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硬联合麻醉对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平均动脉压、认知功能及舒适度的影响
2021-04-01赵翠英王全涌赵鑫
赵翠英 王全涌 赵鑫
河南南阳市骨科医院 1)麻醉科 2)手术室 南阳 473000
老年人因常合并骨质疏松,极易发生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需长期卧床,容易引起多种相关并发症,效果不佳而且风险较高[1]。因此,在身体耐受性较好的前提下,应及时实施手术干预,以获得良好预后。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均是股骨颈骨折手术常用的麻醉方式,两种麻醉方式各有优缺点[2]。本研究拟评价腰硬联合麻醉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术后认知功能及舒适度的影响,为股骨颈骨折手术选择适宜的麻醉方法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已获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选择2019-01—2020-08间我院行择期手术治疗的83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年龄56~79岁。均符合《成人股骨颈骨折诊治指南》[2]中的诊断标准。无认知功能障碍、重度慢性疾病。无对本研究所有麻醉药物过敏史。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身麻醉组(全麻组,41例)和腰硬联合麻醉组(腰硬组,42例)。
1.2方法术前禁饮食6~8h,开通静脉通道。全麻组:依次静脉注射0.05mg/kg咪达唑仑、2.0mg/kg丙泊酚、0.15mg/kg顺式阿曲库铵和0.4μg/kg舒芬太尼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8%七氟醚吸入、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1μg·kg-1·h-1及丙泊酚4mg·kg-1·h-1,间断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05mg/kg行麻醉维持。腰硬组:患者侧卧,常规消毒、铺巾。L3~4间隙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以25G腰麻针经硬膜外穿刺针穿刺进入蛛网膜下腔,见脑脊液流出后,注入8~12mg盐酸罗哌卡因(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71225,10mL∶100mg)。退出腰麻针,硬膜外头端置管3~5cm后固定。改平卧位,调节阻滞平面。
1.3观察指标(1)测量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即刻(T1)、手术即刻(T2)、手术进行30min(T3)、手术结束即刻(T4)、术后30min(T5)时的平均动脉压(正常值为70~105mmHg)。(2)依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CognitiveAssessment,MoCA)[3]评定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含记忆、延迟回忆、视空间及执行功能、抽象概括、定向、注意力、命名计算、语言8个项目,满分30分。重度认知障碍<10分,中度10~17分,轻度18~26分,认知功能无障碍>26分。(3)依据简易舒适状况量表[4]评估2组患者术后12h、24h、48h的舒适度:含精神心理、生理、环境、社会4个维度,28个条目,每个条目分1~4个等级。分值越高表示舒适度越高。
2 结果
2.1一般资料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平均动脉压T0、T1时2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T5时腰硬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认知功能术后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均下降,其中腰硬组患者的MoCA评分高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舒适度2组患者术后12h、24h、48h的舒适度均升高,其中腰硬组患者术后12h及24h的舒适度高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1 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表2 2组平均动脉压指标比较
表3 2组术前及术后第7天 MoCA评分比较分)
表4 2组术后各时间点舒适度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对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可有效降低肺部感染及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但由于股骨颈骨折常发生于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及高血脂等多种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群,对麻醉耐受性较差,而麻醉诱导时,容易引起强烈的应激反应,故可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造成严重影响,增加并发症风险,影响术后康复[5-6]。为此我们对行择期股骨颈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分别实施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经过比较分析,结果显示,T2、T3、T4、T5时腰硬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术后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舒适度评分等指标均高于全麻组。表明腰硬联合麻醉可有效维持股骨颈骨折患者术中的平均动脉压稳定,提高其术后认知功能及舒适度,与叶姣[7]的研究结果一致。其原因在于:(1)腰硬联合麻醉采用的是椎管内麻醉技术,对肌肉组织松弛、传入神经阻滞均具有良好的效果;且应激反应及并发症风险较低,有助于维持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的稳定,提升术后患者的认知功能MoCA评分和舒适度评分。(2)腰硬联合麻醉的镇痛效果显著,又是在患者清醒状态下施术,故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而全身麻醉手术时,患者的意识消失、反射受到抑制,待麻醉药物代谢完后,方可逐渐恢复意识。由于股骨颈骨折患者多为老年人,其代谢功能较差,因此术后认知功能恢复也相对较慢[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