在实现从“城轨大国”向“城轨强国”的历史跨越[1]。总体来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经过了起步阶段(1965-1978年)、成长阶段(1978-2000年)、提速发展阶段(2000-2008年)和2008年以后的快速发展阶段[2]。

截至2019年底,我国开通了城市轨道交通线的有42 个城市(包括地铁和单轨),而开通了有轨电车线的城市有14 个。成绩斐然,也面临诸多问题: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缺乏与产业联动;线路建设时序安排与城市发展缺少协调[3];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对资金投入需求量大,运营收入来源单一,运营补亏过度依赖财政资金,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压力徒增;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融资缺少创新机制[3]。

我国旅游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对促进经济增长、就业等方面均贡献突出,2017年旅游业对当年GDP 的综合贡献值已超过10%,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也超全国就业人口的10%[4-5]。同时,与旅游业相关的基础设施配套问题也较为突出,交通设施建设与旅游资源协同发展矛盾较为明显: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急需优质的基础交通设施支撑,提高景点的可达性;另一方面交通设施的建设与旅游资源开发不协调,对自然资源和景观造成一定的破坏。

我国已有部分城市对旅游资源开发与交通基础设施的协同开发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并获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其中近年来旅游业与轨道交通相融合发展,催生了新业态“轨道旅游”[6]值得深入探讨研究。

1 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意义

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是指,旅游资源丰富或规划发展旅游产业的城市,在规划、建设轨道交通时,融合两者的建设开发需求和特点,实现两者在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等阶段的相互配合、支持,最终实现二者的优质发展。这样的探索具有现实意义。

(1)有利于轨道交通与城市旅游资源统筹规划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轨道交通的延伸拓展了旅游景点的可达性,为旅行者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交通方式,提升旅游的品质和体验;而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为轨道交通提供稳定的客流,提高轨道交通的客流量。在线网规划阶段,轨道交通线路应与城市旅游资源规划统筹协调,全局考虑区域内交通+旅游的一体化规划与发展,提升城市发展的前瞻性。

(2)有利于探索轨道交通TOD 理念的新应用,拓展轨道交通项目公司的经营范围,解决轨道交通运营补亏的问题。轨道交通TOD 理念的核心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引领城市的发展、站点周边土地的开发利用,根据实际情况将轨道交通线路的部分站点定位为服务于旅游产业,同时设计科学的投融资(回报)机制,将旅游景点因轨道交通站点的开通而产生的资产升值或收益增加反哺轨道交通经营。

(3)有利于轨道交通与城市景观的协同发展,建设美丽宜居城市,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长期以来,阻碍轨道交通在城市建成区规划、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对城市景观的影响,尤其是高架或地面敷设的轨道交通;而热门旅游景点也因缺乏大运量、快速的公共交通接驳,使游客量得不到保障。在项目规划、设计阶段,可同步考虑轨道交通与城市景观的协调性,一方面,从车站的建筑美学设计、区间线路的装饰、降噪声、防振动等多个角度出发,与城市景观协调一致,甚至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另一方面,可将轨道交通项目本身设计成集交通、旅游功能于一体的项目,在解决群众出行需求的同时促进社区的旅游资源开发。

2 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探索

2.1 阿里山观光火车

阿里山观光火车由日据时代的台湾阿里山森林火车演变发展而来,最初是日本人为砍伐、开采阿里山高价值的珍贵木材而兴建的森林登山铁路。20世纪60、70年代,该铁路用于开采木材的功能逐渐消退,旅游观光及旅客运输的功能取而代之。该铁路与阿里山的日出、晚霞、云海、神木并称为阿里山五绝,每年吸引着大批的游客前往观光游玩,同时具备旅客运输的交通功能。

阿里山观光铁路线全长71.4 公里,包括由嘉义至奋起湖的森林本线及神木线、沼平线、祝山线三条支线。乘阿里山观光火车游玩的主要特色有:

