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对全身麻醉剖宫产的母婴结局的影响
2021-04-01张倩玉刘宇晗
张倩玉 刘宇晗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麻醉科,重庆409100)
椎管内麻醉为剖宫产术常用麻醉方式,但产妇合并椎管内麻醉禁忌症或胎心异常提示胎儿缺氧等紧急情况下,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是最佳选择,目前常用全麻方式为七氟烷+琥珀胆碱快速诱导,待胎儿娩出后再给予镇痛药物,此方法虽避免了镇痛药物通过胎盘屏障造成胎儿呼吸抑制,但产妇未给予镇痛,心率血压波动大,心脑血管意外风险增加。本研究旨在寻求一种最佳药物方案,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产妇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行全麻剖宫产的产妇52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0~35 岁,体重55~90Kg,孕周37~42 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并排除合并高血压、心率失常的产妇。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入室开放静脉通道后连接心电监护,自主呼吸给氧去氮5min,产科医师切皮前给予观察组产妇3%七氟烷,0.75ug/kg 瑞芬太尼,1.5mg/kg 琥珀胆碱麻醉诱导,行气管插管后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1ug/kg/min,以2%七氟烷维持。给予对照组产妇3%七氟烷,1.5mg/kg 琥珀胆碱,行气管插管后以2%七氟烷维持。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产妇气管插管前(T1),切皮时(T2)和胎儿娩出后(T3)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变,记录新生儿娩出后1、5、10min Apgar 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 观察组产妇气管插管前,切皮时和胎儿娩出后心律(HR)及平均动脉压(MA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比较 (±s)
表1 两组产妇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比较 (±s)
观察指标 组别(n=26)气管插管前(T1) 切皮时(T2) 胎儿娩出后(T3)HR(bpm) 观察组 73.09±11.34 85.06±12.83 71.73±10.44对照组 96.19±14.68 90.34±13.92 95.38±12.87 MAP(mmHg) 观察组 86.72±8.54 83.33±8.38 85.61±7.54对照组 108.65±9.91 106.67±9.83 106.98±8.38
2.2 两组新生儿Apgar 评分比较 两组新生儿娩出后1、5、10min Apgar 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新生儿Apgar 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新生儿Apgar 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1min观察组(n=26) 9.20±0.51 9.51±0.42 9.95±0.07对照组(n=26) 9.18±0.60 9.49±0.45 9.92±0.08 t 值 1.875 1.671 -0.178 P 值 >0.05 >0.05 >0.05 5min 10min
3 讨论
全麻下行剖宫产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是麻醉药物对胎儿的影响,目前已知,除肌松剂外几乎所有的全身麻醉药均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1],全麻诱导的覆盖时间为5~10min,与剖宫产娩出胎儿的时间相符,所以掌握好剂量和娩出时间,能把药物对新生儿的影响降到最低。瑞芬太尼是一种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的阿片受体强镇痛药,长时间输注给药或反复注射用药其代谢速度无变化,体内无蓄积[2]。瑞芬太尼可以降低术中因应激产生的心血管不良反应,安全剂量范围内对新生儿无明显抑制作用。七氟烷具有良好的镇静和肌松作用,在母体内浓度上升较快,最初10~15min 在胎儿体内浓度上升较慢,在剖宫产麻醉中对新生儿的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本研究结果显示,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应用于剖宫产,能减少麻醉药用量,减少产妇应激反应,对新生儿呼吸无明显抑制。
总之,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的全麻方案能减少产妇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