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蹲类抗阻训练对肥胖男性青年体成分影响的研究①
2021-04-01毛学贝张娇
毛学贝 张娇
(1.湖北科技学院 湖北咸宁 437000;2.河南机电职业学院 河南郑州 451191)
青年群体是任何一个社会都必不可少的强大力量,青年的健康情况更是关乎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肥胖青年群体的不断扩大,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有效地控制体重增长速度,降低体脂肪含量,必须进行科学有效的体育锻炼。深蹲动作的整个过程可调用身体多个肌群参与,并能有效提高雄性激素的分泌。深蹲是与众多不同形式的运动在神经肌肉和生物力学上极为相似的训练方式,因此被广泛运用于各种运动训练之中,同时也是健美运动中最复杂、锻炼肌肉最多的健身动作之一。深蹲能够刺激整个下肢和躯干的肌肉。据估计,在执行负重蹲起过程中有200多块肌肉被激活,完成蹲起的过程是由众多肌肉协调作用实现的,从下肢肌肉组织来看,主要包括股直肌、股中间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臀大肌、臀中小肌、髋内收肌群、髋外展肌群及小腿三头肌,从躯干肌肉组织来看,主要包括腹横肌肉、腹内外肌、腹直肌、竖脊肌、斜方肌、菱形肌。深蹲训练不仅能够增加韧带和肌肉的强度,还能够提高骨骼的疏密程度,增加背部、膝关节和踝关节的肌肉力量和反应速度。此外,也有利于提高个人的神经肌肉控制能力,调节人体的激素分泌及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主要训练动作有:杠铃颈后深蹲、宽站距后深蹲、杠铃半蹲、前深蹲、史密斯架深蹲、箭步蹲、弓步蹲等。
该文围绕深蹲类抗阻训练在减脂中的应用及效果展开研究,对实验对象进行深蹲类抗阻训练和其他局部抗阻训练,比较深蹲抗阻训练与其他局部抗阻训练在帮助肥胖人群实现减脂需求上的差异。分析深蹲类为主抗阻训练与其他局部为主抗阻训练方案对肥胖青年男性相关身体成分、身体形态及生理功能指标的影响,为选择更加高效的训练方式,实现减脂增肌的锻炼目标提供切实指导。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40名肥胖男性青年展开研究。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人。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比较具体和表1、表2所示。
2.1 对体脂率的影响
体脂率指人体中脂肪占总体重的百分比。通过分析可得:两组实验后的BFP 都有所下降,得出配对数据呈现非常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的BFP下降到(24.600±3.38),对照组降低至(27.245±2.31),折线角度上得出实验组BFP的变化率大于对照组。
2.2 对身体质量指数的影响
身体质量指数是国际上使用较普遍的评判人体肥胖程度与健康状况的指标。通过分析可得:实验组和对照组的BMI值在进行实验后均有所下降,呈现显著性差异。实验后实验组下降到(27.107±2.90),对照组降低至(28.675±2.72),折线角度上得出实验组BMI的变化率大于对照组。
2.3 对皮下脂肪量的影响
皮下脂肪量是贮存于皮下脂肪组织的质量,通过分析可得:实验组和对照组的SFV值在进行实验后均有所下降,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后实验组的SFV下降到(19.870±5.85),对照组降低至(222.000±3.03),实验组的SFV折线角度变化率上大于对照组。
2.4 对内脏脂肪量的影响
内脏脂肪量(VFV)是与贮存于腹腔的内脏脂肪组织质量。通过分析可得以下结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VFV值在进行实验后均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不明显,实验前后数据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的SFV折线角度变化率基本上与对照组持平。
2.5 对肌肉量的影响
肌肉量(SMM)是身体中肌肉的重量,通过分析可得:实验后实验组的SMM增加到(61.130±5.85),实验前后数据呈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增加至(60.370±3.76),实验前后数据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的SFV折线角度变化率上大于对照组。
3 结论与建议
动作重复次数主要集中在15~20RM的深蹲类为主抗阻训练可显著改善男性青年由肥胖造成一系列问题。教练员在对减肥人群制定运动处方时,可适当借鉴和采用该方法。
表1 实验组实验前后比较
表2 对照组实验前后比较
(1)深蹲类为主抗阻训练对肥胖青年男性的体成分各项指标有明显的改变,其中体脂率、身体质量指数和皮下脂肪量三项指标均有明显下降,肌肉量和基础代谢率指标明显上升,说明深蹲类为主抗阻训练可在保证瘦体重不变的同时降低体成分中的脂肪量,且比其他局部为主抗阻训练改善的效果更好。但两组受试者实验前后在内脏脂肪量指标上的差异较小,说明抗阻训练对于降低人体成分中的内脏脂肪量的效果不显著。
(2)深蹲类为主抗阻训练与其他局部为主抗阻训练均能有效改善肥胖青年男性身体形态。在减轻体重、减小腰围及大腿围方面,深蹲类为主抗阻训练效果优于其他局部为主抗阻训练。但在减小上臂围度方面,其他局部为主抗阻训练效果更明显。
(3)深蹲类为主抗阻训练对肥胖青年男性相关生理机能指标中血压和心率有明显的改善,与其他局部为主抗阻训练相比,深蹲类为主抗阻训练在降低血压和降低心率方面效果更为显著。但在提高肺活量、改善呼吸系统功能方面,深蹲类为主抗阻训练和其他局部为主抗阻训练效果均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