(1)多种林相的变化。因阿里山铁路海拔超过2000 米,乘坐一条铁路可以在随海拔高度变化观看到热带雨林、亚热带雨林和温带林三种林相。

(2)线路呈盘旋环山状,游玩体验感丰富。火车在独立山爬行过程中,共绕独立山三圈约5 公里,穿过10 座隧道,在爬升过程中可以数度观赏到远近、大小不一样的樟脑寮车站。

(3)阿里山神木群。在阿里山观光铁路线旁有数量众多的红桧,被称为阿里山神木群,有着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树龄,具有极高的科研和观赏价值。

阿里山火车已经成为阿里山旅游必游玩的项目,更成为阿里山的一张靓丽名片。

2.2 银川花博园的云轨

云轨是比亚迪独立自主研发、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跨座式单轨,其首条商业化运作的项目线路就是银川花博园线。银川花博园坐落于银川市金凤区,占地380 公顷,围绕着花博会主题,展现园林花卉和城市建设的艺术,营造良好的生态人居环境的融合氛围。银川花博园的云轨作为一种低碳、可持续发展的交通方式,很好地契合了花博会的主题。

该项目线路一期为7 公里的环线,共设8 个车站和1 个停车场。线路的区间主线设计离地高度为8米,便于游客乘坐云轨从空中俯瞰花博会的美景,通过最好的视角游览花博园景区;线路的停靠站与相应的场馆、景点、汽车停车场无缝连接,旅客可按自己的观赏游玩需求,便捷地自行选择上下车地点。另一方面,云轨在智能化运营方面应用人脸识别乘车、全自动无人驾驶和客流实时监测等先进技术,在提高运营效率的同时提升了游客的游玩体验品质,实现无感乘车,使游客上下车更加顺畅方便。

2.3 广州有轨电车海珠示范线

广州有轨电车海珠示范线是广州首条开通运营的现代有轨电车线路,全线约7.7 公里,共设11个车站,车站及区间线路全为地面敷设。该线路全程位于海珠区东北区域广州塔及琶洲岛片区,主要的线路沿着滨江东路及阅江西路敷设,途经并服务广州塔、磨碟沙公园、琶醍啤酒文化创意艺术区、沿江广场、琶洲会展中心、琶洲塔等景点及CBD片区。该示范线有机融合了城市观光旅游功能和城市发展的交通运输功能。

在城市观光旅游功能方面,线路将广州塔片区、琶洲片区的热门景点及城市休憩的区域有效串联起来,更重要的是线路沿着珠江边及CBD 区域,旅客和群众在乘坐公共交通的同时可以观赏到珠江两岸的城市景观,也可便捷地到达相关的热门景区游玩;另外,列车采用超级电容储能供电技术,列车在车站停靠时可快速充电,线路区间无接触网,实现交通设施与城市景观的完美融合。在交通运输功能方面,地面敷设的有轨电车相对于地铁而言,其建设成本相对较低,建设周期短,可减少对现有地面交通的影响;而列车采用低地板技术,方便乘客快速上下车;运营则采用信号优先系统,协调列车与行人、社会车辆的通行,提高运营的效率。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面临诸如产业联动、资金等问题;近年来崛起的旅游产业也面临着缺乏快速公共交通设施支撑、可达性差、游客量不足的问题。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协同发展的契合点,国内已经有部分城市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示范。城市轨道交通属于新时代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领域,而旅游业作为“十四五”规划中扩大内需、消费升级的主要产业,努力实现二者的协同发展、融合发展,是高质量完成新的五年规划相应行业目标的应有之义。

猜你喜欢

阿里山轨道交通线路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输电线路工程造价控制
“大陆阿里山”春正浓
阿里山
10kV线路保护定值修改后存在安全隐患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在安装中的应用
基于CAN的冗余控制及其在轨道交通门禁环网中的应用
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HVDC线路保护
教学游记散文不妨增添一些趣味——以《阿里山纪行》教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