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联合侧脑室穿刺及腰大池置管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血肿破入脑室的效果
2021-04-01高付刚
高付刚
河南民权县中医院神经外科 民权 476800
高血压脑出血血肿破入脑室是自发性脑室出血性疾病,是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2],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该病起病急、病情重,保守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本研究通过对300例高血压脑出血血肿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联合侧脑室穿刺及腰大池置管外引流术(联合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血肿破入脑室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5-05—2020-05间我院收治的300例高血压脑出血血肿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均依据病史、临床表现、脑CT等影像学检查结果确诊。(2)未发生脑卒中及重型颅脑损伤。(3)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正常。排除标准:(1)存在脑血管畸形、动脉瘤及淀粉样病变患者。(2)外伤导致的脑出血者。(3)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等手术禁忌证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联合手术组(164例)和保守治疗组(136例)。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1.2方法
1.2.1 联合手术组 (1)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局醉、CT检查定位血肿位置,采用立体定向仪导向装置确定穿刺点、穿刺方向及穿刺深度。将颅脑外引流器依据血肿形态穿刺进入血肿腔内的相应位置。应用5 mL注射器缓慢抽吸出血肿总量的50%左右,在血肿腔内留置引流管。将20 000 U凝血酶溶入4 mL生理盐水中,经引流管注入血肿腔内。闭管4 h后开放引流,2次/d。引流后3~5 d,复查CT证实清除血肿量达80%~90%时拔除引流管。(2)侧脑室穿刺尿激酶外引流:根据脑室内积血情况行单侧或双侧脑室穿刺放置引流管,再将尿激酶20 000 U溶于3~5 mL生理盐水中,经血肿腔引流管及脑室引流管注入,2次/d,连续使用3~5 d。(3)在侧脑室穿刺引流术后6~24 h行腰大池置管引流术,控制引流量<150 mL/d[3]。(4)术后进行脱水、防感染、止血及其他对症治疗。
1.2.2 保守治疗组 给予脱水、能量支持、止血、预防感染及消化道出血等治疗措施。
1.3观察指标疗效评定(1)术后6个月按照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会议修订的标准[4]评价疗效:分为基本治愈、显著进步、进步、恶化及死亡,总有效例数=(基本治愈+显著进步+进步)例数。(2)依据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5]评分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包括穿衣、修饰、洗澡、进食、如厕、大小便控制、平地行走及上下楼梯等指标,共100分。0~40分为无法自理,41~60分为轻微依赖,>60分为基本自理。分数越高则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好。(3)血肿消除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
2 结果
2.1临床疗效联合手术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临床疗效比较[n(%) ]
2.2 ADL评分治疗前2组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手术组的ADL评分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ADL评分比较分)
2.3血肿消除时间和住院时间联合手术组的血肿消除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保守治疗组(P<0.05)。见表4。
表4 2组血肿消除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2.4并发症联合手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区域大多位于丘脑和基底核区,该区出血部位深且对功能区有所损伤,致残率及病死率高[6]。因此,对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尽早行手术治疗,以解除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联合手术组的治疗总有效率、ADL评分、血肿消除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分析其原因为:(1)在患者发病早期,保守治疗无法阻止急性颅内压增高导致的恶性循环,甚至可引发急性梗阻性脑积水、脑疝而危及患者生命。而侧脑室外引流可有效救治急性重症原发性颅脑损伤,对急性颅内压增高导致的恶性循环有阻断作用[7]。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时,由于一部分血肿进入了脑室系统,导致颅内高压降低,有利于行侧脑室外引流术。(2)保守治疗无法及时清理脑室积血,容易导致脑脊液吸收障碍,导致交通性脑积水。多家文献报道,脑室外引流术可降低慢性脑积水发生率[8-9]。
综上所述,联合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效果优于保守治疗,且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促进血肿消除及患者康复,并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