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外循环术患者术后24h 尿量对早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2021-04-01方园园

当代临床医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体外循环尿量住院

方园园

(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安徽 合肥230001)

体外循环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式,经历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患者在术后早期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具有特征性的病理生理学改变,标准化的管理会有利于患者恢复[1]。术后早期液体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是术后重要的观察、判断指标[2],本研究通过收集体外循环术后患者相关资料,探讨其术后24h 尿量与预后之间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间本院197例CPB 下实施心血管手术患者,其中男111例(56.3%),女86例(43.7%),年龄19~81 岁,平均55.05±13.04 岁,老年患者占41.6%。纳入标准(1)年龄≥18 岁;(2)体外循环下行心血管手术者。排除标准(1)术后因为填塞或者出血等情况再次开胸探查者;(2)术后24h 内需要透析或发生死亡者;(3)曾行心脏、大血管方面外科手术者;(4)确诊有神经垂体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设计,运用自行设计的资料收集表,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以及围手术期相关病历资料。

1.3 观测预后指标 包括是否IABP 辅助、氧合情况、机械通气时间、是否辅助无创通气、是否发生急性肾损伤、是否透析、ICU 停留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临床转归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软件建立数据库,检验标准以P<0.05 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不同预后患者术后24h 尿量情况。

2 结果

2.1 本研究患者住院期间预后情况 术后有3.0%提示转归不良,总共6例,其中3例放弃治疗,3例发生院内死亡;术后早期23.4%发生急性肾损伤(AKI),进一步发展需要透析1.5%。体外循环术后住院期间发生急性肾损伤、需要透析、拔管后需要无创辅助通气、临床转归不良的患者术后24h 尿量水平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体外循环术患者术后早期预后情况 (n=197)

3 讨论

既往研究结果提示心脏术后体外肺膜氧合期间第一个24h 尿量是死亡率的重要因素,提示特殊时期尿量与死亡之间关系密切[3]。虽然体外循环下术野清晰,缝合环境稳定,但其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多器官功能损害、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凝血机制紊乱等副反应不可避免。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尤其是病情观察方面,需要注意神志、皮肤、脉搏、血流动力学、尿量等指标,判断重要脏器循环灌注情况;但由于体外循环技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从而导致毛细血管渗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术后早期会出现左心系统充盈压正常现象而掩盖了机体实际上的容量不足[4],此时,尿量的多少间接反映了机体组织灌注情况。本研究中尿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心功能下降、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肾功能障碍等多方面引起,不论是哪一方面,都提示机体状况出现问题,甚至不可逆性损伤,从而导致患者最终结局不良,如本研究中发生住院死亡或者放弃治疗结果,这一结果提示我们,对于体外循环术患者术后早期尿量要提高关注,对于出现尿量较少患者,要提高警惕,尤其是心率、血压等指标无明显异常,未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需要考虑是否是手术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致使外周血管收缩从而导致充盈压正常,而实际有效循环容量不足需要补液,或者是心功能下降需要血管活性药物维持,此时则需要适当利尿,减轻心脏负荷,协同其他检测结果分析其减少的原因,及时协助纠正。另外,关于术后24h 尿量与其他预后指标间的关系同与临床转归的关系趋向一致,也再次提示体外循环术患者术后早期尿量越少,其临床结局可能相对越差。

综上,体外循环术患者术后24h 尿量可作为早期临床转归的一个有效预测指标,对于临床工作者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体外循环尿量住院
体外循环心脏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患者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中国体外循环专业技术标准》
——体外循环质量控制的基石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自制精密尿量计量器测量患者尿量的效果分析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患者中性粒细胞NF-κB活性及血浆TNF-α和IL-8水平的影响分析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踏莎行 住院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