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液中的腺苷脱氨酶浓度的检测在肺结核诊治中的应用
2021-04-01欧渤
欧 渤
(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广东 东莞523325)
肺结核属于传染病之一,发病率比较高,对人们健康和安全有严重威胁。肺结核存在控制不规范现象,同时伴随耐药结核菌的出现以及发展,与艾滋病双重感染,同时肺结核发病相对隐匿,且有潜伏性,加上诊断不足,容易出现蔓延现象,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威胁[1]。现阶段我国肺结核病例较多,由于这一疾病会损害多个器官,并出现乏力、低热、咳嗽等症状,病死率比较高。因肺结核发病后,机体中腺苷脱氨酶浓度将会在呈现出递增趋势,所以可以将腺苷脱氨酶作为肺结核患者临床诊断的一个重要指标,使临床诊断价值提高,为患者尽早接受诊疗提供支持。本文探析在肺结核诊治中采取对痰液中腺苷脱氨酶浓度进行检测的临床价值,择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肺结核患者进行研究,现做如下说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肺结核患者,所选患者均通过临床病理学确诊,排除肺外结核、严重心肺肾功能障碍、精神疾病、合并严重感染、胸片异常、糖尿病、HIV 抗体阳性、免疫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患者。以痰液涂片结果为依据将其分成两组,阴性组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病例择取年龄范围为22~46(34.85±3.78)岁;阳性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病例择取年龄范围为24~47(34.92±3.46)岁;另外择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 名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范围为21~48(34.75±3.62)岁;对照三组一般资料发现不存在统计学层面差异,证明本研究对照结果有意义。
1.2 方法 对三组研究对象痰液中的腺苷脱氨酶浓度予以分别检测,检测方法如下:检测方法为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辅助应用人腺苷脱氨酶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先在酶标板上放置抗人腺苷脱氨酶抗体包,使包被抗体结合所采集样本,将游离成分洗去,先将生物素化的抗人腺苷脱氨酶抗体加入,之后再将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亲和素加入,另外加入显色底物,在辣根过氧化酶作用下显色底物呈蓝色,再将终止液加入之后,呈黄色。通过酶标仪对450mm 波长位置的AOD 值进行检测,进而对样本中腺苷脱氨酶浓度进行计算。对检测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另外对肺结核患者予以针对性治疗,治疗方法如下:口服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持续2 个月,之后口服利福平+异烟肼,持续4 个月,治疗时间共计6个月。对治疗前、治疗后患者痰液中的腺苷脱氨酶浓度予以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通过(±s)表达,用t 值检验,计数资料通过(%)表达,用χ2检验,若P<0.05 确认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未接受治疗之前,阴性组和阳性组患者痰液中腺苷脱氨酶的浓度均比对照组高(P<0.05),阳性组腺苷脱氨酶浓度高于阴性组,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为期6 个月的治疗后,阴性组、阳性组患者痰液中的腺苷脱氨酶浓度均下降(P<0.05),阳性组下降更加明显(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阴性组、阳性组及健康对照组的腺苷脱氨酶的浓度对比 (±s)
表1 治疗前后阴性组、阳性组及健康对照组的腺苷脱氨酶的浓度对比 (±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1 个月 治疗2 个月 治疗6 个月对照组 50 5.49±0.39阴性组 30 16.25±3.39 15.38±3.06 14.28±2.84 13.28±2.13阳性组 30 18.58±3.28 17.03±3.03 14.98±2.96 11.37±2.05
3 讨论
肺结核属于慢性传染性疾病之一,通常是因结核分歧杆菌感染而导致,是我国一种主要的传染病,因发病无特异性,所以其蔓延问题,对公共卫生安全有严重威胁。现阶段,针对疑似肺结核患者,通常是利用影像学检查,并结合临床症状观察的方式进行诊断,但在肺结核确诊上还需要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对于肺结核疾病的早期确诊,以分子检测、涂片镜检为主,但因这两种方法受到多种因素限制,所以临床效果一般。
现阶段,临床中针对肺结核的诊断标准以分离培养结核分歧杆菌为主进行确诊,此种方式可以提高检出率,但需要长达6~8 周的培养。因此在结核病早期诊断中不适用,在结核分歧杆菌感染之后,将会出现大量T 淋巴细胞活化以及浸润等病理变化,还伴单核细胞的活化以及浸润,向巨噬细胞转化,所以血清抗体检测无显著临床价值。
腺苷脱氨酶作为嘌呤核苷代谢的产物之一,腺嘌呤核苷和水在催化作用下可产生次黄嘌呤核苷和氨,而在核苷磷酸化酶的作用下,次黄嘌呤核苷可生成次黄嘌呤,同时借助嘌呤氧化酶作用可产生尿酸[2]。人体组织中,腺苷脱氨酶分布广泛,淋巴细胞中浓度最高,这一物质活性与免疫功能相关,对人体细胞生理功能的正常体现有重要作用[3]。另外,对于活动性肺结核辅助性T 淋巴细胞CD4+,腺苷脱氨酶是其标志物之一[4]。
结核属于细胞免疫性疾病,其以巨噬细胞作为效应细胞,并利用T 淋巴细胞作为介导,一旦受到结核分歧杆菌感染之后,细胞免疫系统将会出现应激反应,活化并浸润肺部组织内T 细胞,增加T 淋巴细胞,激活巨噬细胞活性,这也会增加结核病变处的腺苷脱氨酶活性,对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中腺苷脱氨酶进入血液、组织液有促进作用[5-6]。痰液是肺部组织的一个重要分泌物质,发生结核感染之后,痰液中腺苷脱氨酶浓度活性提升。因此,其浓度水平也呈现出增加状态[7-8]。
据研究指出,机体受到结核菌感染之后,痰液涂片结果不管是阴性还是阳性,痰液中腺苷脱氨酶浓度将高于正常人群,且阴性结果患者和阳性结果患者的腺苷脱氨酶浓度无显著差异。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后,伴随病情改善,痰液中腺苷脱氨酶浓度也呈现出下降趋势,可见在肺结核患者诊疗中,腺苷脱氨酶检测有重要价值。
据相关研究指出,在对肺结核患者进行为期3 个月的治疗,并对治疗前后血清腺苷脱氨酶浓度进行分别测定,结果显示,肺结核T 淋巴细胞亚群、腺苷脱氨酶浓度之间存在一定联系,这与患者病程之间存在紧密联系[9]。另外也有学者指出,在肺结核的不同时期,对患者的腺苷脱氨酶浓度进行分别检测,结果显示,伴随患者病情改善,患者腺苷脱氨酶浓度也逐渐降低。同时有研究指出,除痰液可以作为标本检测肺结核患者的腺苷脱氨酶浓度之外,还可以利用胸腔积液作为标本检测肺结核患者的腺苷脱氨酶浓度,具有特异性,可以与存在胸腔积液症状的疾病进行有效区别[10]。在肺结核患者中,通过对痰液中腺苷脱氨酶浓度进行检测具备显著临床价值,存在特异性,同时通过腺苷脱氨酶浓度检测可以对肺结核进行有效诊断,特别是在患者早期诊断中,检测腺苷脱氨酶浓度的方式不仅无痛、安全,而且效果显著,另外成本低,可以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4 结语
在肺结核患者诊疗中,痰液中腺苷脱氨酶浓度检测结果均可以作为一个重要指标,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可以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