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局部肌肉疲劳对踝关节本体感觉的影响①

2021-04-01郭琪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踝关节力矩本体

郭琪

(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2)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运动、健身,但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及专业的训练,而踝关节作为人体的重要关节之一,在各项运动中都有参与。踝关节的损伤是身体关节中损伤发生率较高的一种,是在日常生活中时常能够见到的,尤其是在做跖屈和内翻动作时。

损伤的原因主要是踝关节特定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在人们做跖屈动作时,经常伴随着足的内翻。此时可能会引起踝关节的损伤甚至骨折,如果未能得到及时的、正确的治疗,会造成踝关节的外侧支撑强度减弱,踝关节的本体感觉下降,踝关节的不稳定状态增加[1]。综上所述,探究局部肌肉疲劳对踝关节本体感觉的影响,对于运动员及本体感觉的临床研究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14名天津体育学院身心健康的男大学生,年龄为(20.45±0.67)岁,身高为(178.35±1.17)cm,体重为(70.43±3.42)kg,全部受试者均自愿参加测试,踝关节的关节活动度正常,测试前24h内没有参加任何的剧烈运动,没有不良症状[2]。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仪器

身高计、体重计、Cybex Norm等速肌力测试仪。

1.2.2 测试指标

(1)最大等长力量(MVIC)。

受试者在做正式测试之前先进行充足的准备活动,之后仰卧于Cybex的测试台上,两上肢紧贴于身体两侧,为了避免因穿鞋造成的误差,要求受试者在测试的过程中只穿袜子不穿鞋,踝关节位于解剖零位;选取30°/s的测试角速度,要求受试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等长收缩,测试者记录数据,此时的读数为此次实验测试的结果, 重复上述过程3次,每次测试的时间间隔为1min,3次峰值力矩的最大值是最大等长力量。

(2)踝关节的位置觉。

选取跖屈5°为测量踝关节位置觉的关节角度,首先,受试者的踝关节通过等速肌力测试仪到达最大跖屈的角度,之后被动地使踝关节至跖屈5°的位置并且保持5s,在此过程中要求受试者用心感受跖屈5°的位置,然后重复3次上述过程,并记录数据。要求受试者在测试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肌肉的主动收缩,正式开始测试时,受试者应戴上眼罩和耳塞,避免视觉和听觉对本体感觉造成影响。

(3)踝关节的肌肉力觉。

采用受试者踝关节25%最大等长力量的力矩值的复制能力进行测试,肌肉力觉的测试过程在等长模式下进行。踝关节位于解剖零位,先测试最大等长力量状态下的力矩,此过程中受试者目视电脑屏幕,用力跖屈使电脑屏幕上显示的力矩值到达25%最大等长力量,并保持5s,在此过程中指示受试者用心感受此时的用力,令受试者放松,闭上眼睛,然后开始用力,感觉达到25%最大等长力量的力矩时, 保持这个状态5s,并告诉测试者,记录数据,重复3次上述过程。

1.2.3 实验步骤

(1)进行身高、体重、下肢形态学指标等测试。

(2)做准备活动。

传统游戏很有趣,但是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幼儿更加愿意接受新事物。幼儿教师本来在年龄上与幼儿就有很大的距离,为了近距离和幼儿的心灵接触,就要在保持一颗童心的基础上与时俱进,这样才会更容易被幼儿所接受和信任。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大纲开发具有时代特征的游戏。

(3)在正式测试之前受试者先进行一次预实验,了解Cybex等速肌力测试仪并且熟练掌握本体感觉3个指标的测试方法。预实验完成后,受试者休息5min,然后正式进入实验。

(4)先进行踝关节局部肌肉疲劳前踝关节最大等长力量、踝关节位置觉及肌肉力觉的测试。

(5)受试者平躺在Cybex的测试台上,指示受试者反复进行跖屈-背屈的交替收缩动作,测试者记录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峰值力矩值,前3次峰值力矩的最大值是此次实验的最大随意收缩力量(MVC)。疲劳的判断标准为:踝关节跖屈和背屈力矩连续3次下降至50%最大随意收缩力量以下,一旦达到,立即将测试流程变更为本体感觉的测试模式, 进行疲劳后的本体感觉测试。

(6)该实验采用的方法是单盲法,要求受试者在所有的指标测试过程中需尽最大努力,测试者应给予适当的口头鼓励。

1.3 统计方法

所有的数据结果均采用平均值±标准差的形式进行汇总,实验数据采用SPSS 22.0和Excel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使用配对样本t 检验的统计学方法来分析样本的差异,P<0.01表示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存在显著性差异。

2 研究结果

为了比较踝关节疲劳前、后峰值力矩的差异,对踝关节伸肌峰值力矩进行分析,分析发现踝关节肌肉疲劳前、后的峰值力矩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数据结果显示,踝关节的峰值力矩在疲劳前、后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为了比较局部肌肉疲劳前、后踝关节本体感觉的差异,进行了多次测量分析,分析发现踝关节局部肌肉疲劳前、后的位置觉、肌肉力觉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2。

数据结果显示,踝关节疲劳后的位置觉较疲劳前升高,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踝关节疲劳后的肌肉力觉较疲劳前升高,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2.1 分析与讨论

该研究采用跖屈5°是由于这个角度肌肉和肌腱中的感受器对关节的位置觉有较强的兴奋性[3]。故将跖屈5°作为该研究中本体感觉位置觉的测试角度。

表1 踝关节疲劳前后伸肌峰值力矩的比较( ± s,n=14 )

表1 踝关节疲劳前后伸肌峰值力矩的比较( ± s,n=14 )

注:**表示P<0.01,疲劳后VS疲劳前。

表2 局部肌肉疲劳前后踝关节本体感觉的比较( ± s,n=14 )

表2 局部肌肉疲劳前后踝关节本体感觉的比较( ± s,n=14 )

注:*表示P<0.05,疲劳后VS疲劳前;**表示P<0.01,疲劳后VS疲劳前。

力觉主要是通过25%MVTC测试的,因为对于所选择的受试者来说,这个力矩值相比较其他力矩值来说是较容易的。之前的研究中[4]有使用50%~75%MVIC作为实验的目标力矩值来进行力觉测试的,但这个负荷对于受试者来说比较困难。

局部肌肉疲劳造成代谢产物引起本体感受器的兴奋性下降[5],而造成关节本体感觉降低。运动过度造成的疲劳和肌肉疲劳造成的本体感觉下降都会使关节损伤的发生率增高,故运动员应调节运动时间,适当的休息,降低损伤的发生率,尽量避免肌肉疲劳状态时进行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的对抗性运动。

3 结论

(1)最大等速向心运动使踝关节局部肌肉疲劳后,踝关节的位置觉相较于疲劳前降低。

(2)最大等速向心运动使踝关节局部肌肉疲劳后,踝关节的肌肉力觉相较于疲劳前降低。

猜你喜欢

踝关节力矩本体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继齐韵往昔,以今声开来——思考自五音戏主奏乐器的演变、本体及延伸
基于地铁车辆装配带力矩螺栓紧固的工艺优化分析
崴脚,不可忽视的伤害
眼睛是“本体”
高锁螺母拧断力矩及拧断槽尺寸计算方法研究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and validation of an ankle instability questionnaire for use in Chinese-speaking population
踝关节损伤的正确处置
发动机阻力矩计算和起动机介绍
不倒翁的物理原理